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圣六经辩证及经方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016-03-09蒋泽贵贵州省盘县板桥镇畜牧兽医站553501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病名医圣经方

蒋泽贵 贵州省盘县板桥镇畜牧兽医站 553501

医圣六经辩证及经方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蒋泽贵贵州省盘县板桥镇畜牧兽医站553501

六经辩证与经方皆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六经辩证就是该书中伤寒部分的主要辩证施治法,经方就是指该书的所有方剂被后世奉为经方。笔者将该书的六经辩证法及方药运用于兽医临床中,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六经辩证;经方;兽医;临床应用

多年来本人运用《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辩证及经方,在兽医临床上治愈患畜无数。现通过兽医案例浅述医圣六经辩证及经方在现代兽医临床上的实践应用。

1 人用六经辩证与经方运用于兽医临床的理论依据

(1)脏腑无异。畜禽的五脏六腑与人的五脏六腑皆是心、肝、脾、肺、肾等,并无差异,其所主功能亦相同。,我国古代并没有中兽医的专科、专著和专人,后来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才逐渐出现了中兽医专人、专著和专科,所以中兽医理论来源于人的中医理论。

(2)六淫和病机相同。发病之因无论人畜皆不外乎风寒暑湿燥火。从病机来看,人畜之病机皆不外乎脏腑之虚实阴阳、病位之内外表里和病性之寒热温凉,所以合理借用决无不妥。

2 临床验案举例

(1)牛太阳伤寒轻证。2009年6月板桥镇某养殖户为图利,在集市上购得一病牛请笔者诊治。购买时原畜主告知此牛已患感冒7日一直未愈,并告其治疗情况。此牛身高体健,皮肤干燥,鼻流清涕,被毛上翻,头喜低,四肢微向内倦,舌不干、苔不黄不燥,体温39.8℃,不欲食,曾用安乃近、抗生素和双黄连治疗无效。

笔者接诊后观察分析认为,体健肤燥乃表实之症。鼻流清涕、被毛上翻,肺主皮毛、寒主收引故毛上翻,肺开窍于鼻故鼻流清涕。头喜低,四肢微向内倦,舌不干、苔不黄不燥,此皆是伤寒佐症。曾用安乃近、抗生素和双黄连等寒凉药未效,更证明病性不属热而反属寒。综合判断疑诊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之轻症,处方麻黄汤加减。荆芥、防风各100g,杏仁(研)、麻黄各80g,神曲、麦芽各60g,炙甘草30g,1剂水煎服。一服症状大减,二服症去而安。

(2)猪太阳风温证。病猪高热不恶寒,呼吸急促,皮肤发红,大便干,小便黄,用抗菌药治疗3日而无效。疑诊为风温症,治则宜清热透表,处方为麻杏石甘汤加连翘、银花、赤芍、丹皮。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2剂。1剂后临床症状大减,2剂后临床症状消失。

(3)猪阳明病。病猪体壮不食,有异食现象,大便较干且量少,小便正常。按诊下腹部,猪反应敏感。疑诊为胃家实之阳明病,治疗将大量稀释的硫酸钠溶液倒入干净饲槽让猪自由饮用,10mL复方安胆后海穴注射,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增加硫酸钠溶液的饮入量促其泻下。治疗时要求禁食,只给予充足的饮水,直至大便泻出量和正常采食时相当,并按压下腹部猪不敏感时方可停用硫酸钠溶液,同时少量饲喂饲料。结果1天后泻下、3天后采食少量饲料,1周后痊愈。

(4)牛少阳病。病牛因防疫反应诱发感冒后一直食欲较差,有时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偏高,病已迁延16日,体质较差。诊断此病是伤寒后复发热和寒热往来,默默不欲饮食乃少阳病。治疗用小柴胡汤原方续服2剂,结果1剂好转,2剂痊愈,后饮食调理而康复。

(5)牛太阴病。病牛突然不食、不大便、不反刍,腹部按诊无明显异样。由于发病突然而不大便,笔者初诊为胃家实之阳明病。用芒硝、大黄等连治2日未见效果,后见其四肢未端发凉、身发抖,进一步询问畜主得知,病牛发病前有大量饮用冷水的历史,加之深秋时节气候偏冷导致发病。此症乃太阴脾土不温,水谷难运,复以硝黄更是雪上加霜。急投吴萸、干姜,2小时左右因脾阳得复,硝黄得运,大便泻下而复食之,后饮食调理而安。

(6)猪少阴病。主述春防时该猪产生了严重的防疫反应,出现后肢瘫痪、全身冰冷、精神极度沉郁、眼神呆滞、反映迟钝症状,即出现典型的少阴症状。急从百会穴注射地米,再煎服甘草附子汤,2天后病情好转,5天后痊愈。

(7)猪厥阴下利。猪产后4日出现大便下痢赤白,经治3日不止,疑诊为产后体虚邪犯少阴的赤白下痢。处方用白头翁加阿胶汤加拳参、地榆水煎服,因无阿胶取生地代之,结果服1剂止,2剂临床痊愈。

3 讨论与体会

(1)六经辩证就是根据《伤寒杂病论》所论的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等六类系统性症状所作出的辩证施治和经方选用。

(2)中医是中华瑰宝,其实不仅经方用于兽医临床的效果不同凡响,民间很多老兽医的中药单方疗效效亦卓著,甚至西医无法叫出病名和无法诊治的病例有时用中医便可治愈,如病例2。

(3)经方的药量酌定,我个人的经验是25kg以下的牲畜用成人量 (成人用量书上有规定)、25~50kg用成人量的3倍,50kg以上者每高50kg加1倍成人量。

(4)注重症状不拘病名。因为古代的病名与现代的病名差异较大,以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差异和不统一性很难用病名来作出诊断,而症状确是病机的外在表现,所以注重症状诊治更有益于临床诊治。

(5)识六经、抓主证、别方证,这是用好经方的最科学的方法。识六经就是明确是哪一类病,抓主证可以使辩证有目的性和专一性,容易知道用哪类方,别方症就是根据主症选择好哪一类方,再根据每一个方的主治差异选择一个较适宜辩证施治的方剂治疗。

(6)明体质、查病史、重病机。就是辨明体质,了解发病情况,根据病机采取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的方法,如病例4。

(7)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就是根据其辩证结果采取六经辩证中的治法,但不拘泥于相对应的方剂而灵活掌握的治法,如病例3。

(8)突出主方,合理加减。自古皆有经方不加减为贵之说,但根据临床兼症合理加减也可大大提高疗效。其合理性主要是做到相应的兼症加相应的药,并且其药的味数与剂量要小于主方的味数和主药量,本人经验一般只加1~2味,如病例1、7等。

[1]《中兽医学》农业出版社1979-8.

[2]《现代中兽医大全》于船,陈子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3.

[3]《皇汉医学》日本.汤本求真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

[4]《汉方辩证治疗学》日本.矢数道明.

[5]《中医诊疗要览》日本.大塚敬节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4.

猜你喜欢

病名医圣经方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
少年医圣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经方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