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2016-03-07邢春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绞痛心血管

邢春玲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邢春玲

目的比较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效果。方法84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硝酸脂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8.5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43%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30.9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76%、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8%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9.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疗效更佳,预后效果明显。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尼可地尔;预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以外的各种类型冠心病均称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发病人群主要以劳力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供血不足以及血管重建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为主。在规范化的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大部分患者会发生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者还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需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患者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优势显著,运用广泛,但实施PCI术会造成机械损伤,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术后应加强管理,实施药物干预[2]。本研究为找寻一种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探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肝、肾功能无异常;3个月内未进行过外科手术;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4.37±5.63)岁。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5.37±5.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PCI术前服用300mg氯吡格雷,PCI术后予以口服阿司匹林(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76),0.1 g/d;氯吡格雷(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53216),75mg/d;同时给予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邯郸市冀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3941)治疗,5mg/次,3次/d。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参与研究期间每天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量或者停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由专门的随访人员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及心肌梗死)发生情况以及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复查时支架置入段管腔内丢失>50%即可判定为支架内再狭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的病理学特征为血管内皮炎症性改变、功能受损,且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整个过程,血量重建对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及预防心肌梗死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PCI是患者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创伤小,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

PCI是通过球囊及金属支架对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机械性扩张,容易造成内膜受损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引发多种炎症发生,激活凝血机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高。为保护内皮功能减少炎症发生,应予以抗炎综合药物治疗,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存活率及预后情况[4]。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为28.5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43%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30.9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76%、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38%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9.52%,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尼可地尔用于防治慢性稳定性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反应,进而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尼可地尔具有开放钾离子通道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内钾离子流出,缩短动作电位时限,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明显降低,阻断舒张血管平滑肌,进而减少患者体内腺苷三磷酸(ATP)消耗。有研究显示,尼可地尔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脏能量代谢,还可以促进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心脏前后负荷,使外周动静脉舒张,通过多种途径缓解炎症反应,达到心肌细胞不受缺血缺氧损害的作用[5,6]。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疗效更佳,预后效果明显。

[1]赵晓茜,骆雷鸣.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4):44-49.

[2]孙艺红,胡大一,余金明.中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控制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19(1):19-26.

[3]杨美艳,韩博,田留洋,等.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6,18(2):136-138.

[4]彭红玉,柳景华,吕志阳,等.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中华动脉硬化杂志,2016,24(1):67-71.

[5]王未寒,王晓华,包丽芳,等.丹参饮合四妙勇安汤化裁对心血瘀阻证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缺血总负荷变化的临床观察.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5):581-583.

[6]赵传海.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进展分析.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3):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34

2016-08-31]

450000 郑州广瑞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尼可地尔心绞痛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尼可地尔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