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2016-03-10宋彬内蒙古阿荣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内蒙古阿荣旗162750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病因分析防治

宋彬(内蒙古阿荣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内蒙古 阿荣旗 162750)



猪高热症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宋彬
(内蒙古阿荣旗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内蒙古阿荣旗162750)

摘要:猪高热症的致病因素非常多,在针对该病的治疗上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通过加强猪群管理来实现该病的预防,针对出现该病的病猪,需要及时给予其有效的治疗,以免病情扩散,导致经济损失。

关键词:猪高热症;病因分析;防治

猪高热症主要是因胸腺、扁桃体等免疫系统受抑制后致使免疫功能受到影响,进而感染真菌、细菌等的传染性疾病,其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病率的特点,这使得该病始终是养猪户非常困扰的问题。由于猪高热症高致死率的特点,使其一度在养殖业中造成恐慌,不少地区纷纷加大了对该病发病原因的研究力度,所以对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

1.1生物因素

导致猪高热症的病原非常多,大约有15余种,其中猪瘟病毒是致使猪瘟病毒感染率最典型和最高的病原,另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猪瘟病毒和蓝耳病毒混合感染同样是当前最常见的因素,此外子猪副伤寒杆菌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也非常多见[1]。但在致病原因中,大多数均是以猪瘟病毒为主因素,再与其他病菌、病毒共同作用,即可导致该病。

1.2应激因素

由于饲养的密度非常大、湿气过重、温度过高、混群咬斗、疫苗接种、断奶过渡不好等因素致使其出现应激反应。

1.3营养因素

在进行饲养时,其饲料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未达到平衡状态,或者饲料中含有大量的导致肝元素受损的因素;多数情况由于饲料中未按照规定进行储藏,导致其发霉变质,而猪在食用后,霉菌毒素即可致使其机体受到损害;养殖户在饲料中过多使用抗生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性药物。

1.4药物因素

长时间为猪提供过量的抗生素或者将各种抗生素复合性提供给猪群,这致使猪体出现了耐药性,使得肾排毒负担和肝脏的排毒负担加重,最终致使其出现肾脏、肝脏以及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并致使猪体抵御疾病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在为病猪提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过多运用地塞米松以及解热镇痛等药物,使得免疫能力受到抑制,无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促使病情因此加重,使其死亡速度加快。

2 预防措施

2.1科学饲养管理

针对规模化的猪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落实生产工艺流程,积极落实标准化饲养;而在小规模的养猪场,需要结合要求来提高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坚守营养标准话的预混料。

2.2正确的疫苗接种

养殖户应当结合地方疫苗要求,根据疫苗接种程序规范化操作,通过地方验证确保猪群的免疫力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

2.3药物保健

药物预防是有效避免猪群出现病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但由于猪场的疫病种类非常多,不可能均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来实现免疫,加之当前不少疾病并未研制出相应的疫苗。因此在用药时,严禁在无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应当通过中药和益生菌来实现有效保健。针对高热症,可每两周为猪群提供一次50 kg与100 mL圆蓝五肽混合液,让猪进行自由饮用,另连续两日在饲料中混入200 g圆蓝热毒清,供猪群食用。在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需要在饲料中加入应激速安,100 kg饲料需加入100 kg应激速安,使猪群的应激反应得到缓解。

2.4加强消毒管理

根据消毒制度对猪圈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定期对母猪和种公猪进行检查,发现有带病猪必须及时淘汰;

加强猪圈以及周围鼠的消灭。

3 治疗方法

3.1紧急免疫

针对猪瘟病毒同时伴随其他多种病菌所导致的高热症,应当积极采取紧急免疫来进行治疗。若无法确定猪场是否进行免疫或者未进行免疫的猪场,那么需要加强消毒防范,并积极安排猪群接受倍量紧急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同时在饲料中拌入蓝圆热毒清和葡萄糖,每100 kg的饲料混入2~5 kg葡萄糖与200 g蓝圆热毒清,连续给予病猪3~5 d。若出现不进食的病猪,则需要根据病猪体重,经肌肉注射为其提供血虫克,注射剂量为0.2 mL/kg,连续进行2~3 d治疗,另按照0.4 mL/kg的剂量注射病猪圆蓝五肽,其后再以0.2 mL/kg的剂量进行肌注,若病猪的体温非常高,每日需进行2次肌注治疗,体温得到控制后,可调整为每日1次,给予病猪5 d治疗。

3.2对症治疗

若病猪同时伴随有后肢瘫痪,则以0.2 mL/kg的剂量给予病猪头孢克林和圆蓝五肽,每日2次,连续治疗5 d;若伴随有呼吸道症状,则给予病猪0.2 mL/kg的长效米先和0.4 mL/kg的圆蓝五肽,每日1次,连续治疗2~3 d;若病猪表现出神经症状,那么除了给予圆蓝五肽和血虫克之外,还需要采用安溴注射液或者清开灵进行联合和资料。在对病猪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日常静脉补液或者口服补液,确保病猪代谢需要,促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5)03- 0062- 02

作者简介:宋彬(1965-),男,山西平遥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治及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病因分析防治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母兔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