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2016-03-07赵秀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吉非组间肺癌

赵秀芹

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赵秀芹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吉非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3.3%、9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7%、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5.5个月及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吉非替尼;交替化疗;单纯化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该病病死率高,且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肺癌几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对于中晚期的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往往无意义,并以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在药物选择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选取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单药治疗,且前期效果较为理想。但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尤其治疗长达9个月以上时,单药会产生一定耐药性,降低效果[2]。这样不仅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预后也较差,不满足现代医学的治疗宗旨。因此,临床上一直寻找其他方案,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现代医学表明,以厄洛替尼交替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耐药性,长时间治疗仍可获得可观的疗效[3]。而在本次调查中,本院对上述方案进行改良,以吉非替尼代替而洛替尼参与传统的化疗方案中,并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5.5±12.7)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6.2±13.0)岁。两组患者均满足下述纳入标准:生存期预计均>3个月;无脑转移或脊髓压迫;无严重心肺基础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化疗:化疗药物为培美曲塞,第1天使用,给药剂量为500mg/m2。顺铂,第21天使用,给药剂量为75mg/m2。每周期21 d,患者治疗4~6个周期[4]。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上述化疗方案外,同时以吉非替尼进行交替治疗。吉非替尼第1~15天给药,剂量250mg/d,每21天为1个周期,患者治疗4~6个周期[5]。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ORR、DCR及PFS。其中疾病疗效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进展(PD)四个等级,CR:行临床诊断肿瘤消失;PR: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SD: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PD:肿瘤最大直径与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25%或检查出新病灶。ORR=CR率+PR率;DCR=CR率+PR率+SD率。而PFS指用药至客观证据证实的病灶进展或有新发生病灶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中位数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ORR、DCR分别为53.3%(16/30)、93.3%(28/3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7%(5/30)、83.3%(25/30),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PFS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5.5个月及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因该病早中期缺乏典型症状,许多患者健康意识不强,往往忽略治疗。因此大多患者就诊时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对患者进行化疗处理,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中,多使用药物吉西他滨、顺铂联合进行治疗。吉西他滨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其作用机制为破坏肿瘤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合成,阻止细胞自G1期向S期发展,促使DNA链断裂,加速细胞的凋亡。并为了延长患者的耐药性时间,提升疗效[6]。在本次调查中,本院对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改革,以培美曲塞与顺铂进行联合化疗,同时增加吉非替尼,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疗效较为相似,但吉非替尼经济性更强[7]。并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ORR、DCR分别为53.3%、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7%、83.3%(P<0.05)。提示吉非替尼与培美曲塞和铂类交替治疗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5.5个月及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该种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化疗过程中,主要可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量表达,增强信号转导,增强后续治疗的靶向性。其细胞学机制可能为化疗上调EGFR、ATK及ERK磷酸化,进而使得吉非替尼对EGFR、ATK及ERK磷酸化的敏感度增强[8]。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交替化疗与单纯化疗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张泽峰,高峰,王涛,等.术前单疗程化疗对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736-4738.

[2]杨媚,张莉,艾力·吐尔逊,等.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381-384,387.

[3]左扬松,沈文沂,濮娟,等.Ⅲa-pN2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化疗随机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34(3):196-200.

[4]蔡莉,孙立春,杨春雨,等.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9):1541-1542.

[5]付和谊,卢冰,周华宁,等.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的临床结果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9,18(1):52-56.

[6]张俊萍,毛光华,史天良,等.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18(4):424-429.

[7]朱亚宁,张鹏,张丹,等.评估吉非替尼交替化疗对比化疗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6):480-484.

[8]周芳.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种治疗模式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186-218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31

2016-09-09]

455000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吉非组间肺癌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