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发言

2016-03-07周建刚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博民国整理

周建刚 张京华 彭 敏 周 欣 陈 微 敖 炼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发言

周建刚 张京华 彭 敏 周 欣 陈 微 敖 炼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由傅宏星主编的《钱基博集》,共五辑24册1000万字,历经5年,今年全部出齐。2016年11月25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召开“《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文章为国学院部分教师的书面发言。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发言

周建刚:《钱基博集》与民国学术和湘学

钱基博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钱先生之“大”,首先体现在学问的广博上。我们过去知道一种说法,说钱基博先生所长在“集部之学”。但是这次从傅宏星老师主编的《钱基博集》的内容来看,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甚至还有文物、谱牒这样一些非常专门的领域,让我们真正领略了钱基博先生的学问之“博”,可谓功莫大焉。

傅宏星老师主编《钱基博集》,准备时间有十五年,编纂出版的时间长达六年,先后出版五辑十九种,这种以个人一己之力“十年磨一剑”的行为,在当今学界已十分罕见。《钱基博集》的出版,为未来的钱基博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也为整个的民国学术思想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是《钱基博集》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作为民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我们研究钱基博,将能够进一步理解这些知识分子在家国兴亡的历史剧变中“怀抱绝学”为民族文化传递火种的孤寂情怀;也有助于扩展、增进我们对民国学术思想整体内容的了解。在“五四”之后,除了胡适一派的传统文化否定者、怀疑者之外,还有钱基博先生这样的传统文化维护者、担当者,他们为数众多,著作不少,也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思想谱系。这个思想谱系过去不太为研究者所重视,一方面是由于观念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资料的匮乏。随着《钱基博集》的出版,这种局面应当有所改观。

钱基博之学不但与民国学术有深刻的内在关系,也与湖南的“湖湘之学”有所关联。钱先生长期执教湖湘,对湖南的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同时,他的《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也是湖湘学术的重要经典理论著作。湖南近代还有许多如钱基博一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深厚的素养、广博的学问、丰富的著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不为人所知,他们的著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整理和出版。借《钱基博集》出版的机会,我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重视,使这些著作尽快面世,以构筑湖湘文化“湘学”的高地。

张京华:“居前令人轾,居后令人轩”

民国学术是近年全国范围内普遍关注的学术前沿。“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在民国学者中,谁是最具代表的人物?谁是民国的孔子?谁是民国的朱子?是胡适、陈寅恪,还是孙德谦、陈柱,还是钱基博、钱穆?

本人自十年前收集《现代中国文学史》线装本、《国民外交常识》精装签赠本,阅读《韩愈志》、《近百年湖南学风》、《古籍举要》、《版本通义》,得知钱基博是民国间知识结构最为周备的学者之一,即具备四部之学的学者之一。这种气局的学者在当代已经绝迹。

通常而言,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可以有两种:一为地方特色,一为学术前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长处是具有特色,我有人无,短处是气局偏小,自娱自乐,所以,“先立其大者”,需要慎于选题。学术前沿研究的是全省、全国、甚至全球性的问题,长处是易于引起关注,短处是需要长期积累,甚至两三代学人的持续积累,对于学者自身是一大考验,所以,“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把握机遇。

永州历史文化资源深厚,形成了舜文化研究、柳宗元研究、濂溪学研究的特色;同时,幸运的是,本校积聚了一批以学术研究为毕生志向的学者,能够十余年、数十年持续不断的自觉努力,由此形成了代表学术前沿的非常有分量的成果。

湖南科技学院建校70周年,成果丰硕,但作为人文研究的有分量的成果,并不多见。《钱基博集》5辑24册1000万字全部出版,在今后若干年内,都将在全国范围内释放它的影响,因此为湖南科技学院双一流建设和申硕工作献上第一份重礼。

彭敏:其功于国于民深矣

钱基博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教育大家,其一生经历了国势衰朽、西学东渐的清朝末年和趋新弃旧、狂飙突进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处在一个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西式的学术思想浸染了中国绝大多数学者,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决绝地抛弃了中国的传统,在对所谓的“新学”狂热崇拜的同时,对中国的“旧文化”产生了深恶痛绝之情。而钱基博对此的态度则比较理性,以其对民国出现语体文(即白话文)的态度为例,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钱基博对待语体文,不似一般古文家那样的抵死抗拒,亦不似一般白话文鼓吹者那样的痴狂无度,而是能承接集部传统,比较客观理性定位语体文在国民教学中的出现,这可以说让其成为一面“新文化”中的“旧旗帜”。

对于这样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傅宏星博士倾十数年之力整理其24部著作,并在今年全部完成出版,其功于国于民深矣!

周欣:每辑都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学术文献资料

我与傅宏星老师特别有缘。他2011年2月来永州工作之后,办公室正好与我紧邻,门对门,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总是最先读到他的新作。最近,傅老师又赠与最新出版的《钱基博集》第五辑。从第一辑的《现代中国文学史》、《经学论稿》等书籍到《谱牒汇编》、《文物通论》这类涉及家谱、博物学等方面的著述,每辑都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学术文献资料,总能给人以新颖、深邃、独到之感,也让我们每年都有了新的期待。

傅老师来湘五年,他对钱基博学术文献的整理,不仅涵盖文学、史学、国学等诸方面,也涉及江苏、湖南等地域文化,不但有通论性质的学术资源,也包括书信、札记、题跋等散佚文献的搜集,累年所积,已形成了贯通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但他又绝不是闭门书斋、枯守文献学的学者,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人物,为搜集钱基博的遗作佚文,从湖南长沙到江苏无锡,从国家图书馆到各县市图书馆、档案馆,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将许多深藏一隅、难为世人所见的珍稀文献挖掘出来,并公之于众,不但嘉惠学林,也向大众普及了对钱基博先生的认知。

傅老师治学,表面上看似乎专攻钱基博、吴宓,而且大体不出民国学术史的研究范围,给人以“专而精”的感觉。事实上,他的治学视野是相当宽阔的,大概以民国学术史为主干,旁及民国教育史、外语学科史、国学学科史和近代区域经济社会史的研究。在学者个案研究方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所谓“文献整理—年谱传记—专题研究”的治学路径,扎实厚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际的研究当中,他的《钱基博年谱》即是一部把文献整理与生平研究结合得非常好的典范之作,说他将钱基博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竭泽而渔”,不知是否为过?此外,他非常重视实地考察与文献相结合,主张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两不误,擅于发现新的学术领域,比如精读到《近百年湖南学风》中的湖湘先贤阎镇珩,一时兴起,又策划起《阎镇珩全集》的整理工作;又如曾偶然接触到几封储安平在抗战期间与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来往电文,在我们看来很平常,本没什么好说,但经他反复考证,阐发微言大义,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钱基博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在湘五年,傅老师对策划、搜集、编纂、点校《钱基博集》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汗水,同时也不忘给身边的同事、学生给予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感激敬佩之余,我们也期待他有更多的学术专著问世,唯望时间不用太久。

陈微:读钱基博先生《名家五种校读记》

钱基博先生治学严谨,孜孜不倦,将文献整理、历史考证、义理阐发三种方法相结合,其文献可信,其义理可征。《名家五种校读记》即是钱先生治学路径的很好体现。

《名家五种校读记》是钱先生对先秦名家五种著作《尹文子》、《邓析子》、《慎子》、《惠子》和《公孙龙子》所作的校读记,内容分“征文记”、“校读记”、“传”、“后叙(或序)”四种。“征文记”、“校读记”两部分主要为校勘善本、汰芜存英、提要钩玄。“传”为钱先生筛选材料,对五人生平事迹之考证,思想特征之阐明。“后叙(或序)”则多为钱先生阐发旨趣之言。

《名家五种校读记》体现了钱基博先生校勘善本、历史考证、阐发要义的治学方法,是将古籍整理与义理阐发相结合的典范,对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启发。

《名家五种校读记》为无锡国专自行刊印以作教材之用,故印数不多,且因处于战争年代,所以此书在当时流传并不是很广,而今更是难得一见了。傅宏星老师广泛搜集资料,对《名家五种校读记》进行整理研究,使钱先生的著作得以再次以呈现于学界,可谓一大幸事。

此次《名家五种校读记》的整理出版对名家文献的整理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对名家五子及其思想研究,对先秦诸子学思想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对学者了解钱基博先生的子学思想、治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傅宏星老师整理出版《钱基博集》5辑24册,每册书皆有后记,实为钱基博研究之学术成果。所谓文献整理,不只是停留在整理阶段,之后更有相关研究,更有要义阐发。钱基博先生如此,傅宏星老师亦是如此。

敖炼:《谱牒汇编》与《钱基博集》的精神

自2011年5月出版《钱基博集》第一辑以来,截至今年7月,《钱基博集》精品工程基本完善,而这项文化工程,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还记得2013年暑假,傅老师赠我钱基博的《版本通义古籍举要》,这是第三辑中的书目。前不久,傅老师又赠我《谱牒汇编》,当时傅老师跟我说:“你有一项关于族谱的校级课题,这是钱基博的《谱牒汇编》,看看能不能参考参考。”后来才得知这是钱基博系列的最后一本,想起来不胜荣幸。

钱基博的《谱牒汇编》,由《上海倪王家乘》《常熟狄氏家谱》《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三种家谱组成,均由钱先生主编。《上海倪王家乘》中多篇传记出自钱先生之笔,传记后附有“钱基博曰”,体现了钱先生的传人记事观。《常熟狄氏家谱》虽为残稿,但有一定的文献参考价值。《堠山钱氏丹桂堂家谱》是钱先生主持的最后一部家谱,内容完整,形制齐全,为钱氏家族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文献资料。钱先生博学多识,《谱牒汇编》一书,体现了钱先生对传统宗族文化的重视,而此书的搜集整理,也是研究钱先生谱学思想和修谱选择的重要参考资料,其意义不言自明。

钱基博先生存世著作颇丰,出版者已众,散见于各类报刊、私人藏家更是不计其数,由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其搜集困难程度之大,可想而知。傅老师选择钱基博先生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研究跨度迄今超过十年,于钱氏、于学术都有莫大的贡献,这种执着是当今浮躁社会中学人最缺乏的精神。繁华盛世,独享一处寂寞,却做出泽被后世的功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有这种执着认真的精神。

(责任编校:张京华)

K820

A

1673-2219(2016)12-0005-02

猜你喜欢

基博民国整理
论钱基博对桐城派的接受及其不拘骈散的文章观*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论抗战时期钱基博的殉国情怀
浅议国学大师钱基博论兵
——以《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为例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