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2016-03-07李惠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范化实验组急性

李惠琴

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李惠琴

目的观察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改善急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174例急性手术患者,根据入院序号的奇偶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护理安全性,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急性术后疼痛;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安全性

急性手术治疗患者具有病情危急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会根据自身经验对患者实施术后疼痛护理,但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护理效果欠佳。有研究指出[1],加强疼痛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将镇痛药物功效发挥,且还能够控制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组研究中,对本院87例急性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4例急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0例,女84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36.4±13.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排除不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序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时仅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医护人员根据临床经验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不实施疼痛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主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2.1健康宣教 首先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术后疼痛病症,然后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止痛药物认识与使用、术后疼痛带来的危害以及评估疼痛强度方法等内容。对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术后疼痛认识,消除患者内心疑虑,达到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医师治疗的目的。

1.2.2术前镇痛 术前8 h,指导患者服用塞来昔布等止痛药物,旨在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1.2.3联合镇痛 术后,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应用联合镇痛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多种镇痛药物,将镇痛药物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且在最大程度减少药物应用剂量的基础上,增强药物镇痛效果,最终获得满意镇痛效果。

1.2.4其他护理干预 术后护理人员要耐心、认真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并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和帮助,使患者认识到术后疼痛为一种常见现象,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另外,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抬高患肢锻炼,旨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如患者疼痛评分≤3分,则对其实施非镇痛药物干预;如患者疼痛评分>4分,则指导其严格遵照医嘱服用镇痛药物,最终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1.3观察指标[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平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术后平均疼痛评分采用10分制表示,无痛:0分;剧痛:10分;除睡觉时间外,每隔4 h对患者疼痛进行一次评估,连续性评估3 d。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满意、不满意两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术后1、2、3 d,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实验组 87 2.25±0.60 2.01±0.32 1.86±0.57对照组 87 3.72±0.89 3.57±0.84 3.74±0.84 t -12.7741 -16.1875 -17.2740 P<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实验组发生2例恶心呕吐,3例嗜睡,不良反应率为5.7%;对照组发生8例恶心呕吐,10例嗜睡,不良反应率为20.7%;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47,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满意83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95.4%;对照组满意67例,不满意20例,护理满意度为77.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37,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镇痛药物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急性术后疼痛问题依然存在,有学者研究认为[3],如医护人员仅对患者应用镇痛技术或者镇痛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疼痛,通过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急性术后患者疼痛状况。

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疼痛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与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将护理人员作为基础,由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监督指导,对于缓解急性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提高护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本组结果表明,对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改善患者疼痛病症,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急性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护理安全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1]沈霖,谭迎春,唐金凤,等.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常规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6):427-429.

[2]郭月,赵体玉,杨纯子,等.术前教育减轻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Meta分析.护理学杂志,2015,30(12):105-109.

[3]李云霞,龚雅萍,邱瑾.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程序化疼痛护理规程的建立与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19-23.

[4]童莺歌,刘敏君,刘冬华,等.5所三级医院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1):24-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72

2015-09-23]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猜你喜欢

规范化实验组急性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