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姆河右岸B 区西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2016-03-09李菡韵杨洪志钟兵徐建亭刘勇吴建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年2期
关键词:牛津灰岩孔隙

李菡韵 杨洪志 钟兵徐 建亭 刘勇 吴建发

阿姆河右岸B 区西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李菡韵 杨洪志 钟兵徐 建亭 刘勇 吴建发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利用单井取心及分析资料对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明确了该区主要储层岩性以砂屑及生屑等类型的灰岩为特征,次生溶孔、残余原生空隙与裂缝共同作为有利储集空间,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纵向上储层主要分布于XVac层、XVp层以及XVm层,但储层各单层厚度较薄,横向上分布不连续,平面上主要以加登、北加登及东伊利吉克区域最为发育。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储层的发育特征主要受到沉积期相控、成岩期溶蚀作用与后期构造裂缝的共同影响。图7参15

控制因素储层特征卡洛夫-牛津阶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

0 引言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位于土库曼斯坦北部境内,构造上处于查尔朱阶地、别是肯特坳陷和西南吉萨尔山前冲断带等多个二级构造单元之间[1-2]。B区西部主要位于查尔朱阶地的查尔朱隆起上[3],面积1 267.3 km2(图1),包括东伊利吉克、伊利吉克、加登、北加登、法拉普、北法拉普、西基什图凡、基什图凡多个气田,该区近年来由中土双方进行合作开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前苏联钻探的20余口井虽均钻遇多套储层,但生产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储层以灰岩为主,储层厚度薄、纵向富集层段不明、横向分布不清,且储层主要受控地质因素尚未掌握。利用单井取心及薄片资料对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明确储层的主要受控地质因素。

图1 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顶面构造图

1 地层纵向划分

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地层分为古生界结晶基底、二叠-三叠系过渡层和中新生界沉积盖层。自下而上钻遇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地层厚度约300 m,岩性为不同类型的石灰岩,夹少量泥岩和石膏[4-7]。自上而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石灰岩石膏层(XVac层)、层状灰岩层(XVp层)、块状灰岩层(XVm层)、礁上层(XVhp层)、块状灰岩层(XVa1层)、致密层(Z层)、致密块状灰岩层(XVa2层)以及致密灰岩层(XVⅠ层)[8-11],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为XVac层、XVp层、XVm层、XVhp层(图2)。

2 储层特征

2.1 储集岩为灰岩类,以生屑及砂屑灰岩为主

研究区储层包括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粉晶灰岩,局部地区发育白云岩。颗粒灰岩主要为砂屑灰岩与生屑灰岩。砂屑灰岩主要分布在东伊利吉克、加登以及西基什图凡地区。薄片资料显示该区砂屑灰岩颗粒圆度、分选较好,粒间多充填亮晶方解石胶结物,部分样品中发育藻团块以及少量生物碎屑(图3a)。

生屑灰岩主要分布在东伊利吉克、西基什图凡地区,填隙物多为灰泥方解石基质,主要为腹足、海胆、腕足、有孔虫、介形虫等生物介壳埋置于灰泥杂集中而形成(图3b)。

泥粉晶灰岩在研究区分布广泛,加登、北加登、北法拉普、基什图凡均有分布。取心资料显示该区泥粉晶灰岩多与砂屑灰岩、生屑灰岩互层产出,部分发育缝合线构造。裂缝多被方解石半充填至完全充填(图3c)。

图2 Wkish-21井单井综合柱状图

图3 研究区微观及宏观取心

2.2 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与残余原生孔隙为主

研究区内储集空间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残余原生孔隙、裂缝与溶洞。颗粒灰岩、生屑灰岩中普遍发育粒间溶蚀孔隙和粒间残余原生孔隙(图4a),后者常见少量亮晶方解石和石膏胶结其间,连通性好,是研究区中重要的孔隙类型。砂屑和生物碎屑内也发育有粒内溶蚀孔隙。其中,含砂屑、生屑泥晶灰岩中的颗粒常被完全溶蚀掉,最终形成溶模孔隙(图4b),粒内溶孔总体连通性较差。泥晶灰岩中常发育针状不规则溶孔和窗格孔(图4c),但后期多被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充填。裂缝在研究区普遍发育,东伊利吉克、北法拉普、西基什图凡、基什图凡地区裂缝主要集中在XVp~XVm层,有效缝密度为1.91~4.02条/ m;加登、北加登地区裂缝主要发育在XVac~XVm层,有效缝密度为0.78~1.57条/m。裂缝类型为平缝与高角度裂缝(图4d,4e),以平缝为主,多被有机质和方解石半充填。高角度缝主要发育于加登、北加登地区,未充填或者被泥质和方解石少量充填。溶洞在各气藏均有发育,但分布不均匀,以1~5mm的小型溶蚀孔洞为主(图4f),裂缝发育的地方溶洞最发育。

图4 研究区储集空间特征图

2.3 储集岩物性为低孔低渗,主要储集类型为孔隙

型和裂缝孔隙型

通过岩心物性结果分析,岩心样品平均孔隙度为4.69%,平均渗透率为4.67 mD,孔隙度大于4%的仅占41.19%,渗透率以小于0.1 mD为主,总体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图5)。物性分布范围在不同区块、层系之间差异较大,非均质性较强。区域上,基什图凡岩心孔隙度较高,基什图凡和东伊利吉克岩心渗透率较高;纵向上,XVm层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图6)。结合岩心描述、测井解释成果以及参考邻区资料综合分析,该区的主要储集类型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

图5 研究区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直方图

图6 单井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直方图

3 储层分布

3.1 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于XVac、XVp、XVm层

研究区纵向上发育多套储层。根据各单井储层厚度统计,储层单层厚度较薄,平均厚度仅介于2~6m。XVac层在所有地区均有储层发育,累计厚度为14~ 23 m;XVp层主要在东伊利吉克、北法拉普、西基什图凡等地区发育储层,累计厚度为2~15 m;XVm层主要在东伊利杰克、伊利吉克、加登等地区发育储层,累计厚度为13~33 m。从纵向各层储层发育情况看,XVac~XVm层储层累积厚度相对较大,横向分布相对连续,在构造相对较高的加登、北加登地区储层最发育。(图7)

图7 沉积相连井剖面对比图

3.2 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加登等地区

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成果以及单井测井储层解释成果,编制主要层段储层平面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储层在加登、北加登、东伊利吉克、基什图凡等地区最为发育,XVac层储层平均厚度为16~20 m,加登地区厚度可达20 m以上(图8a);孔隙度较高的区域为加登和东伊利吉克地区,介于8%~10%(图8b)。XVp、XVm层储层分布与XVac具有一致性,XVhp层仅在加登地区发育储层。区域上,加登地区储层累计厚度最大,向两侧减薄;横向上,储层除仅在加登、北加登地区连续分布以外,在其它各地区分布基本不连续。

图8 研究区储层预测平面分布图

4 储层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4.1 沉积相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

中上侏罗统时期,研究区主要处于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沉积环境中(图2,图7),潮汐作用将台地内部的局部高地改造为台内浅滩。由于水体浅,滩体在同生-准同生期和埋藏期易发生溶解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使储层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溶洞[12-13];纵向上,台内浅滩呈层状、透镜状不规则地分布于大套泥晶灰岩或泥质泥晶灰岩中,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因此,本区处于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内沉积的台内浅滩作为储层发育的基础,基本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图7)。

4.2 沉积环境影响了储层的物性特征

沉积环境与储层物性密切相关。在水体基本停滞、水体能量较低的局限台地,有机质使碳酸盐岩常呈现灰色与灰黑色(图3c),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环境。而水深在浪基面以下,水体循环较好的开阔台地环境,氧化作用使碳酸盐岩矿物中的Fe2+氧化为Fe3+,碳酸盐岩呈灰褐色或者褐色(图4f),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国内众多学者对此有深入分析[14-15]。研究区灰褐色、褐色储层的孔隙度介于12.20%~15.37%,灰色、深灰色储层的孔隙度仅介于6.84%~8.90%,氧化背景下沉积的储层物性明显优于还原背景下沉积的储层物性。

4.3 成岩作用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

受海平面变化影响,滩体发生间歇性暴露剥蚀,遭受大气淡水淋滤、溶蚀,成岩中后期溶蚀作用使储层顶部发育溶蚀孔洞及裂缝(图4),改善了储层的储渗性能。

4.4 高角度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高角度裂缝对于提高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的渗流能力效果非常显著。目前加登地区完钻的Gad-21井和Gad-22井,相距仅6.55 km,Gad-21井XVm层测试无阻流量为170.11×104m3/d,渗透率高达52.79 mD,而Gad-22井XVp+XVm层测试无阻流量为47.18×104m3/d,渗透率仅为0.52 mD。岩心资料显示在Gad-21井区高角度裂缝更为发育(图3c,4d),说明该区高角度裂缝能够沟通纵向多套储层,提高储层的储渗能力。

5 结论

(1)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卡洛夫-牛津阶储集岩类型为灰岩类,以砂屑灰岩、生屑灰岩和泥粉晶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孔、残余原生孔隙与裂缝。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主要储集类型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

(2)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后期构造作用共同影响,纵向上储层主要发育于XVac层、XVp层、XVm层,单层厚度较薄。横向上储层分布基本不连续。平面上,储层主要分布于加登、北加登、东伊利吉克等地区。

(3)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受控于多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沉积相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成岩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层的品质,构造作用形成的高角度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1]张兵,郑荣才,刘合年,吴蕾,陈仁金.土库曼斯坦萨曼杰佩气田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地质学报,2010,84(1):118-126.

[2]张志伟,何永垚,王春生,邓彦涛,张宏伟,王英民.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查尔朱、布哈拉阶地构造特征及演化[J].海相油气地质,2010,15(4):48-56.

[3]聂明龙,吴蕾,徐树宝,刘斌.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其邻区构造成因与勘探意义[J].天然气工业,2013,33(11):45-50.

[4]徐文世,刘秀联,余志清,王俭,高彬,柴辉.中亚阿姆河含油气盆地构造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20(5):744-748.

[5]徐文礼,郑荣才,费怀义,吴蕾,陈守春,李世临等.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裂缝特征及形成期次[J].天然气工业,2012,32(4):33-38.

[6]郑荣才,陈浩如,王强,崔璀,费怀义,徐文礼.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J].岩石学报,2014,30(3):779-788.

[7]刘翰林,王甘露,卞华鹏,张峰伟.阿姆河盆地东南部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2014,31(4):35-39.

[8]何雨丹,魏春光.中亚阿姆河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29(3):1143-1147.

[9]刘勇,杨洪志,刘义成,朱文旭,别沁.阿姆河右岸基尔桑地区牛津阶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天然气工业,2013,33(3):10-14.

[10]张婷,王强,刘斌.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沉积相及平面展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6):27-38.

[11]王强,颜雪,徐文礼,郑荣才,李凤杰,王兴志等.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卡洛夫-牛津阶层序-古地理特征及演化[J].地质与勘探,2014,50(4):795-804.[12]郭振华,李光辉,吴蕾,李序仁,韩桂芹,姜英辉.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为例[J].石油学报,2011,32(3):459-465.

[13]孙婧,欧成华,王志松,黎孝奎,党花,曹亮.伊拉克X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6(3):8-11.

[14]何治亮,魏修成,钱一雄,鲍征宇,范明,焦存礼等.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4):489-498.

[15]张静,张宝民,单秀琴.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121-128.

(修改回稿日期2015-10-30编辑文敏)

李菡韵,女,1989年出生,助理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气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电话:(028)86015648。E-mail:lhy053@petrochina.com.cn

猜你喜欢

牛津灰岩孔隙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储层孔隙的“渗流” 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固结条件下软黏土孔隙的演化特征分析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二氧化碳在高岭石孔隙中吸附的分子模拟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烧烤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