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

2016-03-07任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栓塞消失住院

任贞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

任贞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105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1例、血管痉挛0例、血压升高2例,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血管痉挛3例、血压升高5例,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P<0.05)。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护理干预

脑动脉瘤指的是局限性脑动脉出现异常增大,引起动脉壁的瘤状囊性发生突出,具有较高病残率[1]。目前脑动脉瘤患者常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现就采用此方法取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5例行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19±7.57)岁;其中大脑中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19例,前交通动脉瘤1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30:25,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5.68±7.62)岁;其中大脑中动脉瘤13例,颈内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20例,前交通动脉瘤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解,给予基础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等。

1.2.2 研究组 予以围手术期全面护理:①术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安静住院环境,禁止病房内大声喧哗;②护理人员术前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了解手术治疗目的及过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情况,缓解患者因未知状况引发的不良情绪;③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前先与患者沟通,告知其麻醉感受,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情绪,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④术后尚未清醒时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时使其头部和床板平行;清醒后据患者自身情况改为鼻导管吸氧,保证患者尿管和穿刺管畅通,对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头痛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血管痉挛、血压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头痛消失时间 呕吐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 50 6.51±1.39 6.27±1.52 8.85±2.47研究组 55 3.01±0.88a 3.03±0.76a 4.23±1.09at15.560 14.004 12.593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感染1例(1.82%)、血管痉挛0例(0)、血压升高2例(3.64%);对照组发生感染3例(6.00%)、血管痉挛3例(6.00%)、血压升高5例(10.00%),研究组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2,P<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自发性的蛛网膜发生下腔出血常见病因,临床治疗常实施介入栓塞术,该治疗方式是利用造影剂指导,将导管从患者股动脉引至瘤体部位[2]。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现就其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取得的疗效做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其治疗方法探究提供循证依据。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头痛消失、呕吐消失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22.00%(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围手术期行全面护理,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前机体稳定性,从而促进手术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3]。护理干预措施中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保持患者住院干净整洁,并且限制探视保持病房舒适安静环境,减少患者精神刺激,有助于患者稳定情绪[4]。其次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患者信任感及治疗信心,通过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治疗。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等严密监测,出现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治疗,对可能出现并发症进行早期预防,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此外指导患者行卧床休息,给予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食瓜果蔬菜,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预后康复。受例数限制和外界因素影响,该研究尚未对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作详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从而使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1]杜月芳,邵琪.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41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0(19):112-113.

[2]赵玉莲.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护理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12):182-183.

[3]闫瑞,张洁,亓文丽.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0):139-141.

[4]朱玲,王栋梅,杨玉梅,等.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吉林医学,2015,36(15):3426-3427.

[5]陈永霞.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4):506-5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78

2016-09-08]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栓塞消失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