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2016-03-07唐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真武汤血府逐瘀汤心功能

唐群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唐群

目的在临床中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予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浆脑钠素(BN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真武汤;血府逐瘀汤;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和液体潴留,是指患者持续处于心力衰竭状态[1]。美国心脏协会将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临床综合征,其可见于心脏病严重阶段,是各类心脏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在中医领域普遍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源于血脉瘀阻、阳气虚衰,因此多采用活血利水、温阳益气之法于临床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78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慢性心力衰竭符合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以NYHA分级,其中28例Ⅱ级心功能、39例Ⅲ级心功能、11例Ⅳ级心功能。研究组患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3.8±2.5)年;男25例,女1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2.3±11.4)岁。对照组患者病程1~13年,平均病程(4.1±2.6)年;男22例,女17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3.6±10.2)岁。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及利尿剂等常规药物综合治疗,适量给予吸氧、降压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研究组患者予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10 g制附子(先煎),10 g白芍,20 g茯苓,30 g黄芪,10 g生姜,15 g白术,12 g桃仁,15 g当归,10 g红花,10 g枳壳,10 g柴胡,12 g桔梗,15 g牛膝,10 g炙甘草,15 g川芎。对水肿明显患者加15 g汉防己、12 g炒柏子仁,心绞痛患者加10 g薤白、15 g瓜蒌,兼阴虚者加10 g五味子、15 g麦冬。水煎取400ml药汁,1剂/d,分早晚2次服用,15 d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自制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患者明显好转,心功能提高2级,基本恢复发作前水平;有效:患者体征及症状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患者体征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评估两组患者BNP水平,评分越高,患者BNP水平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N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s,p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s,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9 389.6±29.3b 71.5±36.1a对照组 39 386.4±28.6 87.6±31.7t0.488 2.093P0.627 0.040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冠心病后期阶段,以口唇紫绀、气喘、心悸、胸痛及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在中医学领域中隶属“水肿”、“喘证”、“心悸”及“胸痹”范畴,患者病位在心,病机特点本虚标实,涉及其他四脏,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早在《内经》中就已存在心力衰竭症状描述,患者心阳虚、心气虚、心脉瘀阻,运血无力,产生心痛、心悸、胸痹,无法运化水湿,出现水肿。心脉瘀阻作为主要病理病机,需要患者活血利水、益气温阳,《伤寒论》中真武汤具有对应功效,血府逐瘀汤可治血行不畅、胸中血瘀,可利用其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医学领域中药剂应用更为科学合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应用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实现纠正心力衰竭目的。慢性心力衰竭久治难愈关键问题在于患者无法温煦推动血脉,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血流瘀滞;无以蒸腾水液而肾阳虚则水湿内停;以瘀血痹阻心脉,而口唇绀紫、胸痛、心悸;水湿泛滥肌肤则水肿、气喘、胸闷。“血不利则为水”,“淤血则痰水雍”,瘀血与水湿恶性循环,相互作用。在临床中应用真武汤及血府逐瘀汤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真武汤温阳利水,其中茯苓淡渗利水,附子温肾助阳,白术健脾燥湿,生姜宣散水气,芍药散恶血、去水气。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桔梗载药上行、开肺气,枳壳宽胸理气、升降相因,牛膝引血下行、通利血脉。

本文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显示真武汤及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生命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切中病本,利水消肿效果显著。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BNP水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验证在临床中行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活血化瘀、补气温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优化微循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1]彭玲,王建军,李志宏.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6-1398.

[2]侯新蕊,陈典璇.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579-581.

[3]乔松彦.真武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119-1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88

2016-09-01]

116100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真武汤血府逐瘀汤心功能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