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天椒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09任焕焕

河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朝天椒拱棚苗床

任焕焕

朝天椒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任焕焕

朝天椒是对果实向上生长的小辣椒的统称,它不仅浓辣芳香、皮薄肉厚,而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邱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朝天椒因经济价值高、管理相对简单、省工省力等特点,栽培面积在逐年扩大,已成为替代棉花、小麦玉米的首选经济作物之一。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好五成收”,培育壮苗对获得丰产极为重要。有条件的农户可以搭建大拱棚,使用育苗盘育苗,不但移栽时省工省力,而且种苗成活率高,但成本较高;也可采用土地苗床上扣小拱棚的方式育苗,这种方式出苗多,成本低。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土地苗床上扣小拱棚的育苗方法。

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天樱椒八号。

2、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生茬地块做苗床。苗床的大小宽1—1.2米,长10—15米,苗床数量依据大田栽植面积而定,一般每亩大田需要育苗床10平方米。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一般每10平方米苗床施用有机肥50千克,三元复合肥1.5—2千克,尿素0.5千克,深翻土壤20—25厘米耙平。

3、种子准备

朝天椒的苗龄以60天左右为宜,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5月初开始移栽,每亩大田的用种量约为150克。如果种子已用种衣剂包衣,在播种前将种子摊开晾晒1—2天后直接播种;如果种子没用种衣剂包衣,用5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3—4小时,捞出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种子消毒后再放入水中浸泡5—6小时,确保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4、精细播种

播种前一天在苗床上浇足底墒水,水面高出菜畦面10厘米以上,第二天待水全部渗下后播种。播种时,先将种子用沙子搅拌好,均匀撒播在畦面上,覆盖0.2—0.3厘米厚的细土,用喷雾器将细土喷湿后覆盖一层白色塑料地膜,最后搭建小拱棚并扣棚膜升温。一般并肩两个苗床上用4米长的竹片扣制一个小拱棚即可,竹片的间距为1米。

5、苗期管理

(1)温湿度控制

出苗前主要是防止破膜,定期擦除膜外尘土,增加光照,保障棚内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左右,夜晚温度控制在10—15℃。播种后10天左右即可出苗,要加强注意观察,当苗出土超过二分之一时,及时揭去地膜,以免造成烧苗。中午温度高时进行放风排湿,风口由小逐渐变大,既要防止幼苗徒长,又要避免闪苗。出苗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超过32℃以上要及时通风降温,夜晚棚内温度控制在15—20℃。

(2)间苗

当幼苗生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留苗间距为2.5—3.5厘米,密度大约为800—1000株/平方米。

(3)病虫防治

苗期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虫害有地下害虫和蚜虫。病害可喷施77.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虫可传播病毒病,要及时喷施10%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时每10平方米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500克进行预防。

(4)水肥管理

幼苗出土30天左右时,要注意水肥管理,如果苗床的底墒好,幼苗期一般不用浇水。当发现土壤干燥,幼苗生长细弱,叶片颜色发淡时,应及时浇水,每个苗床撒施尿素2千克。

(5)炼苗和蹲苗

移栽前10—15天,要进行炼苗、蹲苗,控制肥水,加大放风量,直至掀开棚膜,拆除拱棚支架。

二、整地移栽

1、整地覆膜

种植朝天椒应选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排灌良好、近几年没有栽培过辣椒的地块。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4—5立方,过磷酸钙1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尿素20千克,结合土壤墒情深翻土地20—25厘米,每亩用72%都尔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杂草,整平耙细后用机械起垄覆膜。一般垄面宽50—60厘米,垄沟宽40—50厘米,垄面高10—15厘米。采用双行双株定植,行距为50厘米,株距为30厘米,平均亩栽苗量7000株左右。

2、起苗移栽

5月上旬,选择晴天无风上午进行定植。定植前1—2天,先给苗床浇水,当水渗下去后起苗,起苗时多带些泥土,可以减少伤根,也有利于缓苗,促生新根。利用尖形小铲在垄的两侧膜上挖好定植坑,将秧苗放入坑内用土压实,同时将膜上移栽孔封严,定植深度不超过子叶节。一垄定植完成后随即顺着垄沟浇水,浇水量以保证每一株种苗根部土壤浇透为止。

其次,一些高职生带着一定的“功利”心理学习单词,他们只是为了过英语四级、六级而孤立地记忆单词,没有注意单词的使用环境、使用方法等特征,更没有留意单词的固定搭配,同时由于对单词的学习具有“强攻性”,在后期没有形成及时的复习,很难在头脑中形成长久的记忆。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朝天椒定植后3—5天内,一定要进行查苗补苗。发现有死棵、缺苗时,直接补栽壮苗,浇入缓苗水。缓苗后用0.136%碧护(芸苔·吲乙·赤霉素)5000倍液均匀喷淋植株2—3次,可以起到促苗健壮的作用。

2、中耕培土

土壤见干见湿时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根据“先浅、中深、后封根”的原则进行2—3次。不但能除草,而且能提高地温,起到促苗壮根的作用。

3、摘心打顶

朝天椒枝型层次明显,其主要产量为副侧枝的果实组成,在定植后30天左右,朝天椒植株生长到13—14片叶时,植株顶端发现花蕾时,就要及时对植株进行打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提高结果产量和质量。

田间单子叶杂草如狗尾草、马唐、牛筋草等在2—5叶期可用15.8%精喹禾灵16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如马齿苋等人工拔除运出地外堆沤,封垄前进行1—2次即可。

5、肥水管理

如基肥施足,生长期间只进行一次追肥,花期结合中耕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朝天椒根系浅,既怕旱又怕涝,特别是在盛花期和盛果期,如干旱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应顺垄沟小水勤浇,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浇水尽量在傍晚进行,忌高温天气中午浇水,严禁大水漫灌。

四、病虫害管理

朝天椒主要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烟青虫、甜菜夜蛾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病毒病、疫病、细菌性白斑病等。病虫害防治要坚持“及早防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平时勤查细看,在病虫害发生以前进行预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虫害防治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天气干燥少雨,为蚜虫和红蜘蛛高发期,不仅危害叶片,而且可传播病毒病,用10%吡虫啉1000倍液、阿维菌素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间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3次;6月中下旬现蕾初期开始,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开始发生,可用5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甲基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注意交替用药,进行正反面喷雾,7—10天喷施一次,连续3—4次,以免产生抗性。

2、病害防治

7—8月份进入雨季后,高温高湿天气易发病害。喷施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9%甲基托布津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施,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施3—4次。雨后晴天上午及时喷施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五、适时采收

9月下旬,根据市场价格行情可以分批采收,以减少营养物质消耗,促进剩余果实成熟转红。在椒果长红7—10天以后采收,以避免晒干后出现花皮。采摘下来的椒果先放在遮阴通风处,凉半干以后再移到阳光下晒至全干。在霜降节气时,最后一批椒果连带植株整体割断,放在地里完全风干后,一次性采收。一般亩产干椒300—350千克,亩效益在3500—4000元。

(作者单位:邱县香城固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朝天椒拱棚苗床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韩国朝天椒新品种PE101的引种及栽培技术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红红的朝天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