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掌指骨骨折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6-03-07马向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指骨螺钉经皮

马向伟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掌指骨骨折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马向伟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98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试验组给予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内,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试验组为2.0%(1/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掌指骨骨折患者而言,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预后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掌指骨骨折;安全性

掌指骨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创伤性外伤的25%[1]。由于人类手骨结构精密复杂,传统开放性手术虽可复位骨折部分,但易对患者掌指骨周围血管、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开展[2]。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逐步应用于临床。本文围绕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用于掌指骨骨折的治疗疗效展开研究,并评价其安全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9.8±9.1)岁,骨折表现时间1~7 h;试验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0.2±8.3)岁,骨折表现时间2~8 h。两组骨折部位包括无名指指骨、中指指骨、食指指骨、中指掌骨、食指掌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表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会讨论并通过,所有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愿意参与。

1.2 纳入标准 ①均为新鲜骨折;②骨折前掌指关节无疾病;③排除病理性骨折或神经损伤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具体手术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于仰卧位伸展患侧手臂或微屈置于胸前。首先行一“L”型开口,为自第一掌近掌面侧1/3开始,沿大鱼际桡侧走形至横纹,再沿横纹至尺侧。随后,逐层分离皮肤、筋膜、皮下组织,拉开筋膜,并于第一掌骨的近端进行骨膜与关节囊的分离,最终使骨折处得以暴露。助手对患者的拇指进行引导固定,用另外一只手按压第一掌骨,施行复位操作。用X线透视复位部位,达到预期效果后进行固定操作。

1.3.2 试验组给予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具体手术方法如下:臂丛麻醉显效后,将气压止血带绑在患者的上臂,通过C形臂X线机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透视,施行旋转与牵引的复位操作。固定近、远斜型端后将2枚克氏针交叉打入骨折处,贯穿侧骨皮质穿出后拔出,操作过程中注意对周围软组织的保护,随后利用AO螺钉固定,术后利用指板进行外固定。术后2 d引导患者进行关节恢复训练,5~15 d视患者承受程度调节强度。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疗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判定,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痊愈:骨折恢复,未发生后遗症;有效:骨折基本恢复,掌指功能有所改善,对正常生活无碍;无效:术后掌指功能恢复欠佳,功能未出现改善,对日常生活有所影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对照组 49 18.5±1.98 12.3±1.51试验组 49 12.5±1.56a 8.5±1.42a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围手术期内,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试验组为2.0%(1/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掌指骨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往往会造成较大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对愈合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了早期复位、内固定、功能锻炼几个方面[3,4]。近年来,AO螺钉的出现使上述步骤得以实现。掌指骨骨折的患者术后易出现关节僵硬、感染、骨不愈、肌腱粘连等不良反应。传统复位手术因无法对骨折部位加压,较大程度上限制了骨与肌腱的活动范围,且固定较久,因此常会出现临床并发症[5];而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软组织的破坏,术后恢复情况较佳,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12/49),试验组为2.0%(1/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于掌指骨骨折患者而言,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预后的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1]秦志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567-568.

[2]李冬强.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医学信息,2013(21):7849-7850.

[3]汪海涵,龙腾河,王佳.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重庆医学,2011,19(1):812.

[4]Shelbourne KD,Brueckmann FR.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1982,64(2):161-169.

[5]杜支巍.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45-46.

[6]张小军.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7):1628-16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81

2016-09-13]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猜你喜欢

指骨螺钉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