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比较

2016-03-07赵晓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4期
关键词:那普利缬沙坦门诊

赵晓丽

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效果比较

赵晓丽

目的比较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46例。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缓解情况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治疗均有效果,但缬沙坦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高血压;缬沙坦;贝那普利;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由于动脉血压升高而致,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偶尔劳累后头晕、耳鸣、乏力等,检查时发现血压增高,严重高血压会引起心力衰竭、肾小动脉硬化、偏瘫等。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临床常见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多为遗传,与环境、年龄、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1]。本研究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分组采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46例。缬沙坦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1.32±4.6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5±1.42)岁;贝那普利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2.18±3.97)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36±1.4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11)口服,80mg/d,1次/d。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40)口服,10mg/d,1次/d。两组患者均服药4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可给予其他降压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缓解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缓解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压优于治疗前(P<0.05);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压缓解情况与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s)

注:与贝那普利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时间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缬沙坦组 46 治疗前 159.43±4.72 103.32±4.16治疗后 132.26±5.45ab 84.85±5.28ab贝那普利组 46 治疗前 160.42±3.94 102.28±5.14治疗后 131.63±6.48b 81.42±7.83b

2.2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贝那普利组头晕4例(8.70%),咳嗽6例(13.04%),疲乏3例(6.5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6%;缬沙坦组头晕1例(2.17%),咳嗽3例(6.52%),疲乏2例(4.3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心脑血管,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患者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多次测量血压,平均值均高于标准的可以诊断为高血压,长期血压较高的患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疾病。有研究显示[2],中药也有降血压功效,例如山楂、菊花、决明子、罗布麻叶等,用中药泡茶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清除血管垃圾、改善血管弹力等,且服用方法简单、方便。高血压患者临床使用药物治疗居多,降血压药物分为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利尿降压药,药物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自身疾病及并发症,给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在肝内水解为苯那普利拉,阻止转换,从而减少血管阻力及醛固酮分泌,增高血浆肾素活性,产生降压作用[3],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导致患者咳嗽、头痛、恶心等。缬沙坦属于钙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减少释放醛固酮,从而产生降压作用[4],其药效显著,且在体内半衰期长,在体内无蓄积,对身体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少,代谢一般从尿液和胆汁排出,药物疗效不因患者年龄而受影响[5]。

本研究结果发现,缬沙坦组与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血压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28.26%(P<0.05)。提示与贝那普利比较,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缬沙坦与贝那普利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均有效果,但缬沙坦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1]王玉军.门诊高血压采用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16):78-79.

[2]刘金涛,张腾.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作用机制及优势述评.中医杂志,2015,56(01):77-82.

[3]魏丽清.盐酸贝那普利联合他汀类药治疗原发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1):65-66.

[4]刘斌.缬沙坦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2):177-180.

[5]李彬义.缬沙坦联合小剂量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妇儿健康,2011(8):27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19

2016-04-01]

163451 大庆油田铁人街道通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那普利缬沙坦门诊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门诊支付之变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