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马气滞肺胀病的辨症论治

2016-03-10张兴发赵振宇蒋晓峰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鹤庆671503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白矾葶苈子肺胀

张兴发,赵振宇,蒋晓峰(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鹤庆 671503)

牛、马气滞肺胀病的辨症论治

张兴发,赵振宇,蒋晓峰
(云南省鹤庆县松桂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鹤庆 671503)

气滞肺胀是役用家畜的一种常见症,是宗气不足,气机不畅之症。以顽固性的啌嗽,气促喘粗,张口呼吸,胸部胀满,皮下气肿等为主症。不少役畜常因罹患此症丧失役作能力而被淘汰,给养殖户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为了紧密结合养殖和生产实际,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发掘和整理中兽医学宝贵遗产。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牛经大全》中的白矾散对本病进行了一些治疗和观察,疗效较优。

牛;马;肺胀病;辨症;论治

《牛经大全》中应用白矾散治疗牛的气吼喘病,并认为牛的气吼喘病是由于“热积成”,临床症状是“喉中出气吼声频”,若“喉骨大时”结合“大血”,则治效更优,并认为白矾散对牛气吼喘病有“灌之病安平”及“灌之立效”。

在饲养和农业生产服务实践中,发现在春耕大忙季节和运输季节紧迫之际,由于役畜负担过重或气候过热,常常发生喘气如吼的病例。通过临床观察,根据中兽医学原理,认为此种病例是役畜常见的一种气滞肺胀之症。

1 病因及病机

1.1劳役过重(度)

由于役畜过重过急、或绞犁田边土质板结,驱赶过急或负重过量而长途奔走,或乘骑追逐太快太急等,致使伤力过,弩伤肺经、肺阴受损、气虚痰聚、停于肺中,上不能升、下不能降、遂发气滞肺胀之症。

1.2外感邪热

多由于长途运输家畜,因车船狭窄,过于拥挤和闷热、或炎热夏季过度使役,或因吸入热空气和煤烟及混有尘埃与刺激物质空气等,致热伤心血、肺阴受损、阴阳不调、空气不足、气机不畅,清浊不能升降,遂发体热,胀满气息,啌嗽之症。

1.3外感寒邪

多因冬季运输,或因早春晚秋,气候突变,吸入雾气,或因遭受阴雨浇淋,寒夜受冻,致邪留肺经,宗气受损,气机不畅,清浊不能升降,遂发胸部胀痛、喘息、啌嗽之症。

1.4吸入霉气

多因畜舍长久没有除粪草,粪便堆积太多,日久腐败,产生浊湿霉气,家畜一经吸入,邪留肺经,遂发肺胀。

1.5其他

诸如体质虚弱、心阴衰竭、连续的疼咳、中毒及继发于肺经病症等均可发生肺胀。

2 症状及辨症

轻者患畜仅在劳役或运动时呈气促喘粗,易于疲劳、出汗等现象。继而则气促喘粗,张口呼吸,头颈伸直,呼吸延长,腹肌强度收缩,沿肋骨弓的皮肤陷落,形成一沟,或出现跳膁式症候,且有重浊的微弱的短咳,多呈重剧的顽固性啌嗽。叩诊肺区扩大,呈明显的过响音、如击鼓音或匣音,以肺区的下部和后部较易发现,或仅在个别肺部听到叩诊音的改变,心浊音区缩小。听诊肺区,初期肺泡音强盛,后期微弱。听诊心音减弱,心跳次数大增。

重者牛常见胸腔入口处、颈部及肩部发生皮下气肿,有的背部亦有气肿。呼气时张口伸舌拱背,膁窝与肛门向外突出;吸气时扩胸掀鼻,膁部和肋间及肛门陷入。胸部胀满,呼吸50~60次/min,有的可达70次/min,脉象洪大,或沉涩而微数,口色赤红或青紫。本病属里虚气滞症,病位在肺经。

3 治疗

运用中兽医学的辨症论治的规律、着重验证了兽医古籍《牛经大全》中的白矾散的治疗,以达“古为今用”的目的。

白矾散功专泻肺去痰,疏解肺郁,歛肺固气,通过临床29例的治疗,疗效确实,多内服二、三剂即可痊愈。重症者连续服用四、五剂亦可效,现将保存完整的18例的施治规律概述如下。白矾散《牛经大全》:白矾150 g、知母75 g、黄莲100 g、白芷50 g、郁金150 g、黄芩150 g、大黄75 g、葶苈子100 g、甘草18 g、蜂蜜100 g,煎水,水牛三次内服;黄牛五次内服;马则用二分之一剂量。

加减原则,若热不重,可去大黄、黄莲;啌嗽历而浓涕多者,可加紫苑、桔梗各100 g,以去痰排浓;气虚者加沙参100 g、黄芪100 g,以补气固肺;血虚者加黄芪100 g、当归100 g,以补气生血,以阳引阴;气急者加半夏100 g、枳壳100 g,以降肺气,利胸膈;若兼有表症的加柴胡100 g、薄荷100 g,以解表和里;食少者加槟榔150 g、仓术150 g,以消食健脾。若无贝母,可用紫苑、桔梗。

计治疗马9例,骡1例,黄牛1例,水牛18例;服一剂者12例,二剂者10例,三剂者4例,五剂者2例,六剂者1例。

4 病例介绍

4.1病例1

松桂镇茶木箐伐木场本地骟黄牛一头,老龄,用途拖木料,于1998年7月8日就诊。已病多日,由于拖运任务较重,天气炎热,役后喘气迫促。拉稀已数日,役时泄泻,多于走热后易拉稀,平时不泻。每日补饲黄豆500 g。泄泻曾按脾虚泄泻投药一剂、无效。临床诊见,体温40℃,呼吸86次/min,脉象细微而数,听诊肺区支气管音粗厉,叩诊肺区右侧8~10肋间有5x5寸宽的过响音处听诊音响大,近如耳下,有振动声。叩诊该区有痛感,常回避和抗拒检查。耳、角及皮肤温度稍高,口、舌淡白而挟黄,舌下岔筋显露而舌青。呼吸迫促,动则尤甚。役时泄泻,多于热后拉稀,休息后不泻,后躯污染粪便,被毛被粪便粘结。盲肠及结肠蠕动音亢进,尤以盲肠为甚。尿色淡黄。食欲饮欲无异,舌津粘而滑利。胸腹式呼吸,但肋骨运动明显。眼结膜淡粉红色,白眼上的血管外露明显。腹肌松弛乏力,肚腹下坠胀大,尤以右侧明显,推压无波动感。管饲中等。

按:本症乃热甚过劳所致的宗气不畅,气机壅阻之气肺胀兼有劳伤泄泻之症。属里虚气滞症。病位主要在肺经。以及脾肾气虚,导致役时泄泻。故以清热解郁,理肺固气,升阳燥湿之剂的加减白矾散以治之。

处方:白矾150 g、葶苈子100 g、黄芩150 g、黄莲75 g、郁金150 g、白芷100 g、桔梗150 g、大黄75 g、党参150 g、白术75 g、黄芪150 g、茯苓150 g、秦艽100 g、厚朴100 g、苍术100 g、香薷150 g、甘草18 g。煎水,分四次灌服,最后将药渣冲烂灌服。照此连用二剂。7 月23日随访,本病服用上方二剂四天后而愈。

4.2病例2

松桂镇宝窝村三社李庆洁饲养的小牯牛一头,于1999年8月8日就诊。已病月余。呼吸喘促,喘息有声,张口呼吸118次/min,不时发出啌嗽声,昼轻夜重,啌声重浊,呼气不热。鼻汗无珠。站立时两肋头外展。舌根红,舌色淡白带黄,舌津少而粘,脉象沉数而乏力,角、耳热,瘤胃蠕动1次/min。

按:本症乃过劳热甚所致的气滞肺胀之症,宜以清热解暑、解郁降逆和胃消食之剂的加减白矾散治之。

处方:白矾150 g、郁金150 g、黄芩100 g、葶苈子100 g、桔梗150 g、紫苑150 g、瓜萎100 g、泡参100 g、黄芪150g、当归50g、藿香150g、香薷150g、槟榔150 g、大黄100 g、甘草50 g。

煎水分四次灌服,最后将药渣冲烂灌服。连用2 d,9月1日检查,呼吸出现缓解,但乃稍快,再以上方一剂灌服,后随访,已愈。

5 讨论与体会

通过临床诊疗中对本症的观察,笔者认为按照中兽医学的观点,本症在古今兽医书籍中记载很不统一,给生产和发掘整理带来诸多不便,且病各定性很不一致。根据临床诊疗中的体会,认为本病以气滞肺胀一名较能代表本症的固特征。因它指明了病的根本原因是气滞而导致的肺胀,当以症候来看,表现形式是气滞,以病机来看,是肺气虚而肺部一些部分本来弹性就较低,伸延性较大的部分发生肺胀。因此,以标本症治的观点来看,气滞肺胀既能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明确主攻方向,又能代表本症的病性及主病。

本症的正确辨症是:查明病因,结合临床症状,分辨病因和病热,从而为正确的论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牛经大全》中记载的白矾散对本症疗效确实,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为本症的辨症论治提供了一定的规律。根据观察,白矾散中的白矾、郁金、贝母、葶苈子是主要的药物,具有歛肺气、解肺郁、泻肺水之作用,其他药物,可随症加减化裁。《中兽医诊疗经验》第四集和《中兽医诊疗经验》第五集及《中兽医治疗学》等书也认为本方可治疗牛的喘气病。

以本症的病因、症状等来看,与西兽医学中的肺气肿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据有关的兽医书籍记载,加喂白矾散可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所致的肺气肿。由于观察的病例尚不多,二者是否可等同,尚待今后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白矾散所列各药笔者认为具有泻肺、祛痰、消肿的作用。方中以酸寒的白矾、苦寒的贝母,辛苦而寒的葶苈子以清润肺燥,消痰涎、歛肺气、泻肺水为主药;配以苦寒的黄芩、黄莲以清泻肺火为次药;佐以大黄之苦寒,郁金之辛苦寒,白芷之辛温,三者相合则能泻血热、解肺郁、活血止痛为协药;甘草、蜂蜜缓润燥,解毒消热,调和诸药为和药。

(编辑:晏兵兵)

S858

A

1006-799X(2016)09-0048-02

张兴发(1973-),男,云南鹤庆人,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白矾葶苈子肺胀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白矾安全性与风险控制措施的探讨
白矾外用疗疾多
白矾煅制工艺优化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治小儿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