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治疗拔管前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应用与护理

2016-03-07袁爱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脱机插管呼吸机

袁爱枝

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治疗拔管前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应用与护理

袁爱枝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治疗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60例行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停用有创呼吸机时改用无创通气机再拔除和直接拔出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序贯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序贯治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脱机成功率(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并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高脱机成功率,临床应积极推广和应用。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无创呼吸机;序贯指标

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序贯治疗现已成为常规脱机方法,即由有创呼吸机过渡到无创呼吸机,在拔出气管插管后采用面罩方式进行通气治疗,但是呼吸模式的转变也会引发患者的不适,严重者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等并发症,致使脱机失败[1]。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行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拔管前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具体应用及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并符合脱机指征,对于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及存在语言认知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4±4.6)岁,体质量42~68 kg,平均体质量(55.2±6.4)kg,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2±1.4)年,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5.2±2.8)d;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3±5.4)岁,体质量42~66 kg,平均体质量(54.9±6.2)kg,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1±1.3)年,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5.1±2.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病情和通气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期间均辅以抗感染、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序贯治疗程序脱机,在有拔管指征后,停用有创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应用经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有拔管指征后,用有创呼吸机,直接改用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连接气管导管后,采用ST+V模式,根据体质量计算V,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流量,参照原呼吸机压力调节吸气压和呼气压,动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待各项指标均正常后,再拔出气管插管,行无创通气[2]。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24 h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脱机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脱机成功率为96.7%(29/30),对照组脱机成功率为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5 ;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h) 血气分析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研究组 30 5.6±1.4 94.0±8.2 55.0±6.8 95.0±5.8对照组 30 7.1±2.2 75.0±7.4 74.0±7.6 90.0±9.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机械通气分为有创呼吸机通气和无创呼吸机通气,二者治疗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呼吸机结构和具体应用有所不同。在序贯治疗中,呼吸模式的转变应考虑到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同时在贯序治疗期间还应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通气治疗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病情,予以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②加强呼吸机护理,包括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前和改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时的护理;③序贯治疗期间加强无创呼吸机的监测,检查呼吸管道是否清洁、运转是否正常,维持呼吸机温湿度、定期消毒等[3,4]。

本组研究中,在有拔管指征后,先改用无创通气机再拔除气管插管的研究组30例患者,脱机成功率为96.7%;直接拔除气管插管再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脱机成功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平均序贯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可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序贯治疗时间,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并加强护理干预,准确监测各项指标,掌握各项护理要点,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高脱机成功率,避免因再次插管增加患者痛苦,其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1]彭艳,李永红.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的应用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5,12(5):239-240.

[2]武焱旻,李若然,张建廷,等.气管插管患者85例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对照研究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3(2):3781-3783.

[3]李剑峰.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郑州大学,2014.

[4]孙秀玲,杨青茹,刘洪梅,等.气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2-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81

2015-11-18]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呼吸科

猜你喜欢

脱机插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智能化脱机Smart Care/PS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