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氧化碳气肥对温室葡萄的应用效果

2016-03-07张会臣张仲新丁双六

北方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粒重物候果穗

李 峰 ,张会臣 ,张仲新 ,王 强 ,丁双六 ,高 丽

(1延庆县果品服务中心,北京 延庆 102100;2北京绿富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延庆 102100)

由于温室内环境相对封闭,往往导致CO2含量不足。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覆盖物的存在使设施内光照减弱,引起叶片变薄,气孔密度减少,光饱和点和光合效率均降低[1]。最终,使温室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而对温室内增施CO2气肥,则是温室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的技术措施之一。开展温室葡萄增施CO2气肥技术研究很有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立地条件

试验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平均海拔500m以上,年平均气温9.2℃,≥10℃积温3 832.5℃,年降水量498.2mm,年日照时数2713.6h,无霜期206d[2]。试验园地势平坦,土壤为沙壤土。温室为钢骨架,东西长60m,南北宽7m,脊高3.5m。后墙为砖砌,中间填充保温材料,高度2.2m。2010年春季在温室定植KM183葡萄苗木,栽植40株,单行棚架式栽植,株距1.5m,树形为单干双臂水平形。

1.2 材料

试验采用吊袋式CO2施肥法。袋装CO2气肥产品由粉末状的发生剂和缓释催化剂组成。发生剂每袋110g,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铵。缓释催化剂每袋 5g,将二者混合搅拌均匀。吊袋内由缓释催化剂使发生剂产生CO2,在袋上扎几个小孔,CO2不断从小孔中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由于CO2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将CO2发生剂吊挂在葡萄上端50cm处,便于植物叶面吸收。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即施用CO2气肥和对照(不施),每处理1个温室。温室面积均为480m2。吊带式CO2发生剂使用时间从5月6日(膨大期)开始,直到葡萄成熟为止。其他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相同。葡萄成熟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1.4 项目测定

果实成熟后,随机摘取10个果穗,各穗随机摘取10个果粒,用天平测定果穗重和果粒重,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果粒的横径与纵径。采用TD-45型数字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GMK-835F型葡萄酸度计测定含酸量。各指标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采用TESA SHOP-CAL电子卡尺测量叶片厚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物候期的影响

由表1看出,施用CO2气肥对温室KM183葡萄的物候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施用CO2气肥的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30d,而对照为148d,施用CO2气肥的比对照提前18d成熟。

表1 施用CO2气肥对温室KM183葡萄物候期的影响

2.2 对叶片厚度的影响

施用CO2气肥的叶片厚度为0.314 mm,比对照0.244 mm厚28.7%。

2.3 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2看出,施用CO2气肥的KM183葡萄产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施用CO2气肥的产量894 kg,比对照619 kg增产44.4%;果穗重520g,比对照360g增加44.4%;果粒重8g,比对照5.6g增加42.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酸含量,处理间差别不大。

表2 施用CO2气肥对温室KM183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温室高湿和弱光逆境会导致葡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下降,进而导致葡萄产量与品质的下降[3]。温室CO2浓度日变化幅度远大于温室外;在天气晴好、光合作用旺盛、通风受阻时,棚内CO2匮乏可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4]。在一定范围内,增加CO2浓度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品质,并提高产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温室内施用CO2气肥显著提升KM183葡萄的果穗重、果粒重、果粒横纵径与叶片厚度;在物候期方面,CO2气肥使KM183葡萄的成熟期提前18d;温室内施用CO2气肥使KM183葡萄增产44.4%,效果显著。吴俊[5]的研究表明,修剪能明显提高‘藤稔’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因此,CO2气肥的施用可结合修剪措施进行。

[1]李帅.覆膜对温室环境因子和葡萄生长结实的效果[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6.

[2]李峰,高丽,王强,等.6个早熟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的促早栽培表现[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2):58-63.

[3]吴月燕.高湿和弱光对葡萄叶片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3,30(4):443-445.

[4]王志强,何方,牛良,等.CO2施肥对大棚油桃光合作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1,18(2):75-79.

[5]吴俊,钟家煌,徐凯,等.生长季修剪和环剥对藤稔葡萄果实生长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33(2):148-153.

猜你喜欢

粒重物候果穗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基于骨架的玉米植株三维点云果穗分割与表型参数提取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玉米新品系合17-7016的组配及表现
气候增暖对3种典型落叶乔木物候的影响1)
——以长白山区为例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