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缝127例疗效观察

2016-03-10陈志令曹玉举

光明中医 2016年23期
关键词:错缝骶髂错位

陈志令 曹玉举



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缝127例疗效观察

陈志令1曹玉举2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疗效。方法 放松腰臀部软组织及点穴后,通过侧卧位侧扳法、仰卧位整复法、俯卧位整复法等手法复位治疗。结果 127例患者,治愈120例,占94.49%。好转5例,占3.94%。未愈2例,占1.57%。总有效率98.43%。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疗效显著。

骶髂关节;骨错缝;点穴;正骨手法

骶髂关节错缝又称骶髂关节半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因体位不当、弯腰、负重、搬动重物或高处坠落,突然扭转腰部所致。临床主要症状为腰臀部及下腹部疼痛,部分患者有大腿及臀部肌肉紧张或下肢的酸困不适或放射性疼痛。据统计骶髂关节错缝在下腰痛病人中的发病率为15%~25%[1]。笔者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缝12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7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8岁;男42例,女85例;病程1天~6年,平均1.5年。其中患侧下肢疼痛43例,患肢不能负重,翻身困难,强迫性健侧卧位及坐位62例,下腹胀闷不适、肛门胀坠、大小便不畅12例,触及痛性筋结45例,耻骨联合处压痛19例。 其中59例被误诊为其它病,误诊率46.46%。后错位型116例,前错位型11例。左侧46例,右侧69例,双侧12例。有扭伤史74例,无明显外伤史者53例。

1.2 诊断标准 骶髂关节错缝,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2]拟定:①有急性腰部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②一侧或双侧腰骶部疼痛,不能弯腰,患侧下肢站立负重、行走抬腿困难,严重者抬腿向臀部和腹股沟处放射。③骶髂部有明显压痛,两侧髂后上嵴不等高,“4”字实验阳性,骨盆挤压、分离实验阳性,床边实验阳性,双下肢假性不等长,严重者可见脊柱侧弯。④骶髂关节双斜位X线摄片: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无异常。

1.3 分型标准 骶髂关节错缝分为前错位型、后错位型。前错位型:髂后上棘比对侧凹陷,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距离增宽,髂嵴水平下降,耻骨联合下移,闭孔纵径高度缩短;后错位型:髂后上棘比对侧高凸,髂后上棘至后正中线距离变窄,髂嵴水平上升,耻骨联合上移,闭孔纵径高度增长。

1.4 排除标准 感染、骨折、股骨头坏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妊娠及其他急性病者。

1.5 治疗方法 准备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放松腰臀部软组织,并双手拇指点按双侧承扶、秩边、承山,再用肘尖点振双侧环跳,力度由小到大,以患者感到有酸麻胀感为宜,点按后患者一般会感到下肢到足底发热。具体整复手法如下。①侧卧位侧扳法:患者健侧卧位,健肢下肢伸直,患侧屈髋屈膝稍过健侧下肢,医者面对患者站立,一肘放于肩前部向后推肩,另一肘以前臂尺背放于患侧髂骨翼上,向腹侧骤然发力以使髂骨旋前而复位。反之,术者一肘以前臂尺背侧于患侧肩后部,另一肘以前臂尺背侧于患侧髂骨翼前,向背侧骤然发力以使髂骨旋后而复位,发力后听到骶髂关节弹响为复位成功。②仰卧位整复法:本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前错位。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位,两手交叉放于季胁部(避免手法复位时伤及肋骨),伸直下肢,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握住患侧足踝部,左手扶住患者膝关节,先屈膝屈髋旋转3~4次,然后屈膝屈髋向健侧肩部至最大限度,在患者呼气末时稍偏内骤然发力,此过程中可听到复位咔嗒响声。③俯卧位整复法:本法适用于骶髂关节后错位。以右侧为例,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左右均可),一手掌根按于右侧骶髂关节部,另一手将患侧下肢向后上方抬起至最大限度,在患者呼气末时两手协同瞬间反方向发力,可听到咔嗒的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感到按压于骶髂关节部位的手下有松动感,均示复位成功。再于患者腰骶臀部及下肢施以、按、揉等放松手法。病史10天以内者一次即可,病程较长、效果不理想者3天后再做下一次治疗,方法同前。最少1次,最多9次。

1.4 疗效评定 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2]拟定:治愈:腰骶痛消失,腰腿活动自如;好转:腰骶痛减轻,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本组127例患者,治愈120例,占94.49%。好转5例,占3.94%。未愈2例,占1.57%。总有效率98.43%,1例伴有L4~5腰椎间盘突出症,另1例伴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经手术治愈。

2.2 典型病案 张某某,男,56岁,工人,山西长治市人,于2012年7月16日患者以“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酸困不适3年”就诊,患者曾在当地多家医院按“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效不佳。就诊时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酸困不适,久坐站起及晨起症状明显。查体:屈颈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下肢肌力、感觉及反射无异常,“4”字试验:右侧阳性,左侧阴性;骨盆分离试验:右侧阳性,左侧阴性,右侧髂后上棘隆起,压痛阳性。拍腰椎CT及骶髂关节双斜位X线片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右侧骶髂关节间隙稍窄。诊断:右侧骶髂关节错缝(后错位型),采用上法手法复位,术中放于右骶髂关节部位的手下有松动感,患者即感到原有不适症状明显改善,继作5次手法整复治疗,患者原有不适症全部消失,1年后随访未复发。

3 讨论

骶髂关节错缝, 此病属骨伤科“骨错缝”“筋出槽”范畴。理筋正骨手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可使“骨错缝”“筋出槽”复位,促进痊愈。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说:“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3]。

根据骶髂关节滑膜性微动关节的解剖特点[4],骶髂关节结构牢固不容易错缝,但当骶髂关节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在暴力或不协调外力的作用下,可导致关节错位[5]。一旦骶髂关节成错缝,不容易自动复位,复位时势必用力要大,必须排除手法禁忌。根据骶骨与髂骨相对位置可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根据病程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而在临床上多见后错缝,而前错缝较少。在治疗前首先要清楚是何种错位,施用相应的手法,否则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若骶髂关节错缝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下肢酸困、麻木及疼痛等症状,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且久治不愈。而腰椎病变,特别是非急性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与本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并由于CT及MRI检查的广泛应用,腰椎间盘病变被大量报道,但骶髂关节错缝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常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被忽视,且骶髂关节错缝初期,症状表现一般较轻,关节因无严重功能障碍而被忽视延迟诊治,若医生再未能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而过分依赖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很可能就会导致骶髂关节错缝被误诊、漏诊、误治,因此骶髂关节错缝在腰腿痛及若干内脏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正确的矫正复位,对治疗上述疾病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点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有时即使意识到了这点,也多缺乏确实有效的复位手段,疗效不佳,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根据临床统计,成年女性骶髂关节错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主要是因为经产女性或妊娠期间该部位韧带松弛诱发。

本病治疗以手法治疗为主,手法治疗前,点穴可使局部紧张的肌肉韧带得以缓解,并充分放松腰臀部的肌肉韧带,应在患者闭目,注意力集中于腹部双手及深呼气时,瞬间完成,为骶髂关节错缝的成功复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骶髂关节错缝病理特点,正骨手法是否成功是治疗的关键,若整复骶髂关节错缝时,出现骶髂关节的弹响或松动感,表示手法复位成功。本病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易复发,故手法成功后,患者要卧床休息半个小时左右,用妇产科腹带牢固固定骨盆,在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纠正不科学体位及用力,3天理筋正骨一次,使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得到恢复,以免复位的骶髂关节恢复不稳定而复错位,以巩固复位效果。本病在明确诊断后,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以免病久组织粘连、变性,导致骨质增生,给治疗带来困难,必要时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沟相应病变处先行针刀松解,然后再施以复位手法,效果会更好,痛苦也会明显减轻。此法对老年人及骨质疏松者宜慎重使用(确有必要时,可施以轻缓手法,多次进行,而不必强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施术时尤其忌用暴力。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医生不需任何治疗设备只需双手即可操作成功,值得临床推广。

[1] 马卫东,田源.吴山教授诊疗骶髂关节半脱位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6):58-5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3-94.

[3] 王宗强.中国推拿妙法荟萃[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4.

[4] 严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2-43.

[5]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62-863.

1.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治未病科(郑州 450016);2.河南省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科研部(郑州 450016)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3.043

1003-8914(2016)-23-3472-02

�素梅

2016-05-13)

猜你喜欢

错缝骶髂错位
脊柱缘何“骨错缝”
脊柱“骨错缝、筋出槽”研究现存问题的思考
有趣的错位摄影
手法复位加针灸理疗对运动中膝关节骨错缝的临床研究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腰椎/腰骶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痛的诊断与治疗
寰枢关节错缝失眠的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