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03-09马先国浙江省临海市杜桥畜牧兽医中心站317000俞先德浙江省临海市桃渚畜牧兽医中心站317000王国平浙江省临海市畜牧兽医局317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海市耳病养猪场

马先国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畜牧兽医中心站 317000俞先德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畜牧兽医中心站 317000王国平 浙江省临海市畜牧兽医局 317000

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马先国浙江省临海市杜桥畜牧兽医中心站317000
俞先德浙江省临海市桃渚畜牧兽医中心站317000
王国平浙江省临海市畜牧兽医局317000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亦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笔者特提出以下7个方面的防控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强化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加强免疫接种是防制该病的有效办法。因此,对所有养殖的生猪都必须照按程序进行强制免疫,做到头头免疫,防止免疫空白,确保免疫效果。根据该病的发生情况,特推荐如下免疫程序。

仔猪免疫。15~21日龄进行一次免疫,使用弱毒疫苗,剂量为1头份。公、母猪免疫。母猪在仔猪断奶后加强一次免疫,使用弱毒疫苗,剂量为1份头。公猪每隔6个月加强1次免疫,使用弱毒疫苗,剂量为1头份。为了减少免疫应激,在免疫接种前应对疫苗进行预温,然后再注射。建立免疫档案,穿挂免疫标识。确保一旦出现免疫失败或发生疫情时,能够为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提供依据。

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抗病力

制定生猪养殖模式图,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充分挖掘生猪的生长潜能,尽量满足生猪营养需求,促使生猪正常健康生长,提高生猪免疫力和抗病力。

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猪舍保持较好的通风条件,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确保每头育肥猪有1m2以上的活动空间。做好防寒保暖和避暑降温工作,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增强猪体抵抗力。提供优质饲料,提倡预防性给药。饲料必须采用无病原污染的原料加工而成,并配制成优质安全的全价配合饲料,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根据生猪生长繁殖和气候变化情况,在饲料和饮水中阶段性投入预防性药物,同时要严格遵守“休药期”制度。

3 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加强科学管理,严防疫情传入

大力推广封闭式饲养、适度规模饲养、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分段式养殖及生态饲养等先进的养殖方式。

养猪场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到场人员需做好登记。不准接触和携带染疫的相关物品,不准养殖其他类动物。饲养员进入猪舍需更换衣和消毒,所有车辆进入猪舍前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在场技术员严禁对外服务。管理人员进入猪舍前应穿好工作服和戴好工作帽及更换鞋子。

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出栏的生猪再运回场内,防止带入其他疫病。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尽量采用繁殖、培育和育成分开的分点生产模式。外来引进的生猪必须隔离,经检疫合格后在其中混入1头本场生猪,使外来生猪适应本场微生物群体后,再放入正式饲养栏饲养。不同品种、批次和日龄的生猪禁止混养。

4 实施严密的消毒制度,有效杀灭养猪场病源

消毒工作是养猪场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杀灭或减少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又可以预防外面病原的侵入,确保猪场的安全。猪场大门口要设立消毒池,旁边备有人员消毒设施,生产区入口处再设立消毒池,人员、车辆进出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全场大环境每周消毒1次,走道及场内主要道路每周消毒2次。空栏后需清洗干净并消毒,空一段时间后再消毒方可重新养猪。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需要定期更换,防止产生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5 加强生猪检疫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1)实施生猪屠宰检疫网络化管理,严防病害猪肉流入市场。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开展生猪的屠宰检疫工作,做到生猪宰杀凭《准宰通知书》,检出病猪和病害产品处理凭《无害化处理通知书》。检疫合格加盖印章,凭《检疫证明》出场,杜绝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流入市场,传播疫情。

(2)开展生猪产地检疫,把疫情控制在源头。开展生猪产地检疫工作,落实分片责任人,做到有报必检,有检必严,实施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检疫,确保对生猪疫情能早发现、早报告。依法果断处置,坚决消除隐患,把疫情控制在栏头。

6 加强执法监督,防止外地疫情传入

加强防疫督查,严防免疫漏洞。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各乡、镇(街道)农办对辖区内的生猪“蓝耳病”免疫工作进行常态化监督,查找防疫隐患,防止免疫漏洞,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责令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开展防疫巡查,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当地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要充分发挥场所监管责任人和疫情测报员的作用,经常对养猪场、生猪交易场所、定点屠宰场等重点场所进行防疫巡查,

重点检查防疫设施、各项制度落实、生猪免疫和疫病发生等情况,防止防疫漏洞和隐患,确保防疫工作全面落到实处。加强流通监管,严防外地疫情流入。

7 建立养猪场的治污机制,确保生猪生产安全

养猪场的生猪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也极大地威胁着生猪饲养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养猪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因此,养猪场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3R(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完善粪便处理措施和污水处理机制,严格实施雨、污分离和干、湿分离,使尿液和污水排入沼气池处理,实现能源再利用。粪便和污物集中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料,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的生猪生产,并有效防止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临海市耳病养猪场
临海市白水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临海市古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临海市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连续14年实现“零伤亡”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