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临床应用实践

2016-03-08万青曾天舒胡慧周斌陈慧芬肖菲熊翠刘芳李秋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全院工作站管理系统

万青 曾天舒 胡慧 周斌 陈慧芬 肖菲 熊翠 刘芳 李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武汉 430030)



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临床应用实践

万青 曾天舒 胡慧 周斌 陈慧芬 肖菲 熊翠 刘芳 李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化血糖监测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模式与效果,以提高医院血糖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 建立以数据化和信息化为基础的血糖监测管理模式,实施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全院部分科室血糖监测规范化管理,客观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结果 该系统的临床应用可有效提升医院血糖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结论 数据化血糖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可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动医院血糖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血糖监测; 管理系统; 护理管理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Nursing administration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在住院患者中不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异常的现象都很常见[1]。内分泌科医护团队在全院高血糖患者病区会诊与血糖监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院内分泌科与网络中心合作于2014年10月,启用医院数据化血糖监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试行开展医院内远程血糖会诊,取得一定经验,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1 血糖监测信息系统的管理

1.1 设备安装与使用

1.1.1 硬件的组成 我科引进北京华益血糖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医院用智能血糖仪(GLUPAD),血糖管理软件,数据传输系统。在内分泌病区医生工作站设血糖管理数据接收终端(GLUPAD工作站),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即可通过HIS系统获取相关信息,如所在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等; GLUPAD用于床边快速血糖测定;医疗组配查房用移动血糖工作站;数据线用于血糖数据实时上传。

1.1.2 血糖管理系统组成

1.1.2.1 患者信息 即患者身份识别,通过GLUPAD工作站页面,双击床位信息或住院号可快速查找患者,信息源自医院HIS系统。该页面可手工进行新病人的录入与出院患者的数据查找,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全部血糖监测数据及其他如降糖药物、饮食、运动、并发症等信息。

1.1.2.2 血糖数据传输 患者测得的血糖数值存储在GLUPAD血糖仪中,通过一键上传或在病区设置无线WIFI至医生工作站的血糖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并与医院HIS及电子病历连接,将血糖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分析。

1.1.2.3 血糖数据分析 血糖管理软件自动分析患者血糖数据,通过不同的颜色设置标注血糖是否在正常/高血糖/低血糖,并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如空腹,早餐后2 h等形成图形、表格等,形成图文报告,医生可依据报告快速分析患者血糖波动趋势及时调整降糖方案。

1.1.2.4 数据统计 病区内所有血糖数据在GLUPAD工作站永久保存,形成大数据库,可进行患者信息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为临床科研、教学、治疗提供数据的支撑。累计至2015年10月中旬,我科已通过该血糖管理系统汇聚血糖信息70 000余条。

1.1.3 操作流程 (1)护士在GLUPAD上选择病区。(2)根据床号和姓名选择患者。(3)血糖仪处待采血状态。(4)插入试纸条进行血糖测定。(5)数据无线实时上传(或通过数据线一键上传)至医生工作站内全院血糖管理系统。(6)患者多个不同时段血糖数据自动形成图表格式。(7)医生查看图文报告,了解某个时段或一段时间血糖数据变化曲线,查看平均血糖值、最高最低值、高低血糖与正常血糖比值等数据,确定或调整降糖治疗方案。(8)通过不同赋权,各层级医生可查询本医疗组、本病区多个患者血糖管理状态。(9)护士定期进行血糖仪质控,结果记录在GLUPAD血糖管理系统“质量控制”模块。

1.2 建立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全院血糖监测信息终端

1.2.1 血糖数据库 医院HIS服务器获取患者信息,连接科室局域网,利用GLUPAD数据服务器收集各病区血糖数据形成血糖监测网络,形成全院血糖数据库,建立完整的患者血糖电子档案。

1.2.2 开展医院内远程血糖会诊 在血糖管理医生工作站界面设置会诊窗口,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点击“会诊申请”,填写“协和医院院内血糖会诊申请单”,同时可选择是否需要床边会诊,勾选后提交申请。通过医生工作站提交至内分泌科。内分泌会诊医生通过赋权查看该患者血糖数据,调整降糖方案,进行科室之间高效快速沟通。

1.2.3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糖尿病患者全病程连续跟踪监测 通过血糖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可有效地进行以血糖数据为核心的住院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健康档案管理,由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参与实施提供个性化的糖尿病管理与出院后随访及慢病管理。

2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血糖管理中的作用

2.1 护士培训 我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全面参与到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中,由于联络护士均是各专科护理骨干,在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经过多年培训已具有丰富经验。专科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临床应用的必要性;GLUPAD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严重低血糖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血糖大数据形成及各类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操作质控,保证运行科室护士均能熟练操作GLUPAD,并准确进行数据上传。

2.2 血糖数据管理 护士操作GLUPAD 必须进行操作者及患者的身份确认,GLUPAD对于异常血糖值有清晰明确的提示,极大保证了安全,责任护士每天查询自己分管患者的血糖图频 ,知晓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要点,关注低血糖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效果,减少了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2.3 健康教育的实施 临床采集的血糖数据汇聚在医生工作站的患者数据库中并形成各类分析图谱,责任护士打印血糖图谱与患者共同制定糖尿病生活管理方案,实施糖尿病教育,极大提高患者参与兴趣,对该项服务满意率达100%,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4 出院后随访与慢病管理 出院前一天,责任护士将住院期间全部血糖图谱及家庭照顾注意事项一起交给患者,针对患者薄弱知识点再次强化教育,记录联系方式方便电话随访。嘱有条件的患者在出院后一月以内将在家监测的血糖记录前往我院糖尿病护理门诊,由专职糖尿病教育护士对该患者进行出院后慢病管理。

3 效果与评价

3.1 医院管理 在医务部门的协调下,我院首先在内分泌科病区设置了血糖信息管理终端,开通医院HIS,对该管理系统开放了部分信息如患者所在病区、床号、住院号等一般情况。在风湿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部分科室应用移动终端,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全院管理系统,实现全院部分血糖数据化管理。改变以往非内分泌专科高血糖住院患者,在胰岛素方案调整或血糖管理中存在问题,需提交会诊申请至内分泌科,等待专科会诊意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及时准确。护士在操作血糖仪之前必须经过系统培训确认后方可赋权操作,并实行所有检测要素的身份识别,避免各类人为因素而致患者信息错误。

3.2 科室管理 极大提高医生工作效率。(1)医生在查房时可通过GLUPAD移动工作站页面快速浏览患者血糖数据,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2)科室主任可全面掌握病区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实施情况、效果分析,从而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3)血糖仪采取的是电子质控,标准统一,可追溯,符合医院管理要求。(4)减轻了内分泌医生会诊工作量。

3.3 护士管理 极大减轻了工作量。省略了多年工作中血糖数据记录、转抄至医嘱单或输入医生工作站的过程,极大节约了护士人力。同时减少因转抄错误等因素所致安全隐患。GLUPAD工作站页面可同时记录某个或全病区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避免漏记账或错误致投诉。方便护士统计护理工作量和进行血糖试纸的申请和采购。同时可进行科研数据的收集,为临床科研、教学、治疗提供了数据的支撑。

3.4 患者信息管理 糖尿病患者入住医院各病区,所在科室如纳入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其血糖管理即在内分泌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启动,患者住院期间的每次检测数据都存储于GLUPAD工作站,血糖数据可清晰显示:图标,数据,3D效果图,异常血糖特殊颜色的备注(高血糖用黄色显示,正常血糖是白色,低血糖时红色),可一目了然观察血糖情况,降糖方案得到精准确定和调整。并能在住院期间专业医护人员根据血糖趋势图结合药物、并发症检查结果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和监测方案,指导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在未来,医院GLUPAD工作站与社区联网,可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全程血糖管理。

4 讨论

(1)信息安全:由于系统与医院HIS/LIS系统连接,可能造成网络安全与医院患者信息外泄隐患,对此我院对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加密及适当系统改造。(2)医院网络系统的数据支持与多学科间的合作:目前血糖管理系统有2种模式,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在部分科室单机版的血糖仪无论从操作和数据的录入、管理等医护人员已熟悉,若发挥全院血糖数据的网络化管理优势,则需要加大医院管理部门的多学科协调,在后台数据上给予支持。目前的血糖数据还不能完全实现与HIS/LIS/EMR/ADT的互联互通,从而无法构建患者如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等全要素数据的评价系统。各专科有血糖管理的需求,但对该套管理系统的认知还缺乏认识,合作有待加强。(3)医护人员的培训:由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牵头的全院护士培训中重点增加了对全院血糖管理系统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需在各使用科室加大对医护人员熟悉该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系统运行。同时需加强对血糖仪质量控制,确保所得到的监测结果准确、安全和可靠,为临床诊疗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较多大型综合医院均已实现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应用多限于医院挂号、收费、医疗办公及内镜、放射、超声、科研等医疗PACS信息管理系统,很少有涉及到全院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2],而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血糖检测是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发展趋势[3]。院内血糖监测管理是内科、外科等各科室医生经常关注的问题[4],尤其对于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ICU、CCU患者的血糖方案的及时调整都与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数据化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服务于临床,通过血糖数据的准确采集、数据下载、存储与数据分析,为临床诊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大样本的数据支持,同时简化工作流程,建立全院高血糖快速高效的会诊模式,在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医院管理质量与医疗安全,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力成本,同时符合国际质量标准与认证体系。在临床应用中需不断完善并优化管理流程,适时调整以更适合各级医院不同情况。

[1] 母义明.住院患者的一体化血糖管理方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0(10):102-103.

[2] 徐喻,毕宇芳,王卫庆,等.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184-186.

[3] Nathan DM ,Buse JB,Davidson MB,et al.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9,32(1).

[4] 唐立健.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评价[J].卫生软科学,2009, 23(5):74-76.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4CFC1114)

万青(1972-)女,湖北武汉,研究生,副主任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糖尿病护理管理及健康教育

肖菲,E-mail:denyxiao@163.com

R47-05

C

10.16821/j.cnki.hsjx.2016.13.013

2016-01-26)

猜你喜欢

全院工作站管理系统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建立工作站 力促杂志健康发展
——《行政科学论坛》杂志工作站挂牌运行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