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顾炎武的忧患意识

2016-03-07敏温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500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忧患意识顾炎武

李 敏温 波(.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5009)



论顾炎武的忧患意识

李 敏1温 波2
(1.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苏州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 要: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进。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深刻反思明朝灭亡惨痛教训的顾炎武,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展现其忧患意识,忧国家之殆、忧社会之弊、忧民生困苦、忧学风空疏,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从而推动着社会进步,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顾炎武;忧患意识;明清交替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传统之一,是激励我们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2]。这说明,新时期我们不仅需要增强忧患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正由于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忧患意识,借鉴优秀传统忧患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忧患意识中,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国家危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情境下,针对当时存在的种种时弊,提出了许多忧国忧民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忧患意识。因此,梳理顾炎武的忧患意识,对于我们当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顾炎武的忧患意识主要体现在忧国家、忧社会、忧民生、忧学风四个方面。

一 忧国家之殆

明朝初年,为了调和各阶层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设置专门的特务机构,以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收缩地方权力。这一做法导致皇帝集诸权于身。明后期,封建专制日益强化,宦官专权,朝廷内大臣党派林立,阶级矛盾冲突严重。科举考试也只重视对经书的解释,完全与社会实际脱节,通过科举进第的儒生们不仅孤陋寡闻,而且不热衷关注民生朝局,更无一技之长管理天下百工。再加上清朝初年,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汉人纷纷起来抵抗满人入侵,但均遭到了残酷镇压。正是在国家危亡、民族遭致压迫的情形下,顾炎武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之情。

第一,忧“天子独断行之”。顾炎武认为明代政治腐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天子专权。“崇祯时,始行换授之法……三百年来,当国大臣皆畏避而不敢言,至天子独断行之而已晚矣。然则亲贤并用,古人之所以有国长世者,后王其可不鉴乎!”[3]国家贤能之士不能得到重用,大臣不敢劝谏,在这种统治下,君主贪求无厌,“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对官员不信任,“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致使官员“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给,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4]。在这种情形下,人人被怀疑,事事被牵制,无人肯为国家服务,国家政治日趋衰败,社会积贫积弱,最终导致明朝灭亡。因而,顾炎武对“天子独断行之”提出批判。

第二,忧“法制废弛”。与“天子独断行之”相伴生的就是“法制废弛”。顾炎武总结历代兴亡治乱的教训,认为明后期法制的废弛,也是导致明亡的原因之一。“自古国家承平日久,法制废弛,而上之令不能行于下,未有不亡者也。”[3]同时,顾炎武极其反对特权人治的用例破法、因例立法。强调先人立法,因事变通,以求社会和谐;而后人“拘于旧章,不能更革,而复立一法以救之”,至使“法愈繁而弊愈多,天下之事,日至于丛脞。其究也眊而不行,上下相蒙,以为无失祖制而已”[3]。因此,在明朝末年,法律制度不行,统治阶层打着所谓“无失祖制”的名义,自欺欺人,法制弊病很多也不肯更改,最终导致积弊严重,给整个国家带来极大地危害。

第三,忧“郡县之弊已极”。郡县制作为治理国家的管理模式,在“天子独断行之”的明朝已经失去了其应有之义,产生了众多弊端。“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4]因此,顾炎武认为现行“郡县制”,以家庭亲情为基础,形成父子相传,兄弟相传;无聪明睿智之人晋升到中央集权之中,使得中央高官“明知其为天子之大害而不能去也”[4]。于是,顾炎武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4]中央过于集权,造成地方无力施政,而且以严刑酷法以防禁,使得官员们“相与兢兢奉法,以求无过而已”[3],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遭到严重阻碍。

第四,忧“有才不得遂其用”。顾炎武认为人才不能被约束在律例之内,他引叶适的话:“法令日繁,治具日密,禁防束缚,至不可动,而人之智虑自不能出于绳约之内,故人材亦以不振。”[3]明朝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这使得多数读书人为考取功名,埋头读书,不求实际。他还指出科举之弊,莫甚于拟题,许多学子请名师在场外做好,之后记诵熟习在场内写出,结果竟也“十符八九”。可见明末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是相当狭窄。顾炎武对此痛心疾首,他认为国家出现严重危机时,真正的人才不能获得重用,最终导致明朝的灭亡。正如其言,“国家当危乱之日,未尝无能任事之人,而尝患于不用;用矣,患不专;用之专且效矣,患于轻徙其官,使之有才不得遂其用,以至于败,而国随之”[4]。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顾炎武首先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主张限制君权,分权众治,让天下之人,参与国家治理。其次,他主张改革科举,唯才是用。他认为选择人才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仅靠科举考试,顾炎武提出既要“宽于取士”,也要“严于用士”。采用“辟举之法,而并存生儒之制”,以达到“天下之人,无问其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与朝廷”[4]的目的。第三,顾炎武提出君主应放权给地方政府,加强地方自治,改革地方弊政,严把官吏的任免,大力发展国家经济,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二 忧社会之弊

明朝后期,封建社会渐趋没落,各种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不安。吏风腐败,官场中许多不良风气被老百姓效仿,导致社会风气败坏,士大夫无羞耻心,腐败猖獗,百姓无羞耻心,犯罪猖獗,社会秩序极不稳定。同时,生员也成为明末社会的一大毒瘤,顾炎武称其“五蠹之一”,这些游手之徒,干涉朝政,危害国家;武断乡里,横行霸道;群起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在顾炎武看来,当时的整个社会积弊非常严重,且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他深深表达了对社会的忧虑之意。

第一,忧“清议亡而干戈至”。明朝晚期,皇帝昏庸无能,宦官专权当道,朝政腐败。同时,明朝大兴“文字狱”,使整个社会笼罩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这样既禁锢了思想和言论,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顾炎武说“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3]。他还在书中提到‘民劳',是召穆公规劝谏周厉王的用语,托借先王之意劝谏管理者,“故曰‘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岂亦监谤之时,疾威之日,不敢指斥,而为是言乎?然而乱君之国,无治臣焉,至于‘我即尔谋,听我嚣嚣',则又不独王之愎谏矣”[3]。在顾炎武看来,清议是民众最基本的权力,清议所阐述出来的观点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如果百姓失去了表达心声的权利和机会,只能说明当时的政治统治已经相当黑暗,这样一来必将导致“干戈至”,从而使得社会陷入动乱。

第二,忧“法令存而教化亡”。顾炎武以教化存亡,将明朝分为两个阶段,万历前政令和教化相辅相成,“万历以后,法令存则教化亡,于是机变日增,而材能日减。其君子,工于绝而不能获敌之首;其小人,善于盗马而不肯救君之患”[3]。万历后,法令虽在,但不能起到教化作用,至明末已发展到“利之所在,则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于是机诈之变日深,而廉耻道尽”[4]。以致顾炎武哀叹“风俗衰而叛乱作矣”,国家日趋颓废。顾炎武还认为,明神宗后那种犯了法可以用财物来抵罪之做法,更是加速了官场贪腐,“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3]。士大夫不但没有起到化民导俗的作用,反而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同时,据顾炎武估计,明末天下生员“不下五十万人”,这些生员不学无术,能写文章者,“数十人不得一”,能报效国家者,“数千人不得一也”[4]。顾炎武叹曰:“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之人,而教之使为朋党。”[4]可见,生员对当时社会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情形,顾炎武认为解社会积弊之忧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整治贪吏,反腐倡廉。他援引历代除贪故事,主张以杀“除贪”,严法治贪。第二,提倡培养“耻德观”。顾炎武提倡廉耻,主张用“劝学”与“奖廉”并举以克利欲;倡扬“名教”,通过“以名为教”的教化方式,将名与利统一起来,使人们养成廉耻之心。第三,整顿社会风俗。顾炎武提倡“正风俗”,并提出整顿风俗的具体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倡导“清议”等,有利于改善官风和民风,既澄清吏治,又激发人们的廉耻感,使人们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这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忧民生困苦

明朝中后期,朝政日益废弛,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黑暗的政治统治和残酷的经济剥削,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灾荒连年出现。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交错。至明朝末年,外敌不断侵边,为抵御外敌,国家不断增加赋税,加重了劳动人民的重担,这样一来农民阶级的反抗更加严重以至于发生起义暴动。各地农民起义和关外游牧民族的侵扰带来连年的战争,弄得国库亏空,民不聊生。基于民众这种情形,顾炎武对民生之疾苦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第一,忧“民力之竭”。明末时期,农民的土地以更快的速度、更大规模的集中到地主阶级手中,土地高度集中,而丧失土地的农民只能沦为受地主剥削的佃农,赋税缴纳也繁重不均。依靠掠夺农民土地而发家致富的地主豪绅们,不仅兼并了大量土地,而且逃避应尽的纳税义务,将沉重的田赋负担转嫁到贫苦农民的身上,这些人也成了重赋的实际缴纳者。顾炎武就曾通过实际的数字和相关的比较,说明了清朝初期的苏州、松江诸府农民赋税之繁重,最后更是忧叹道“其科征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3]。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农民生活之艰辛困苦,这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

第二,忧“物日重,钱日轻”。顾炎武在北游期间,曾目睹部分地区经济落后,因白银缺乏而导致的农民生活困苦。在有的地方谷物被称为谷贼,甚至有些地方岁末谷物丰登,而农民竟还会卖妻子,以求白银纳租。农民交税不用粮食而用白银,白银不多但所交赋税不断增加。由于缺银,农民不得不贱卖自己的农产品用来交税,生活苦不堪言。同时,顾炎武历考古制,认为“今之钱则下而不上,伪钱之所以日售,而制钱日壅”[4],更有甚者制造出地方性的货币。这样一来,市场上货币流通不畅,“币数变而民滋伪”[3]。从而导致“物日重,钱日轻”的局面。因为国库收银不收钱,国家缺少对货币的管制,致使“盗铸云起”,钱不值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第三,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描述了明朝开国到弘治年间,整个社会发家致富的过程。起初,男耕女织者,家庭殷实;嘉靖年间,不重田土商贾者,家庭殷实;嘉靖末至隆庆年间,经商者家庭多殷实,耕织者家庭少殷实。从而社会风气不断变化,人们私欲膨胀。统治者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的掠夺,“自万历中矿税以来,求利之方纷纷者乃数十年,而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然则治乱盈虚之数,从可知矣!”[3]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由此,顾炎武大声疾呼“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4]。由于贫富不等,两级分化在所难免,大多数人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十分艰难。

对于民生困苦这样的严重局面,顾炎武主张,首先要整顿市场秩序,调节贫富差距。他提倡实行稳定统一的货币政策,这样才能使民心安定,社会秩序规范,稳定社会经济。其次,他主张大力发展社会经济。顾炎武认为,要想富国富民,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等产业,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第三,主张以农富国,解决农民问题。他提出“禁限私租”,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改善农民生活。改革土地制度,使农民真正拥有土地所有权,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主张“藏富于民”,提倡满足人民日常最基本的需要,逐步改变百姓穷困的生活。

四 忧学风空疏

宋明至清朝,理学作为正统思想,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明朝末年,社会学风空疏,世风日下,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受到严重冲击,宋明理学已至穷途末路。明末清初,剧烈的社会动荡以及明朝的灭亡对学者们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士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人们受理学、心学末流的影响,远离世务,空谈心性。顾炎武甚至认为正是明末学风直接造成了明朝的灭亡,因而批判空疏学风也是他忧患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第一,忧“文章之病,全在模仿”。顾炎武痛斥文章模仿之弊病,反对文人的拟古、复古风气。他说“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模仿”[3],文章即使模仿的与古人写的一样,也只是结构相似,而没有古人文章的神韵,仅得些皮毛的东西。“盖其意中先有一人在前,既恐失之,而其笔力复不能自遂”[3],如寿陵少年学步邯郸之况。因此,他认为,模仿是文人之大病,做文章如果都走模仿之路,就会因为缺乏文章的精神而僵化不堪,还会导致做文章流于形式,不能够使文章达到一定的理论和精神高度。顾炎武也清醒的认识到,这和八股取士使得天下文章千篇一律,僵化和制约了人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也是一片沉闷的景象。

第二,忧“著书无非窃盗”。顾炎武对明代学术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不良风气深感忧虑。他把著书比做是采铜铸钱,认为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应加以冶炼,取其精华,从而提炼出适用于铸钱的铜,然后加以铸造。在他看来,著书亦如此,要找到真实可靠的材料才能做出好文章,以《日知录》而言,“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采山之铜也”[4]。由此可见,顾炎武对于著书立说的态度和做法是非常严谨的。他认为在当今的学术中,正是缺少这种踏实而循序渐进的做法,多数人将别人的著作改编成自己的东西,这就像把本就废弃的铜钱重新铸造一样,材质不好的铜自然铸造不出好的东西。这种做法,用顾炎武的话,就是“窃书”,并将剽窃之人称为“钝贼”。

第三,忧“经生之寡术”。顾炎武“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4],强烈批判那种逃避社会责任,“置四海困穷不言”的不良学风,认为学术之风会直接影响国家治乱。他提出,无论是魏晋玄学,还是孔孟心学,名义上追求心性的自由,根本上是舍弃了学问中的精华,“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3]。他提出古代圣人删订“六经”,其根本是用此来有效解决当时社会发生的问题,后人著书立说,都应以此为准则,真正的学问要面向社会现实,不能纸上空谈,不然会贻误国家和社会,从而导致动乱。而明末空谈之风甚重,顾炎武批评当时的清谈之风,未得孔孟务实救弊之要道,他认为当时的学术风气忽略了客观实在的行动,不是真正的做学问。

如何改变这种学风现状?顾炎武给出了他的答案:一是提倡严守学术道德,著述贵在创新。顾炎武认为,文人学者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不应求名图利,批判那种著书时剽窃、模仿的风气。提出圣人之道就是“博学于文”且又“行己有耻”,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同时获得学问与人格。二是学以致用,树实学之风。顾炎武主张“务当世之务”,主张应培养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才,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他还针对当时国家和社会之实际,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强调“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和实际相结合的“实学”,提出做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学问。

综上所述,顾炎武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展现其忧国家之殆、忧社会之弊、忧民生困苦、忧学风空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积极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同时更是具有超时空的现实价值。这种超时空的现实价值,就是它能成为当代中国忧患意识的思想来源,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许多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3]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点校.日知录集释[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4]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4-0052-03

收稿日期:2016-02-10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顾炎武忧患意识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560)成果。

作者简介:李敏(1981-),女,江苏徐州人,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温波(1970-),男,江西九江人,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猜你喜欢

忧患意识顾炎武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魏源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
中原文化与文晓村新诗创作
警惕美国别有用心的“忧患意识”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
以“忧患意识”锻造领导核心
湖湘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