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仔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016-03-09邱海威辽宁省盖州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1152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嗉囊饮水器养鸡

邱海威 辽宁省盖州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 115200

肉仔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邱海威辽宁省盖州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115200

本文简单介绍了肉仔鸡育雏期1~7日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期帮助养殖户提高鸡雏的成活率。

育雏;肉仔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实践证明,在雏鸡来源、饲料质量、饲养环境及健康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第1周龄的周末体重与出栏重呈正相关,如果第1周龄周末体重大,则出栏重一定大;如果第1周龄周末体重达不到标准,那么饲养后期无论如何努力加强管理,也难以达到理想的体重。第1周龄周末体重的标准是应该达到初生体重的4倍以上。初生体重多为40g左右,周末体重应达到160g以上。

1 育雏第一天是关键

(1)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给鸡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环境十分重要。进鸡前一定要按程序对鸡舍、设备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进鸡后做到人员、设备和物品不经消毒不准进入鸡舍。配置齐全并检修好舍内各种饲养用具和设备,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2)运雏过程中严防雏鸡受到刺激。运雏时雏鸡盒在车内的码放要平稳,并留出通风空隙,使空气在鸡盒间循环。启运前根据车内雏鸡数量及外界气温情况调整好车窗开启角度,既要保证车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温度适宜(26℃左右,不能高于30℃和低于22℃),又要防止冷风直吹鸡盒。运雏途中要严密观察鸡群状态、温度变化和空气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途中不能停车和过分颠簸,如果因故停车且时间较长时,要立即打开车门窗,并上、下、内、外倒换鸡盒,必要时将部分雏鸡盒搬出车外。雏鸡运抵鸡场后,要将车尽量靠近鸡舍门,缩短搬运距离。遇有寒冷、大风、雨雪等天气变化,要对鸡盒适当遮盖。

(3)做好初饮和开食。雏鸡抵达鸡场前,一定要将饮水器注好初饮用水,并等距离均匀摆放于育雏点。雏鸡运抵鸡场后,应立即将其放于饮水器周围饮水,对不会喝水的雏鸡要进行人工辅助饮水。对挤堆不愿饮水的雏鸡要及时驱赶到饮水器周围。雏鸡体质弱,应饮用温开水3~5天,可促进卵黄的吸收。在初饮水中加入2%~5%葡萄糖(或蔗糖)、多种维生素和广谱抗生素,有助于缓解脱水和应激,而且可防治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初饮3~4小时后要检查雏鸡嗉囊,当3/4以上鸡嗉囊中有水、1/3以上雏鸡有觅食动作时即可开食。开食盘(小料桶)摆放于2个饮水器中间,并同时往垫纸上撒料饲喂。要掌握“少给勤添”的原则,第一天添料次数不能少于10次,以后逐步过渡到6~8次。每次添料一定要待雏鸡将开食盘中料基本吃光后再添,这样做既可减少浪费,又能促进食欲。注意在添新料前一定要将开食盘剩余料中的粪便、垫料清除干净,以减少感染机会。

检查雏鸡嗉囊内容物,初饮4小时后95%以上雏鸡嗉囊中应有波动的水,开食8小时后80%以上雏鸡嗉囊中应有柔软的料水混合物,开食24小时后95%以上雏鸡嗉囊中应有柔软的料水混合物,平均每只雏鸡采食量应不少于8g。

(4)开食与初饮失败的原因。如果达不到以上标准,则会对鸡群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雏鸡在运输途中遭遇应激;育雏舍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过小或过大;料位水位不足或设备摆放不合理,没有做到使雏鸡在1m半径范围内能找到水和料;雏鸡在开食盘中爬卧休息没有及时驱赶,导致欲采食的雏鸡吃不到料;料位、水位高度不合理;添料次数过少或添料添水不均匀,导致有的开食盘中无料,有的饮水器中无水等。应尽快查找原因并加以改善,否则必然会影响雏鸡到成活率、均匀度和出栏重。

2 严格控制好温度和相对湿度

温度、湿度是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必须按规定标准严格掌握。

(1)温度控制。舍温一定要均匀,晚秋、早春和冬季可稍高于标准1~2℃,炎热季节可稍低于标准1~2℃,春秋季节按照标准执行。具体掌握应以鸡群表现为依据,如果鸡群分布不均,在四周墙边和走廊两侧,张口呼吸,远离热源,说明温度偏高;如果鸡聚于热源附近打堆,吱吱尖叫,表明温度偏低。

(2)湿度控制。育雏前期常常由于舍温高,用水量和鸡排泻量少而使舍内相对湿度偏低,这是导致雏鸡脱水、舍内灰尘大和呼吸道病易发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采食量和增重速度。所以最好在育雏前1周将相对湿度保持在75%~70%,以后逐渐降低到65%~50%。可采取在过道洒水和喷雾加湿的办法来实现。

(3)温度与相对湿度的互相作用。一定要结合鸡群表现灵活调节,做到“看鸡施温,看鸡施湿”,严防高温季节由于“高温高湿”而导致热应激,寒冷季节由于“低温高湿”而导致冷应激。

3 通风管理

1周龄内雏鸡由于体重小,需氧量相对较少,舍内空间相对比较大,所以通风量需要也较小,但不意味着可以不通风,必须通过通风保持舍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并排出有害气体。在通风时一定要将舍温监控和鸡群表现相结合;气流速度不可大于0.2m/秒,不能使冷风直吹鸡体;严防贼风、过堂风;不能采用纵向通风方式通风。将育雏间设计在鸡舍中部,并在两侧做一隔断,可有效解决开门冷风吹鸡和鸡腹部受凉的问题。

4 密度管理

1周龄内雏鸡密度控制在35只/㎡以下,并用隔网将鸡分隔成小群,以后随着鸡的生长逐渐扩群。5小结

肉鸡的育雏期是肉鸡生产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1~7日龄的饲养状况能影响整个鸡群未来的生长成绩。如果采用成功的管理技术,肉鸡就可获得最佳的成活率、整齐度、饲料利用率和增重。

[1]康相涛,崔保安,赖银生主编.实用养鸡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蒋小松.养鸡问答(2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李宏全,马海利,崔保维.高效益养鸡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杨文宪主编.养鸡新技术.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5]扶国才主编.专业户养鸡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康相涛主编.实用养鸡大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嗉囊饮水器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鸽嗉囊积食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一种新型奶牛饮水器
草鸡硬胀嗉如何治疗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stage of nursery pig with different drinkers at different water pressures in 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