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不断探索爱学生的艺术

2016-03-07李罗雄

师道·教研 2015年12期
关键词:成才师德情感

李罗雄

学生如同一颗树苗,需要给予适当养料浇灌和按不同的季节修扶,方能成才。诚然,中学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家长期待“子成龙,女成凤”,便把子女托付于学校的老师。这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程落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肩上,任教多年的我由衷地感到:学生欲成才必须得到教师爱心的扶助。自始至终循循善诱直到浇灌成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对事业理想的献身精神,要有对教育科学的钻研和改革的探索精神。如果老是过去专科、本科时打来的那桶水,对于当今学生来说,许多而今觉得不新鲜。有的因打来的那桶水时间过长,乃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目前有的老师讲课不受欢迎,原因还是自身那桶水。的确有少数教师一本讲义念了数年,虽然省事,但味不对了。由此看来,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来说,仅仅是以往所具有的“那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是“自来水”。即不断地吸收新的水源,并不断地自我加压,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新鲜的饮用水。教师要信任每一个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成长的体验中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自强,不断提升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努力使教育成为一项真正打动人心的事业。要明白培养所教的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健康向上的情感和从事实际生活能力,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

“教人之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作为教师当然要抓好教学,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善教者必须以不倦之意而达持久之动,在这每个班难免不遇上几个后进生,对此,我深有感触地认为,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光荣。孩子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中学时期只不过是十几岁的人,但是这个阶段的成、败尤为重要,要么将来有益于社会,要么则将来有损于社会。在教育时,务必耐心细致从正面教育,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信任他们,鼓励他们,使其被感化,逐步走上正道。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他们的兴趣纳入正常的轨道,这样才能塑造出高尚的灵魂,才能使师生共同形成自强,才能使我们教育者在德育实践中,表现出诚实、正派、正直,才能使我们勇跨“重构基础教育”和“该班乃至该校无差生”的雄关。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应有广博的知识,多种技能,还有对学生爱的情感,师生应建立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融、思想上交流、活动中和谒相处的互帮互爱;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爱应该体现在教育行为上,主张教师用创造性的工作,把爱播进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田。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有爱的情感和爱的行为,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对学生爱的艺术,即驾驶他们的能力,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从而引起学生对所授学科的浓厚兴趣,不但“求其然”,还要“求其所以然”。这就是渴求知识的欲望,有了求知欲就会千万百计地去求知,去寻找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解决了一道习题远胜于“题海”中的十道、一百道。

一个教师必须懂得,你不仅是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

师德状况如何,将影响到亿万青少年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教师应该自觉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当前,师德教育要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以德治国”一系列要求改革学校的德育,特别要强调树立远大理想,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奉献。这就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学生,学生随着智力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萌发,中学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因而容易产生与教师和父母的对抗,即称作逆反心理。从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来分析,对某些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将兴趣爱好与学校的学习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扶助他们成为自觉学习的学生。

水能载舟,也可以覆舟,若把学生的能力、兴趣与个性可以看作是“水”,未来的理想与成才是自我设计的“舟”,能否因势利导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一个性心理倾向成为风平浪静的“好水”,是值得称为教师之人去探索。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成才师德情感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