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2016-03-08王晓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郏县甲氨蝶呤肝肾

王晓乐

河南郏县人民医院 郏县 467100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王晓乐

河南郏县人民医院郏县46710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方法将56例异位妊娠符合保守治疗指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氨甲蝶呤治疗,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成功率、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遵循药物保守治疗指征的前提下,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成功率高、恢复快、不良反应小。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其中输卵管妊娠约占>90%。随着超声、HCG测定及腹腔镜等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得到很大提高,也为保守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2013-01―2015-01间,我院对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甲氨蝶呤和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并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29.58岁。经产妇24例,未产妇34例。均经尿妊娠试验、血β-HCG及阴道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1]。其中输卵管妊娠46例,卵巢妊娠7例,阔韧带妊娠5例。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时间为(43.20±2.78)d。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24例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选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凝血功能正常。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2)超声检查证实宫腔内无孕囊,附件区有混合型包块,包块直径≤4 cm输卵管直径<3 cm。(3)腹腔内无出血或少量出血。(4)无其他相关药物治疗禁忌证。患者均愿意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年龄、异位妊娠部位、停经时间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0.4 mg/(kg·d),连用5 d 为1疗程。观察组在肌注甲氨蝶呤的同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50 mg /次,2次/d,连用3~5 d,空腹服药,2 h后进食。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阴道流血及有无肛门坠胀感和药物不良反应[1]。并实施超声和β-HCG进行监护。其中每隔3天检测血β-HCG水平,直至血β—HCG水平正常。记录用药后肝肾损害、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皮疹、口腔溃疡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若用药2个疗程后无效,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2]治疗成功: 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HCG连续3次下降, 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失败:治疗3 d后β-HCG升高或降低不明显,出现输卵管破裂或娠囊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增多,或流产及用药失败改行手术治疗。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26例(92.86%),对照组为21例(7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14.84±5.96)d,对照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24.02±7.0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中发生轻微恶心、呕吐2例,口腔溃疡1例,对照组发生轻微恶心、呕吐1例,口腔溃疡1例,白细胞计数轻度下降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或自行缓解。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近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及低龄化趋势,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虽可达到终止妊娠目的,但对生育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输卵管开窗术对生育功能创伤相对较小,但可增加术后盆腔粘连、及输卵管梗阻等并发症,不孕概率亦有所增高。如何有效保护生育能力成为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焦点。药物保守治疗可较好保留输卵管功能,免除手术创伤,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刺激,特别对未发生破裂或流产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已在临床达到共识。

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也是叶酸拮抗剂之一,能有效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且滋养细胞对甲氨蝶呤有高度敏感性,更有助于增加甲氨蝶呤对其DNA、RNA、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和干扰[3]。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酮类药物,可与内源性孕激素形成竞争受体,达到阻断孕酮与受体结合,促进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腺上皮细胞凋亡,胚胎、绒毛变性、坏死,使异位妊娠的胚胎体停止发育死亡,并使其脱落、吸收,从而增快血β-HCG下降速度。同单用甲氨蝶呤比较,我们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即可提高终止异位妊娠的成功率,又可缩短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加快盆腔肿块等物质吸收,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满意[4]。但对于腹腔内有明显出血、B超提示有胎心搏动、并发严重肝肾损害等患者不宜使用。此外,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12.

[2]贺爱军.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8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27(8):633-635.

[3]张健, 李洪霞, 张文静.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7):981-982.

[4]张艳环.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1 782-1 783.

(收稿2015-12-02)

R714.22

B

1077-8991(2016)05-0087-01

猜你喜欢

郏县甲氨蝶呤肝肾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郏县
2019第二届中国郏县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郏县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