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6-03-08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张桂云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两系籼稻杂交稻

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 凯,张桂云,施 伟,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 凯,张桂云,施 伟,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盐221S与自育两系恢复系盐恢888配组育成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该组合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有高产稳产、米质优等、抗病性强及农艺性状优良等特征特性,其栽培技术要点可归纳为: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促苗早发,管好水浆、协调群体,防病治虫、保苗增穗。盐两优2218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及其他类似生态条件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两系不育系盐221S与自育两系恢复系盐恢888配组育成了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1-2]。2009、2011、2012年江苏省杂交稻中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产量水平高、生育期短、抗病性强等特点,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2013年4月10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三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苏审稻201301)。盐两优2218的母本盐221S于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苏品审鉴办201301)。2015年盐两优2218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并获公告(CNA013546E)。

1 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

1.1 高产稳产

2009年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盐两优2218平均产量570.9 kg/667 m2,产量变幅499.1~606.2 kg/667 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87%,且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2011年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2.8 kg/667 m2,产量变幅499.7~630.5 kg/667 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41%,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2009年和2011年2年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产量变幅499.1~630.5 kg/667 m2,平均产量571.8 kg/667 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4.64%。2012年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产量变幅619.0~632.5 kg/667 m2,平均产量623.6 kg/667 m2,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13%,居第4位。盐两优2218在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中间试验的同时,在江苏省杂交籼稻地区进行了多点示范种植,均获得成功,大面积产量65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743.6 kg/667 m2以上。2010年盐都区大冈镇农科站4.4万m2的盐两优2218示范方,实收测产平均产量659.6 kg/667 m2,高产田块产量736.6 kg/667 m2;2011年在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种植5.5万m2的盐两优2218示范方,栽插方式为机插秧,实收测产平均产量668.2 kg/667 m2,高产田块产量739.9 kg/667 m2;2012年兴化市钓鱼镇7.4万m2盐两优2218示范方,实收测产平均产量673.3 kg/667 m2,高产田块产量743.6 kg/ 667 m2;2014年盐都区大冈镇6.67万 m2盐两优2218示范方,实收测产平均产量679.5 kg/667 m2,高产田块产量739.3 kg/667 m2;2015年兴化市钓鱼镇6.67万 m2盐两优2218 示范方,实收测产产量683.5 kg/667 m2,高产田块产量751.7 kg/667 m2。2009—2015年试验示范结果说明:盐两优2218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较强的增产优势。

1.2 米质优

2011年江苏省种子站统一取样编号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武汉),盐两优2218稻米品质所有指标达到国标三级以上。11项指标中出糙率(81.4%)、精米率(70.5%)、整精米率(65.9%)、粒长(6.8 mm)、粒型长宽比(3.1)、胶稠度(80 mm)6项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稻谷一级标准;垩白度(2.7%)、直链淀粉含量(16.4%)2项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垩白粒率(30%)、碱消值(6.0级)、透明度(1级)3项指标达到国标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1.3 抗病性强

2009年,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结果(江苏省种子站统一组织编码供种):中抗白叶枯病,其中对4种不同致病菌株表现为JS49-6(3级)、KS-6-6(3级)、浙173(3级)、PX079(3级);抗稻瘟病,苗期对ZB、ZF、ZC、ZD、ZE、ZG等6个稻瘟病生理小种均免疫,抗穗颈瘟(病级1级);高抗纹枯病(HR);成株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1.4 农艺性状优良

该品种属于基本营养生长类型,适宜江苏作单季稻的育苗移栽、机插秧等多种方式栽培,全生育期145 d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084提早1~2 d。苗期旺盛性好,分蘖力较强,芽鞘及基部叶鞘色均表现绿色,叶片色呈绿色偏深,耐寒性较强。株型松散适中,株高115~120 cm,与同等条件下种植的对照品种Ⅱ优084相当,主茎一生出叶总数17~18张,主茎5个伸长节间,倒3张功能叶片具有较好的受光角度,茎秆较粗壮,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倒性,后期熟色好。大面积种植一般有效穗数15万~16万/667 m2,穗类型中间型,大穗型,每穗总粒数180粒左右,每穗实粒数145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质量27~28 g,穗粒结构较为协调。穗部略有短顶芒,谷粒金黄色,谷粒形状细长形,落粒性中等,米粒透明腹白少。适宜江苏省中籼稻地区及其他类似生态条件作单季稻种植,其栽培技术要点与对照品种Ⅱ优084相近。

2 盐两优2218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及大面积种植结果,盐两优2218大面积生产平均65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16万~18万/667 m2,每穗总粒数180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质量28 g左右。其高产栽培原则是在争取足穗的前提下,主攻大穗的形成,并提高千粒质量。具体栽培要点如下:

2.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播种前抢晴天晒种1~2 d;用药剂浸种,浸种时间以稻谷吸足水分、稻胚透明光亮为宜,一般浸种时间为3~4 d。4月底至5月上、中旬播种,湿润育秧,净秧板播种量10~15 kg/667 m2,大田用种量1.0~1.5 kg/667 m2。机插秧一般5月20—25日播种,大田用种量1.5~2.0 kg/667 m2。秧田要施足基肥,1叶1心期施断奶肥,3叶期施长粗促蘖肥,移栽前3~4 d施送嫁肥,并做好秧田病虫草害防治,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湿润育秧6月上中旬移栽,秧龄30~35 d,株行距13 cm×28 cm,每穴1~2苗,栽插密度1.8万穴~2.0万穴/667 m2,基本苗7万~8万/667 m2;机插育秧秧龄18~20 d,株距14.6 cm×30 cm,每穴2~3苗,栽插密度2.0万穴/667 m2,基本苗数8万/667 m2。移栽时做到浅插、匀栽,确保栽插质量。

2.3 科学用肥,促苗早发

坚持“前重、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大面积产量650 kg/667 m2以上高产栽培,总施氮量18~20 kg/667 m2,N︰P2O5︰K2O 为1.0︰0.5︰0.5;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3︰3。基肥在麦秸草全量还田的基础上,施用45%(N-P2O5-K2O为15-15-15)的复合肥2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分蘖肥于移栽后5~7 d内追施尿素7~8 kg/667 m2;叶龄余数3.0~3.5叶时施促花肥,施尿素10 kg/667 m2,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 kg/667 m2喷洒叶面,隔5~7 d再喷1次;叶龄余数1.2~1.5叶时施保花肥,尿素用量为7.5 kg/667 m2,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等叶面肥。

2.4 管好水浆,协调群体

浅水浅插,插秧后至返青前,田间保持水层3~4 cm;分蘖期间暂停灌溉,田间保持水层2~3 cm。当总茎蘖苗达预定穗数(17万穗/667 m2)时搁田,分次轻搁。搁田标准为田面现白根,叶片褪色,脚踏田面不下陷,控制高峰苗不超过25万/667 m2。抽穗扬花期水层保持2~3 cm,齐穗后干湿交替,常灌跑马水。灌浆期应进行湿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收割前5~7 d断水干田。

2.5 防病治虫,保苗增穗

播前要晒种,播种时结合浸种用药剂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虫害。秧苗期防治稻蓟马、稻飞虱、苗稻瘟病(叶瘟)等。分蘖至拔节期主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等螟虫及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黑条矮缩病等2~3次。孕穗至抽穗期主要防治大螟、稻纵卷叶螟、灰飞虱、穗颈瘟等1~2次。保证全生育期间稻苗正常生长,以利于保苗争穗夺高产。

[1]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等.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选育[J].江苏农业科学, 2015,43(1):65-67.

[2]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等.强优恢复系盐恢888及其系列两系杂交稻组合的特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4,30(5):928-935.

2016-06-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1B0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4)204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8030104-3);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6)170]。

孙明法(1966—),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E-mail:smf559@163.com。

S511.2+1

B

1673-6486-20160214

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唐红生,何冲霄,任仲玲,刘凯,张桂云,施伟,赵绍路,孙一标,姚立生.两系杂交稻盐两优22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OL].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33(4):83-84[2016-12-19].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61219.1757.013.html

猜你喜欢

两系籼稻杂交稻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来安县两系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籼稻抗倒育种研究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江西省粳稻种植面积突破6 666 hm2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