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春小麦要早管 促字当先莫怠慢

2016-03-07杨洪珍

河北农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麦苗分蘖麦田

杨洪珍

今春小麦要早管 促字当先莫怠慢

杨洪珍

今年我省小麦受去冬雨、雪、雾霾、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冬前苗情不如往年,表现为群体小、个体弱、生长慢、发育迟,部分麦田叶受冻、根有病。因此,今年从返青开始要加强小麦管理,在管理中要突出一个“早”字,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早分蘖,多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实现今年小麦增产丰收。具体措施如下:

一、搂除干枯麦叶

去年受冻死亡的干枯麦叶,覆盖在麦苗上,影响绿色麦苗的光合作用,在春季气温回升,土壤表层化冻后,用铁丝筢子顺麦垄搂去麦苗上的干枯叶,带出田外,利于麦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

二、中耕锄划,保墒增温,促麦苗早返青生长

春季气温回升,麦田表土层化冻后,及早进行麦田中耕锄划搂麦,破除板结,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增温保墒,一般能提高地温3—5℃,能促进小麦早返青生长,快发育,增加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麦田锄划搂麦,简单易行,是增温保墒,促苗生长的有效措施,适用于各类麦田。锄划时要做到:细、匀、透、不压麦苗,不留坷垃和杂草。

三、以促为主,管好三类苗和晚播麦田

今年小麦春管,优先抓好“三类苗和晚播麦田”。突出抓好返青期“一施、两喷”促长措施。一施:即在返青期追施速效性氮肥,加快麦苗恢复生长。三类苗和晚麦田,麦苗长势弱,发育晚,根蘖少,除受去冬冻害外,又经过越冬期严寒,麦苗体内养分消耗较多,返青恢复生长,急需增加营养,为此要分两次追施氮肥,第一次在返青期(2月底到3月上旬),趁土壤墒情好,每亩用化肥耧耠施尿素5—7公斤和一部分磷酸二铵,以促进小麦尽快返青生长,转化升级,只追肥不浇水或浇小水。第二次在拔节期(4月初—4月中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利于增加穗粒数。两喷:“第一喷”即在返青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苗快长。如喷施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等,如果有“壮苗灵“更好,亩用壮苗灵25克,兑水15公斤,叶面均匀喷雾两次,对促进小麦生长效果明显,表现为中、小孽迅速生长和潜伏芽快发。“第二喷”即在返青期全田喷施叶面肥,促苗快长早发。叶面肥有:1—2%尿素化肥液,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及爱多收、绿风95等。每亩次喷液量50—75公斤,以晴天下午和傍晚喷施效果最佳。

四、因苗制宜,控促结合,分类管理

1、对旺长麦田,按群体大小分别进行水肥管理。对返青初期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且有脱肥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起身初期(3月初)进行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浇水量要小,以当天渗完为宜。

对返青初期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上,群体偏大,个体较弱的旺长麦田,在起身中期(3月中旬)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防止旺苗转成弱苗。

对无脱肥旺长麦田,除在早春镇压,锄划,蹲苗的基础上,要控制春季过多分蘖。春季头水要推迟到拔节期(4月初—4月中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3—15公斤。

2、控、促结合管好一类麦田

一类麦田水、肥、土质等条件都较高,返青初期亩总茎数在70—90万,属于壮苗范围,对一类麦田应采取“控、促”结合,先控后促,防止后期倒伏措施。在起身期喷施抗逆药剂,可以结合除治阔叶杂草,喷壮秆防倒药剂,如亩用小麦金得乐30—60毫升或壮丰安40—50克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4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注意不重喷,不漏喷。另外,掌握水肥后移,第一次水肥推迟到拔节期(在4月上中旬),每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先撒肥随后浇水。对小麦适当控制,减少春季分蘖,缩短第一节间长度,增强抗倒能力。第二次浇水在抽穗—扬花期(5月上旬),可以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3、促控适当管好二类麦田

二类麦田返青初期亩总茎数一般在45万到50万。群体较小,春季管理主攻方向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争取春季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一般在起身初期或中期(3月10—20日)追肥浇水,每亩追尿素13—15公斤。

五、搞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春季麦田杂草以麦蒿对小麦危害较重,该杂草对苯磺隆除草剂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目前除治麦田麦蒿应选用45.9%“麦施达”30—40毫升/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小麦起身至拔节期是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发病高峰期,也是红蜘蛛、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盛期,要适时做好综合防治。防治红蜘蛛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加40%乐果乳油1000倍液,亩用药液量45公斤,同时兼治麦叶蜂。

2、起身期(3月底—4月初)进行一喷综防。亩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40%唑草酮水分散颗粒剂4克(或72%2..4D—丁酯50毫升),兑水3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既化学除草又兼治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等。

3、孕穗期防治小麦吸浆虫蛹。对吸浆虫发生重的地块采用蛹期防治。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0.75公斤,拌细土25公斤,均匀撒于麦田,撒施后浇水,防治效果不错。

4、拔节至抽穗期(4月中旬至5月初)“一喷综防”。亩用1%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毫升+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硼肥50克,兑水5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可防治吸浆虫成虫、蚜虫、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等,并能提高小麦结实率。

5、综合防治地下害虫:

一是撒毒土: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或顺麦垄撒施后随及锄划覆土,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二是浇药水:亩用5%辛硫磷乳油0.5公斤,兑水750公斤,顺麦垄浇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三是撒毒饵:用麦麸或豆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适量水和5%辛硫酸0.5公斤拌匀后,傍晚撒在麦田,每亩2—3公斤,对蝼蛄防效达90%以上。

六、预防和应对早春霜冻

每年春季气候变化无常,经常有冷空气寒流侵袭,所以预防小麦遭受早春冻害,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预防早春冻害有效方法是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若小麦遭受冻害后,采取如下补救措施:抓紧追施速效性氮肥,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苗迅速恢复生长发育。另外及时进行麦田中耕锄划,增温保墒,破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弥补主茎损失。

(作者单位:吴桥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麦苗分蘖麦田
捉迷藏
小麦苗的梦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我到麦田看麦苗
小雪花与麦苗儿
不关我的事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别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