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介休的清明传统与当代实践

2016-03-07高忠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400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高忠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4000)



山西介休的清明传统与当代实践

高忠严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4000)

摘 要: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山西介休被认为是清明节的发源地,为了解介休的清明习俗,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主,兼用其他地方史志资料,对山西介休绵山的清明习俗进行描述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清明节根植于农耕文化的土壤,在这个节日里,民众通过祭祀先祖强化了家庭和家族的认同感。政府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使清明节日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介休;清明习俗;慎终追远;文明祭扫

清明是从二十四节气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传统节日,以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祈求丰产、催护新生为主要内容,表达民众慎终追远的精神寄托和追求。2008年,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把山西介休命名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介休被认为是寒食和清明节的发源地,相对完好地保存和流传着独特的清明民俗活动。笔者在2012年3月和2013年4月在介休就当地的清明习俗做了细致的调查。以下是对此处清明习俗的调查报告,希望对当代社会的清明传统和实践提供一个完整的个案,并以此推动节日习俗的研究。

一 绵山脚下清明风

介休市在山西省中南部,汾河中游,农业较为发达的晋中盆地的南端。县志云介休“人多业医,尚俭,素勤稼穑,好勇义,隆于祀先,虽费而不惜”[1]。清明习俗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与寒食节的习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并被叠加了关于介子推的历史人物和风物传说。介休的绵山相传为介之推被焚之山,地跨介休、灵石和沁源等市县境,主峰和旅游风景区在介休西部。此处有规模宏大的介子祠,还有与介之推归隐和晋文公焚山林事相关的风物如栖贤谷、鱼龟山、忌坂、大小烧林、足下亭、哀号坡等。

文章选取绵山主峰山脚下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为考察地点。其中介休绵山镇南槐志村和冀家庄村都是本文考察的重点村落,紧靠绵山,村民平地种植小麦、玉米和杂粮,荒山坡地种植核桃。北槐志村和冀家庄全是旱地,靠天吃饭。好在这个地方是“天旱雨浇山。”有丰沛的雨水保障了农业的丰收,当地人认为受到介之推的福佑。

与此二村毗邻的村落是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和马河乡大、小柏沟村。旌介村村名来由与介之推传说有关,村人相传,晋文公焚山是在旌介村点火,着火点距村庄只有1里之遥,后人便把这片田地称作“烧荒地”。后来介之推母子遇难,晋文公悔恨不已,于是在其故里——今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对介之推进行旌表,故得村名。介之推庙遗址距该村2公里,介庙曾由周围十八村共建,并组成了理事会,每年由两个大村和一个小村管理,每6年轮转一次,理事会主要负责庙宇的维护、祭祀活动和经费筹集等。每年寒食节为春祭,农历七月十三为秋祭,现在祭祀习俗已废。但当地保留了较为丰富的清明祭祀习俗。

二 “前寒节,后清明,一百五在当中”:清明节的民俗意蕴

清明节首先是一个农事节气,有独特的物候和特殊的农事安排,当地谚语云:“二月清明不播种,三月清明满树花。”2012年清明节时,柳树开始发出新芽,农民也开始准备各项农事活动。介休绵山镇冀家庄李金锁认为,清明二字的意思是清楚明白,人开始干活,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主要的活动是上坟祭祖、感念祖先,当地有许多关于清明上坟的谚语,反映人们对这一节日的看法。如:“要想富,敬祖父”,也有“千里赶上坟”、“千里赶清明”的说法。《介休县志》载:“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酒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俟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1]但具体上坟的时间各地却不一致,大致说来,每年清明前两天上新坟(上一年冬至之前埋葬的称之为新坟),前一天上旧坟,但是如果新坟和旧坟在一个地方,则旧坟和新坟一起扫墓。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活动是植树插柳,所以清明节又称插柳节。相传烧绵山后第二年,晋文公带领群臣率领群臣登绵山祭奠,看到焚烧林山坡上那棵与介之推母子一起被烧死的大柳树死而复活,折柳枝插头上以示纪念,并将那棵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后世人们纷纷效仿,在祖先墓前插柳或植树。

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核心主题是禁火和冷食,禁火的重要原因,民间普遍的解释是和介之推故事相关。相传介之推与晋公子重耳逃亡途中,割股奉君,后来晋文公封赏群臣时却独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派人遍寻不得,接受下臣建议,放火烧绵山,三面点火,独留一面,介之推是孝子,必然会出来。不料想介之推与其母抱柳树而死。晋文公追悔莫及,封绵上田为介推田,并下令晋国官民在介之推忌日禁火,只能吃寒食。清明寒食祭祀和禁火多年来一直是介休灵石一代民众的传统。光绪版《山西通志》载:“寒食禁烟,唯介休、灵石、沁源存故俗。”[2]

在介休民间,百姓普遍认为清明节并不是一天,而是一个时间段,一般为三天。也有的说法是清明寒食各为一天。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或者两天,在灵石和介休,绵山脚下村庄普遍流行这样的谚语:“先寒节(即寒食),后清明,一百五日在当中”,以此可知,从冬至起,第一百零五天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后一天是清明节。寒食节或者一百五这一天都是百无禁忌的,绵山一带,出行、破土动工修建、乔迁等都不需要专门选择日期。

三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地方政府对清明节的引导

近些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山西介休市也带头对清明习俗进行抢救和保护。2008年起,每年清明节前后,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政府都在绵山联合举办中国寒食清明文化节高层论坛,邀请专家学者研究清明文化,介休也被有关方面授予“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的称号。

2012年的第五届清明文化节,以“走进清明源地,体验清明文化”为主体,通过祭祀、展览、民俗活动等形式,展示清明(寒食)节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承和发展。设置主题文化、主题民俗、主题缅怀、主题体验四大系列活动,在南槐志村东的绵山风景区大门口举行了介之推铜像揭幕仪式。

现在介休和灵石一代并没有吃冷食的习俗,但各地禁火。但因为在清明扫墓时,人们普遍焚香烧纸,祭奠祖先,而这一时期正是天干物燥的时期,很容易引发山林火灾。新修《绵山志》载绵山在1957年、1988年、1993年发生过几次较大火灾。[3]所以地方政府在祭祀时会专门禁火,2012年清明节,与绵山镇毗邻的灵石县马和乡森林防火队的工作人员在各大交通路口宣传清明文明祭扫。给过往的人们发放《“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议书》,号召全体村民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倡导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诵读祭文等形式;号召民众积极参加清明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植树放风筝等活动;禁止在路口、大街小巷、山头林地焚烧冥纸香烛、燃放鞭炮,不能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弘扬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倡文明办丧、节俭办丧,移风易俗、保护环境。

在清明防火方面,村一级行政机构也有所作为,除了安排护林员巡查,还在靠近绵山的地方划片包干,对每户上坟进行监管,禁止明火。这些举措与寒食节的禁火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引导清明节文明祭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清明禁火在当代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

四 介休清明扫墓调查

寒食清明节最普遍的活动是祭祀祖先、为祖先扫墓,人们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到祖先坟前铲除杂草,修补塌陷,并用新土将坟堆增高,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和追念,增强了后代成员之间的团结,有助于家庭或家族的优良家风继承。

(一)扫墓分个体家庭扫墓和家族集体扫墓两种情

1.家庭扫墓。介休南槐志村郭凯文全家都搬到介休县河西某矿,已不在村里住了,但每年清明都会回村扫墓。因为距老家较远,他们上坟也比较晚,清明节上午十一点左右,他们开车返回老家。郭家兄弟七人,按照惯例,即使再忙,清明上坟必须参加的,老大郭凯文认为扫墓是不忘本,是对祖先应有的尊敬。但正如郭家老二所说,作为单位的人,不比村里自在,身不由己。这次上坟老四和老七因事未能回家扫墓。

郭家的坟地比较起眼,坐落在村西,坟前竖着清代咸丰十一年(1861)郭氏先祖太学士郭富的碑,老祖先有出息,有学问,这是值得郭家人骄傲的事。他们对自己去世的父母十分感恩,父母把他们弟兄养育成人,并先后送到厂矿,脱离了农村,过上了好日子。

扫墓时,郭家老三从邻近的住户那里借了把铁锹,先将坟修整一番,除去丛生的杂草,在坟顶添新土,规整坟型,然后开始摆放祭品,从左到右摆放着一瓶酒、一袋面塑兔兔、一捆香、四块糕点,在这些祭品前面是各类精致的纸质祭品。摆放好之后,点燃纸钱、焚香、插香。老大绕坟一圈倒酒,把祭品掰下一点扔到坟头,表示先给先祖供奉。接下来他们按照长幼顺序依次在坟前磕头,每人磕四个头,当地的说法是:“人三鬼四神仙五。”磕头时,郭凯文说:“清明表面为祭祖,实为保护自己,为自己求福。”他在烧纸的时候叮嘱儿子,百年之后也一定要给他们烧纸,继承传统,可不能忘了。磕完头后点燃炮竹,最后挖坑把那些灰烬掩埋。然后收拾好东西离开,去了绵山脚下的饭店聚餐。

2.家族上坟。冀氏家族是介休冀家庄的大家族,据新编《冀家庄冀氏家谱》记载,乾隆年间,冀氏先祖从河北迁到山西窄崖则村(即现在冀家庄),以种田为生。冀氏家族有良好家风,团结和睦,尊宗敬祖:冀氏的各大坟地,都是集体扫墓,每逢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这三个节日,都是冀氏后代几十个人,相互照应,一起上坟。扫墓时,无论谁家的坟墓,晚辈都是一字排开,统一供献,统一烧纸,统一叩头,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4]

2012年4月3日,冀氏家族集体扫墓,九点左右人们陆续到达冀家陵园。冀家陵园坐落在村东一片平地上,背后靠着绵山,冀家坟墓规模颇大,共有12块碑,还有专门的后土碑,石碑上刻有“本山后土爷之神位”的字样。陵园中间空地有一刻有“冀氏陵园”四个大字的石质供桌。人们带着祭品到坟地后,并没有去祭扫,而是等其他家庭的人前来一起祭祖扫墓。

将近十点时,人基本到齐了,总共有二十九位男性参加上坟仪式。人们到坟地后,先将供品放在冀氏陵园的供桌上,祭品有三碟馍、一碟兔、三个供、糕点,还有五柱香。先祭后土,然后修剪自家祖坟上的杂柳枝条,修剪者说柳树就像一个家族,和治理家庭一样,要常修剪整理枝杈,才能成才。烧纸钱后,由辈分最高的人统领安排排队行礼,一声呼喊声:“磕头!一磕头,二磕头,三磕头。”全家族的人一起磕三个头。磕头后,各自收拾供品带回家,有人等纸钱烧尽,挖坑填埋,以防火患。

(二)祭祀用品

介休一代村庄清明祭祀有特殊的祭品,而且每类祭品都有特殊的含义。据熟知当地历史的李金锁介绍,当地人扫墓需要携带的各类祭品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表”,即各种纸质祭品,主要是黄纸、白纸,在里面包纸钱。纸钱是金银纸包的金元宝形状,大约四十到一百个。“表”有级别要求,家里人去世是四份,神仙是五份。如果是亲人去世五年或者九年,要做五尺九寸高的“库楼”,里面装好冥币、元宝和彩色纸(用来代替布匹),嫁出去的闺女则要带两盆纸做的花到坟前烧化。

第二类是面食类,最主要的是“蛇盘兔”。当地人有时也称“兔兔”。这种食物就是用面粉捏出蛇盘在兔子身上的样子,然后把它们蒸熟,上坟带的祭品还有四个兔兔,还有包豆子或红糖的馒头,寓意是红红火火,子孙后代兴旺。

第三类是杂物类。祭品主要带香、蜡烛(两根或四根)、鞭炮、白纸里包的钱、馒头、酒,新坟需要带摇钱树和聚宝盆。在扫墓时,点燃香烛,燃烧纸钱,燃放鞭炮,声气通天,告知祖先,领取祭品。

其中蛇盘兔是当地特有的祭品,有多重文化内涵,首先,“蛇盘兔”是当地民间最常见的吉祥意象,“蛇盘兔,必定富”的谚语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蛇盘兔”中的蛇象征介之推,兔象征介母,当地民谚云:“蛇盘兔,永相护”,蛇盘绕在兔的周围,保护着兔,有孝顺忠诚的意味。“蛇盘兔”既是祭祀用品,也是节日食物,人们称之为“干饭”。据当地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每逢寒食清明节,家里就要蒸好些蛇盘兔。在寒食禁火的这几天他们就主要吃这些。此外,由于寒食清明前后天气还比较凉,所以人们也要做些凉菜在这几天吃。百姓们认为吃了这种食物就能身体健康,家庭富贵,子孙满堂,所以这种食物寄托了当地人们美好的愿望。

五 余 论

介休作为“介之推”活动遗迹和传说相对集中的地方,千百年来,传承着独特的寒食清明习俗。研究介休现存的寒食清明传统和当代实践对全国节日习俗的发展有积极借鉴意义。

1.保留特殊节日符号。清明节是保留民众对祖先记忆和追念的美好感情的传统节日,在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的介休、灵石,其习俗更盛,除各地较为普遍的吃寒食、祭祖、扫墓等活动内容外,当地的清明特别祭品食物“蛇盘兔”、“红豆馍”,最为讲究,家家精工细作,作为上坟必备祭品,另外当地至今保留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活动,成为当地人寒食清明的标志性节日符号,寄托着深刻的寓意和浓厚的情感。

2.承继传统情感。介休的清明与寒食节在民众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千里赶清明”返乡扫墓祭祖的背后是对祖先的崇拜和孝文化的体现。一个家族的人在共同的祭祀活动中获得情感认同,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介休是寒食清明节日民俗文化的重要保留地,因与春秋忠孝节义的名臣介之推关联,更增添了节日的内涵,并在发展中融进清明节,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在这一过程中,不变的是民众追宗念祖、敬奉先人的伦理道德。

3.政府有效引导。近些年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需要,地方政府在清明寒食节的宣传和组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尊重地方民俗价值观的基础上科学引导,推陈出新,适应社会发展,在保留传统节日民俗价值观的同时拓展了节日的内涵。在民俗节日的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由于调查时间的关系,在报告中还有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的问题,比如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选择,他们的态度如何等。还有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清明节与寒食节活动的联系和区别,地方民众对介之推祭祀的情况如何,绵山旅游开发对当地清明寒食习俗有哪些影响,这些都有待下一步的深入调查。

参考文献:

[1]徐品山,陆元鏸.介休县志(卷四):风俗[Z].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2]曾国荃.山西通志(卷99):风土记上[Z].光绪十八年刻本.

[3]侯文正.绵山志[Z].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491.

[4]冀锦富.冀家庄冀氏家谱[Z].内部资料本,2003,(9):11.

(责任编校:周欣)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4-0059-03

收稿日期:2015-12-03

作者简介:高忠严(1975-),男,山西新绛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民俗学与艺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