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高教强省建设:问题与对策*

2016-03-09毕宪顺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教山东山东省

● 杨 岭 毕宪顺

山东省高教强省建设:问题与对策*

● 杨 岭 毕宪顺

高教强省建设既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又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山东高教强省建设中存在政策落实不力、层次结构不协调、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社会贡献率偏低和国际化水平不高等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强化落实具体政策、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提升国际化质量等对策,并把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高教强省战略,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高教强省;山东省;可持续发展

高教强省不仅仅是指某个省高等教育的外延式扩张发展,更重要的是指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山东省是高等教育大省,2006年启动了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十二五”以来又全面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高等教育始终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特别在高教强省战略实施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十一五”以来,提出建设高教强省战略和教育强省战略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和陕西等11个省份,北京市和上海市虽没有提出高教强省战略和教育强省战略,但两市是教育界和社会公认的高教强省。对山东高教强省建设的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实困境,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加快推进山东高教强省战略,提升山东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山东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为山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山东省高教强省建设面临的问题

山东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山东省高教强省战略推进和发展过程的滞障性因素。

(一)高教强省未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实践中政策执行不理想

山东省作为全国较早确立高教强省战略目标的省份,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教强省”行动计划》、《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政策文件,但因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缺乏战略发展的视野和高度,缺乏对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宏观把握以及顶层设计,导致高教强省战略缺乏配套性的支持政策,未上升为省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少战略设想难以在实践中落实,与全国发达省市高等教育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协调,系统大而不强

从规模上来看,山东省高校的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等指标方面名列全国前列。截止2014年底,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141所,在校生235.63万人,在校研究生7.43万人(其中博士生8467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人数3.36万人;普通高校招生53.362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23.3809万人,研究生招生2.65万人(其中博士生1967人)。在13个提出高教强省和教育强省的省份中,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远未达到领先水平,整体的质量和竞争力未能凸显出高教强省之强。

从类型来看,山东研究型大学数量较少,比例偏低,仅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3所,占比为2.1%。全国985高校中,北京有8所,上海4所,陕西3所,湖南3所,山东仅有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2所。全国211高校中,北京有26所,江苏11所,上海9所,湖北省和陕西省7所,山东省仅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3所。山东省不仅985、211高校的数量远远少于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而且缺少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一大批高水平一流大学。2012年,北京有研究生院的高校15所,上海6所,江苏7所,而山东省仅有2所。山东省部委直属院校仅有3所,排名靠后。总体看,山东省高水平高校的总体数量偏少,直接决定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1]

根据武书连版全国高校排名数据整理山东省部分高校在全国排名情况,纵观山东省各高校2012年至2015年在全国排名的升降情况,山东省各高校多数呈下降趋势。只有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呈上升趋势,其中山东财经大学由于两校合并上升幅度最大,上升89位,上升率为30.90%。在排名下降的高校中,山东建筑大学下降最快,下降41位,下降率为16.67%。

从人才培养结构来看,山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和本科在校生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研究生招生、在校生以及增长速度并无优势,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较小。总体看,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能力,仅居全国中游水平。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在校生179.6665万人,占全国的5.05%,其中本科在校生96.0951万人,占3.77%,硕士在校生2.4578万人,占4.28%,博士在校生0.8467万人,仅占2.7%。

从师资队伍来看,2010年至2014年底山东省教职工总数增加了0.7098万人,居于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陕西省之后,位列第五位。山东省普通高校师资总体规模排名靠前,但高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尤其是与江苏等省相比,差距甚大。

表1 山东省部分高校在全国排名情况表(来自武书连排行榜)

表2 2010-2014年各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人数(万人)

表3 2010-2014年各省硕士在校人数(万人)

从2010年到2013年,各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博士学位)人数均有增加的趋势,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达10881人,到了2013年,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达15680人。但是从数量上看来,山东省普通高校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远远落后于北京、江苏省。

从正高级专任教师(万人)数据表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4年底北京市增加了0.5634万人,上海市增加了0.1137万人,山东省增加了0.1236万人;五年中各省市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市增长速度最快,山东省位列第六位。

总体上看,虽然山东省高等教育规模巨大,无论是普通高校数、还是在校生和教职工数量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质”的方面薄弱,缺乏高水平的一流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比例较小,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数量偏少。

表4 2010-2014年各省博士在校人数(万人)

表5 2010-2014年各省高校教职工总数(万人)

表6 各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博士学位)(人)

表7 2010-2014年各省高校正高级专任教师(万人)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经费保障支撑不够

总体看,山东省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整体较低。如2010年,山东省高校教育事业费拨款11764544千元,位居13省的第6位;基本建设拨款为297276千元,位居13省的第10位;科研拨款为859273千元,位居13省的第9位;其他拨款为696082千元,位居13省的第9位。又如,从高校生均拨款的增幅来看,2010年至2014年底,江苏省增加了5639.2元,黑龙江省增加了6296.72元,辽宁省增加了6992.48元,安徽省增加了6380.87元,湖南省增加了7262.91元,山东省仅仅增加了5048.71元,其增长速度位居13省的第9位。

从山东省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结构来看,山东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和占总财政的比率已经居于全国前列,但是生均经费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亟需提高。同时,由于未来几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入学需求压力将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山东省人口素质总体提升的需要相比,未来财政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强。自2010年11省全面启动高教强省战略目标后,都在不断追加经费支持,但山东省追加的速度仍处于中下游水平。未来如何进一步增加山东省高教强省的财政投入力度,为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奠定坚实的财政基础,是实施高教强省战略面临的严峻考验。

表8 2010年各省高等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千元)

表9 2010-2014年各省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情况(元)

(四)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偏低,服务能力不强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文化事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获得了让山东人民骄傲的成绩,2010、2011、2012、2013、2014年山东省GDP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三。文化事业发展也取得较大进步,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山东一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和文化强省。尤其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山东省经济实力在全国的位置将进一步巩固。而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是山东省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有研究发现,山东省高等教育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95,远远低于上海和北京的4.27和3.75。薛彦华等研究表明1996至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16%,而山东仅为6.96%[2];田远通过实证研究显示,2001到2010年全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60%,而山东仅为0.4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致公党山东省委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对蓝区重点发展的10个支柱产业、13个新兴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的调研显示,当前蓝区建设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企业不仅需要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等高端人才,还急需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4]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是山东省高教强省建设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表10 1998—2014年各省高校(第一作者单位)《Cell》、《Nature》和《Science》论文发表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偏低,合作交流质量不高

从教师的国际交流来看,山东高校教师对外交流的层次不高,大多集中在普通访学,深度的科研联合攻关项目较少。以2012年为例,山东公办本科高校出国进修教师数仅占教师总数9.6‰,专科高校仅占1.8‰,民办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几乎为零。高校教师的国际学术交流不够活跃,教师参与国际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的数量不多,层次不高,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文章数量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1998年至2014年在《Cell》、《Nature》和《Science》国际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中国学者中,以第一作者单位进行统计,江苏省29篇,总被引频次达2582次,篇均被引次数达705.45次,而山东省仅为9篇,总被引频次仅为99次。

从外国留学生人数来看,2013年山东外国留学生人数为6428人,而江苏省外国留学生13115人,是山东省的2倍还多。除了数量较少外,山东省高校留学生的国别比较单一,主要来自韩国、日本,类型主要限于语言生,学历生比例不高,优质生源数量偏少等问题。山东省高校国际化政策受益面较小,大多集中在公派学生、高校教师出国访问、中外合作办学等。微观层面的教育理念与国际接轨、专业设置的改革、课程的国际化、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引入等改革力度远远不够。山东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个别工科中外合作项目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对于山东省经济发展亟需的高技术、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专业中外合作很少涉及。[5]

二、山东省高教强省建设的对策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程度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而山东省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教育大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要紧紧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 (2011-2015年)》的精神,推进山东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实力。

基于高等教育的功能理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等相关理论,理解高教强省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省内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换言之,就是高等教育能服务、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经济社会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较之国内其他省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具有明显优势,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互协调,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三是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高教发展的实力达到或超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山东省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化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细化、落实具体政策支持

山东省高教发展战略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要坚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国家以及山东省政府在高教战略规划上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科学体制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通过制度的建设和逐步完善,发挥制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相关政策和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是发挥高校发展规划处和战略规划部门的作用,教育发展理论与山东高等教育实际相结合,制定和完善更加具体的操作措施,避免规划和纲要“纸上谈兵”。

四是要建立健全评估、监督、反馈机制,把高教强省发展战略规划作为评价大学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战略规划的监督机制以及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系统

高教强省战略目标需要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和结构的完善与支持才能实现,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合理系统以及相对完善的高教结构,通过把握全局,立足整体,通盘考量高等教育系统的平衡和发展。

第一,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不同类型高校共存和高教层次分明的系统。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构建多元发展、分类分层的立体结构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以及国内走在前列的省市的共同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山东省实施高教强省战略应重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有机性和合理性,依靠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山东省高等教育系统。

第二,不断完善适合于山东省经济发展、契合山东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注重供求关系,促进高校的不同科类、专业契合山东省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视人才的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第三,紧密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业升级的要求,尤其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重点带动战略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使之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加吻合,创造条件推动不同市区高教资源的互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势互补,同时注重地区高等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第一,将高教强省战略上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文化强省战略一同推进。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是重要环节,调整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高等教育支持力度,努力拓展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向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向江苏、浙江、广东等重视高等教育投入的省份学习,多方筹集办学经费,推动和促进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支持。

第二,改变以往高校办学仅靠政府财政拨款的单一性的经费来源,构建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相结合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推动山东省高校与社会的合作,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等,拓宽教育筹资的新渠道。吸引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办学中的作用,畅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帮助缓解山东省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进一步满足山东学子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6]

第三,构建和完善大学经费管理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促进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监控财务风险,提高大学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贡献率

第一,以协同创新计划为平台,不断增强山东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能力,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逐步推动政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改变以往高校与地方合作的短期、松散,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创造条件,瞄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鼓励山东高校不断增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加快山东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促进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技术研究、教师发展等方面与社会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状况高度融合,有机对接,不断提高山东高等教育服务于区域发展的能力,增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注重高等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高等教育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进行辐射;注重山东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特殊需求,积极推进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重视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提高山东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辐射作用,鼓励高校科学研究向企业、行业靠拢,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坚克难,实现技术的突破和创新。[7]

第二,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要拓宽校企合作的形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合作,逐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益。一方面,要在全省范围内挑选部分高校,重点开展技术应用、技术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培训,依托相应的组织实体,打造校企合作的专家队伍,为山东省企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性人才,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骨干进高校进行学习和交流,促进校企之间的人员流动。另一方面,要通过沟通机制的建立,建设好校企合作的平台,创办高校学术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方面的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8]

第三,创建山东省高校为区域创新发展服务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向现实转化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区技术发展与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逐步深化山东省高校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地方服务的平台,通过数据资源平台的建立,推进高校科学研究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实现对接,调整供需关系;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加大投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机构积极搭建高校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的平台,高校与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促进高校的科研成果顺利向技术应用转化,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能力。

(五)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第一,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外合作办学。与境外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不失为一种能较快推进山东高校以及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式。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各高校共同参与,以人才培养项目以及科研项目为落脚点,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加强高等教育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不断开拓山东高等教育的国际视野,逐步总结和反思国际合作办学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山东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风险意识和抵制风险的能力。[9]

第二,注重合理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通过与境外高校开展互换、交流、访学活动,不断扩大山东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影响;积极改革和创新山东高校与境外高校之间的学历、学位、学分之间的互认;引进、聘请国际专家到山东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积极拓宽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境外知名科研单位开展技术联合攻关、课题研究项目的合作,以更好地服务山东高教强省战略的发展。

第三,推动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弘扬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因此山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倡导全球视野以及开放、包容、平等交流精神的同时,要更多地立足齐鲁文化的本土特色,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协调发展。在高教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中,只有立足于本土特色,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高等教育经验,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脱颖而出,取得较大的收益和进步。

第四,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省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高等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办学经费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创造条件为不同区域高校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制度支撑,在高校间的科学研究、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促进山东省与国内其他省份的交流,在合作和交流中发展壮大。同时,要建立起高等教育省际合作的协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为高等教育的合作扫除障碍,促进不同省际高等教育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10]

[1]陆连军.论江苏“高教强省”建设及其对高校办学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2]薛彦华,齐艳杰.高等教育对河北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3]田远.高等教育对山东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1990-2010[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3).

[4]于洪良,孔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研究——基于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视角[J].理论学习,2014,(1).

[5]山东省教育厅国际处.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状、问题 与对 策 [EB/OL].http://www.sdjys.org/file/second.asp? titleid= 201411152382.

[6]张学军.中国省际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河南省与全国的比较[J].郑州师范教育,2015,(3).

[7]王少媛,刘国瑞.对高教强省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

[8]许士荣.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江省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重庆高教研究,2014,(9).

[9]伊继东,程斌,冯用军.云南—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10]郑红梅,许刚.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

(责任编辑:冯永刚)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高教强省’战略与山东省的选择——基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省际比较”(11BJYJ02)的研究成果之一。

杨 岭/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毕宪顺/鲁东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高教山东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山东图片库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高教明星“猎鹰”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发展与评估》(双月刊)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