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老中医袁占盈教授治疗糖尿病常用药对经验

2016-03-10孙俊波

光明中医 2016年24期
关键词:袁老西洋参药理

赵 璐 孙俊波



名老中医袁占盈教授治疗糖尿病常用药对经验

赵 璐1孙俊波2

药对,又称“对药”“兄弟药”“姊妹药”,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虽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点,其遵循中药配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原理,体现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现代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及规律。袁占盈教授善用药对治疗糖尿病,疗效颇佳。

糖尿病;常用药对;名老中医经验;袁占盈教授

袁占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从学于著名骨伤科专家刘柏龄、中医理论家任应秋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中医内科,兼搞针灸、骨伤等科。主编和参编著作、主校和参校的古医籍及论文等数十部,已被录入《中国高级医师咨询词典》《河南省当代名医内科学术经验精华》。袁占盈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知名教授,2008年被遴选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在糖尿病、风湿等内科杂证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学术造诣,善用药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现将其在糖尿病治疗中常用药对总结如下。

1 西洋参与三七

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古语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故补而不燥是西洋参的特别之处。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1]《玉楸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三七与西洋参的功效相近,统称为世界三大参。二者药理研究都具有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抑制血小板凝聚、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三七侧重于活血化瘀,而西洋参重在补气。袁老心得:此药对效果主要在于配比。将西洋参和三七按3∶1比例磨粉混用,西洋参9 g,三七3 g,日2次分服,可达到补气生津,化瘀止血的效果。长期服用可辅助调糖、调压、调脂、抗炎、保肝等,用于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疗效显著。

2 黄芩与黄连

《神农本草经读》:黄连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水而味水,一物同俱,故能除水火相乱,而为湿热之病。酒炒治上焦火,姜汁炒治中焦火,水炒治下焦火。黄芩味苦性凉,中空像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色黄属土,又善入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以治肠澼下痢脓血……善清肝胆、躯壳、腠理之热、气郁作热等。黄芩、黄连伍用,出自《伤寒论》。仲景用芩连治疗湿热中阻,胸膈痞闷。施今墨认为,湿热在里,黄连善清湿生之热,黄芩善解热生之湿。药理研究:二者均俱解热、镇痛、抗菌、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袁老亦将此药对相须为用,治疗糖尿病证属湿热者、糖尿病合并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眼病等,疗效确切。

3 南沙参与北沙参

二药均性甘,微寒,归肺、胃经。均能清肺养阴,益胃生津。《本经逢源》:“北者坚实性寒,南者体虚力微。”[2]袁老认为:北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力强,南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力弱。《本草便读》:清养之功北逊于南,润降之性,南不及北。二者相须为用,可以增强养阴生津,清热止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肺胃热盛伤津,舌干口渴之症。糖尿病总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在肺胃者,可以南北沙参合用以增强滋阴清热之力,标本兼治,疗效较好。

4 白术与苍术

白术甘温性缓,益气健脾之功独擅,为治脾气虚损证之要药,《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不思饮食,止渴”;苍术苦温辛烈,燥湿之力尤专,为治疗湿阻中焦之要药。《仁斋直指方》:“脾精不禁,小便漏浊淋不止,腰背酸痛,宜用苍术以敛脾精,精生于谷故也。”正如《玉楸药解》所云:“白术……其性静专,故长于守”,“苍术……其性动荡,故长于行。”[3]然过用白术,妄施温补,易损伤脾阴,暗耗阴液,而“令中气愈滞,胃口愈闭……”。[4]若与芳香醒脾之苍术合用,则有防止白术壅遏脾气之功;而苍术其气辛烈,过用有苦燥耗气之弊,若与白术同用,则中气可守而无辛散耗气之失。二药相伍合用,一散一补,走守兼备,补而不滞,行而不散,补脾平胃与燥湿化痰兼顾,则脾胃纳运如常,水湿得以运化。现代药理研究:苍术、白术均有降血糖、调整胃肠功能、抗菌作用。袁老辨治糖尿病属脾气亏虚、痰湿阻滞或见纳差便溏时,常将苍术、白术配合使用,多获良效。

5 橘皮与竹茹

橘皮辛温,理气健脾,和胃降逆;竹茹甘寒,清热止呕,下气消痰,善开胃郁,且能宣通消瘀,凉血止血。二药伍用,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袁师常用此药对治疗糖尿病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湿热困脾,瘀血阻滞而致寒热错杂之证。

6 土鳖虫与穿山甲

土鳖虫(土元)性咸、寒,归肝经,有小毒,穿山甲性咸,微寒,归肝、肾经。《神农本草经》:“土元主心腹寒热沉积,血积癥瘕,破血,下血闭。”《本草从新》:“穿山甲善窜,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之病皆能开之。”袁老指出:血瘀在糖尿病发病中贯穿始终,既是病因又是病理机转。阴虚内热,耗伤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至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亦可致血瘀。故在选用滋阴清热之药治疗糖尿病时,应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土鳖虫偏于破血逐瘀,穿山甲则兼有通络之功,袁老将土鳖虫与穿山甲相须为用,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功,用于糖尿病后期合并严重血管并发症的患者。

7 蝉蜕与益母草

蝉蜕轻扬善透,用以疏解风热,人人皆知,然能通利小便却鲜为人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独具见解,谓蝉蜕“善利小便”,袁老受其启迪,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到蝉蜕既能开宣肺气,又善通调水道。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善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清热解毒。近年药理研究[5]有增强免疫力、消蛋白尿、降血黏等作用。袁老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肾病时,每以蝉蜕、益母草为主药(15~30 g)配入辨证方药中,具有良好的利尿退肿和消除蛋白尿作用。

8 车前草与川牛膝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肾、膀胱、肝经。本品甘寒滑利,长于清热利尿消肿,故常用于湿热淋浊、泻痢、黄疸等证。药理研究有抗炎、抑菌、增加尿量等作用。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活血通经,祛风除湿,利尿通淋。《本草正义》:“川牛膝之名,不见于古书,惟张石顽《本经逢原》……是牛膝之川产者,不专以滑泄见功,而宣通关节之力则一,颇为有利无弊,肝肾阴虚,而机关不利者宜之。用之于肩背手臂,疏通脉络,流利骨节,其效颇著。临床报道具有活血抗凝、止痛及轻度利尿作用。袁老心得:车前草、川牛膝按1∶1比例(15 g∶15 g,或30 g∶30 g)配伍使用,可增强宣散降泄、利水消肿、祛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之湿热水肿、小便不利、关节肿痛,效果显著。

古人原以单味药立方,即谓之单方,后来体会出药物之配合运用,较之单味药能增强疗效,后世才有七方之分。药对组成简单却具备配伍的基本特征,药对是两味中药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任意两味中药的凑合,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拟针对一定的病证所采用的相应治法为前提,并经无数次临床验证并证明的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两药配伍。根据大量药对的分析和研究,其组成原则与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治法的关系最为密切[6],具有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奇特的科学内涵,也是方剂组成的基础,故施今墨曾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必须明辨证候,详慎组方,灵活用药。”袁老基于多年临证经验,结合药对组合配伍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善用药对治疗并发症,精慎配伍,效如桴鼓,故将其经验总结于此,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为中药药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 潘嘉,王家葵.三七功效本草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6):520-521.

[2] 陆维承.南、北沙参出典考证[J].海峡药学,2007,19(5):55-56.

[3] 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玉楸药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937.

[4] 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33.

[5] 刘广省.益母草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2,25(1):71-72.

[6] 徐国龙.试论中药药对组成的原则与方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02,8(3):61-63.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内科(郑州 450002)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4.013

1003-8914(2016)-24-3565-02

�云协

2016-06-12)

猜你喜欢

袁老西洋参药理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袁老,我们想您了!
我为袁隆平做雕像
文登西洋参“红”了!
小店主与大科学家的忘年交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耳边音犹在 如风暖心怀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