APP下载

新时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3-10钱怡

当代医学 2016年3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自学考试

钱怡

新时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钱怡

目前医学院校面临着自学考试的压力逐年提高,招生人数的缩减的现状,自学考试自发展至今对教育体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学考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急需改革创新。

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史地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中国独有的教育制度,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一项伟大创新和创举。1981年,我国正式开始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中明确“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无论是理念还是自学形式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都是一个伟大的创新[1]。自学考试为青年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为干部创造了更多进修机会,任何人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再学习,自考为更多人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它的建立和实践。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不同时期的发展形势和需要。截至2010年底,累计已有2.17亿人次参加了学习和考试,982万余人获本专科学历,很大程度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通过自考依然能够进入大学校园学习[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表现形成为多样化、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对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曾对自学考试做出很高评价,他认为“通过几十年的教育改革,自学考试是教育大众化的有效形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迈出了重要一步”。

2 新时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

医学院校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自考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国内外的医学教育环境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教育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自学考试目前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学考试在2000年前后达到规模最大,报考人数高达1 400万人次,此后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医学院校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报考人数逐年萎缩,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2.1 报考规模呈逐年下降 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呈现出多元化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不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丰富了教育体系,并且随着医学高校的扩张,本科院校规模的扩大,更多人愿意在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科院校,同时函授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严重冲击者自学考试,因此自考规模不容乐观。

2.2 自考表现形式多样化 多样化表现在自学考试中融入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现阶段自考以学历教育为重点,但随着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非学历教育也会成为创新的突破口,自学考试在逐渐转型,也是为了丰富教育多元化。

2.3 本科阶段规模上升 自学考试教育分为两个层次,一般专科生自考是自学考试的主要来源,而到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本科生自考成为另一大特色,并且规模越来越大,更多人对本科的需求逐渐提升,这个变化符合当今教育特征,更多人渴望拥有本科教育,社会也急需这样的人才。

2.4 生源形式多元化 高等院校自学考试贯彻“自学成才”的原则,招生范围较广,要求较低,因此目前报考生源出现多元化形式,不再是学生自考,还有更多的在职人员、退伍军人、以及没有学历认证的人们,他们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我,拥有一个社会的认可。

3 新时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因分析

3.1 高校扩招 自1999年至今,我国的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大规模扩招将招生条件放宽,分数降低,使得大量考生实现了大学梦,此外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中更多的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同时还有民办高校、成人高校的增多,人们在选择上有更多机会,这样就导致医学院校自考被分流,受到了大量的冲击。

3.2 医学院校自身管理影响着自考的发展 医学是一门科技类学科,知识的连贯性较强,但是由于医学院校管理不善、教育水平较低、学生设备落后,学生通过学习后没有特别大的进步,社会环境日新月异,而一尘不变的教育环境是落后的象征,虽然已经在改进,但是教育结构的传统特征是没有进步的,因此医学院校需要提高自身创新力,改善专业结果,形成一个长远发展机制,适应社会的需要。

3.3 管理模式欠缺 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以“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为主,在人才竞争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同时由于门槛较低,专业知识宽度不够,考生在进入学校后面对难度加大的课程叫苦不迭,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就业受阻,进而对医学院校的自考发展有很大的阻碍。

4 新时期医学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思路

4.1 突出医学院校高等教育特点 自学考试在教育体制内是一种继续教育的形式,在继续教育逐渐大众化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应该把自学考试也再定位。从整体上看,虽然高等教育学校越来越多,但对于医学专业普及程度不高,而自学考试则可以在继续教育这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优势作用,转变传统的学历教育,将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技术性人才,尤其是医学院校应该主攻培养方向,快速实际的培养出一批能够上岗的员工,进而体现继续教育实用性的特点。自学考试办学形式宽松,考试自主性强,考试的通过仅仅代表了考生掌握了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素质,只有经过再培养,提高更深层次的教育与实践,医学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该特点尝试探索培养专门人才。

4.2 将自学考试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高等院校大批量的建立,高校扩招严重,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间互通性更强,更多人关注的是是否具有本科文凭,从本质上而言,都是教育的形式,但是含金量是被社会怀疑的,现阶段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自学考试赋予更多的价值,同样都是学习,为何正规本科院校毕业后能够得到认可,而继续教育毕业后却被质疑,因此要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将其纳入普通高校教育中,提高含金量及社会认可度。具体看,自学考试的学科设置相对较传统,没有普通院校灵活、创新,可以从基础课程中提高规范化,提高课程创新度,推动改革背景。同时教育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开展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自学考试优势得以发挥,促进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

4.3 设置社会所需专业 医学院校毕业后主要从事于医生、药品、医疗等行业,专业的设置对医学类的细化很重要,不仅对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还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让学科建设更加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专业设置偏离了社会需求,自学考试自然也将被时代淘汰,被新的教育形式所取代,医学知识往往面临着知识的更新换代,自学考试必须立足于其特点,摆脱普通高校的影子,走出传统的学科体系,立足于社会需求,顺应时代特征,坚持科学的学科设置,做到学以致用。具体来说,可以在自学考试中单列专业,逐步将专业中相似学科进行归类,进而增强考试的灵活性,同时可以根据时代的变革调整专业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增加专业类型,特别是大力发展普通高校本科阶段自学考试专业;二是专业方向多样化,并依靠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三是注重专业实践操作,从学术角度向操作型专业过渡,向职业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强调实践过程;四是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程相互融通,大力发展双证书专业。

4.4 改革考试与评价机制 目前的自学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当笔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即为通过,在未来的自学考试中还需要结合整体的综合评价,学习和实践是双重任务,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化发展,灵活掌握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强,这些才是评价人才的标准,成绩仅仅是表面的,考核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考生潜力;此外,考生的独立性也很重要,医学的实践性较强,可采取论文、报告、研究等形式进行考核,也可采用小组讨论,这些都有助于评价考生对于任务的独立完成程度;最后在命题中要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实用性与科学性为原则,构建丰富安全保密的命题库。

[1] 唐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及改革对策浅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5):91-92.

[2] 梁登科,姚锡长.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0-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5.126

广州 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钱怡)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自学考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准备考试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