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意油画在武夷山的发展与影响

2016-03-06魏澜鑫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油画家王辉武夷

魏澜鑫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写意油画在武夷山的发展与影响

魏澜鑫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

写意油画是当代中国油画的一种新的学术现象,主张在油画创作中发扬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在研究吸收西方古往今来的各种油画流派风格包括创新的基础上,更多地寻找对中国山水、中国大地的表达,也包括在大地上,在自己的家园里,在自己脚下这块坚实的土地上升华自己的感受。福建本土画家用写意油画这种艺术类型来表达自己的精神体验和感受,不追求主题性、故事性、或描述性的内容,将油画中的明暗、凹凸淡化,更多表现出一种诗化境界,展现鲜明的本土特色。

写意油画;武夷山;脉络;影响

“写意油画是油画和中国美学结合起来后必然发生的一种本土化、民族化趋向[1]。也展现了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语言特征。许多艺术家投身自然,深入生活,努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视觉方法上汲取营养,在学术文脉上展开实践的传承与探索。艺术家不仅仅是运用油画的语言、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确立着更多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使个人油画的语言表达和体现整个中国自身的文化精神并能够找到更好的结合。

一、写意油画与武夷山水的结缘

袁子才有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这两句诗放在武夷山身上,可谓恰如其分。武夷山在宋代以前还不甚为人瞩目,直至南宋,一个理学家的出现,把它带进了中国文化地理的核心版图,这个拟武夷如泰山,比九曲为洙泗,发明闽学而卓然与濂、洛、关学相犄角的人,就是朱熹。朱熹有诗云:“晨窗林影开,也枕山泉响。隐去复何求,无言道心长。” 字字句句中,饱含着朱子对武夷山的热爱。朱子、宗子,大言炎炎,如钟鸣鼓应。世间无限丹青手,格造化之物,致匠心之知,以穷神观化,实为万世绘事的不二法门。

武夷山水婀娜明丽、清幽怡人,当代无数的艺术家寻其芳踪,探其幽境。2002年油画家王辉因武夷山的美,也因与袁文彬和收藏家李敏宁一次的商谈,与《中国油画》杂志社的王琨一同策划了《印象武夷——中国油画家采风写生活动》。大批油画名家来到武夷山进行写生创作,为武夷山的油画写生创作打开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场面。自从2002年以来,一大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在写意油画研究方面有很高建树的油画家们如苏天赐、戴士和、王琨、王克举、王辉、张立平、赵九杰、袁文彬等画家先后造访武夷山,来到武夷山用他们独特的写意风格书写武夷山的山体和村落,武夷山成为了全国油画风景写生创作的重要基地。到今天各种以武夷山为写生创作主题的展览也扑面而来,2015年刚刚举办的《印象武夷——首届全国青年油画家武夷山写生作品展》为武夷山写生创作奠定了特殊的文化意义,也为武夷山写生创作多元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回首与前瞻,这次活动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国艺术精神和让油画艺术回归本土、回归生活,促进高雅艺术普及深入人民群众,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写意油画名家是如何的表现武夷山水

除了吴冠中画过武夷山,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代表性油画家画过。吴冠中登游了武夷山,连续几天,他沉浸在这个极富文化历史底蕴的自然风光中,泼墨赋彩,画了不少表现武夷山的精彩画作。他作于1977年的《武夷山》,成功地将抽象的表现手法渗入到写实风景中。吴冠中笔下的武夷山雄伟壮丽,并以色块和线条相融合的方式成功表现出了武夷山独特的丹山怪石面貌。画中注重山峰体积的塑造,不同的笔触随着山体结构的交织塑造出了山峰的浑厚与稳重。色块的塑造、空间的推移、冷暖色彩的并置、点线面的交错衬托构成了无限丰富的形式美[2]。

“雄秀”两个字可以概括王辉画的特点。他的作品既有南方画家的精巧灵秀,又不乏北方画家的那种大刀阔斧、泼洒淋漓和气势磅礴。王辉笔下的作品《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是以武夷山为主题的一幅创作作品。这幅作品中王辉在描绘武夷山山体的结构时候大量使用了线的方式,使山体那种沟壑一目了然,笔触肌理凹凸可触。以大写意的方式描绘了武夷山的雄伟壮阔。外加俯视的构图、大块的笔触、铿锵有力的线条为这幅画增添了许多的魅力。因为王辉是福建本地人,在作品中更加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对雄伟山脉的无法言喻的赞美。使人沉醉其中,从这幅画面当中感受到了充沛的感情。此外从2002年起到2015年的《印象武夷——首届全国青年油画家武夷山写生作品展》多次的武夷山写生活动当中,王辉都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为武夷山的油画写生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王辉笔下的武夷山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共鸣,那率性的书写也是他与武夷山心灵的融汇,其激昂之情通过用笔的力度,变成了诗性飞扬的油画作品。王辉和陈铎、殷雄、赵九杰以艺术家的视野和感受编撰过四本书,《五夫日记》、《武夷三色》、《城村表情》、《麻粟星空》,图文并茂,系统的研究梳理和总结了武夷山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

袁文彬也是从福建走出去的画家,他的用笔像水墨一样的轻松灵动,非常注重整幅画面的气韵,笔下的武夷山总是充满了动感,无论是山下的农舍还是山间的小路都有一种恍惚的动感。画中风景中有许多很有兴味的用笔,其中的线条多了几分的柔软和灵动。他在画面中特别注重油层的厚薄,有时候甚至是流淌的效果,那种韵味和塑造相结合到一起。袁文彬笔下的武夷山庄充满着江南的美感,其中一张2012年的作品《武夷山庄》描绘了山庄小雨朦胧的状态让人记忆很深刻。山庄旁的树林整体倒影在前面的小河当中,画家用大排笔轻松的描绘出小雨状态下的树林。树林的每个色块都是水墨般的通透,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融合,十分惬意的描绘出了武夷山小雨下的朦胧美。

张立平在写生当中,由于条件的限制,画者相逢风景时是瞬间的心灵记录,另一个说法即是瞬间的美的心电图。他是拥有强大画面控制力的画家,更为轻松地驾驭色彩,更为主观地表达意象,他在武夷山写生时以其用笔率意、敏感,用色大胆、准确。他激动于“自然物象极富变化的关系”,注重户外写生,关注自然山水,“虽则是写生,实则是感受经验,感受心灵”。

赵九杰笔下的武夷山五夫莲花,以黄紫作为主色系,穿插纯度很高的蓝、品红,画面的调子控制的高贵而显得恬静,灰紫色的背景可能代表着他抑郁且挣扎且沉静的心灵背景,画面中的莲花造型随意而恰切,那些叶脉是真的写出来的。而且画面也呈现着仿佛一次成像的书写性。他的风景写生中触动我的一定是风景的“禅意”,它在景象之外,是风景散发的某种无形的气息。

戴士和在武夷山的写生作品中所体现的生趣。他不仅将写生当创作更是在画面中特别强调绘画手法,强调一笔一画的在画面上留下痕迹。戴士和绘画的生趣,正体现在他对法则对坚守与破坏之间的适度把握上。通过法外之趣的追求,不仅仅让我们看到所画对象的生机活态,而且更看到绘画过程中的一气流通。他在画面上的留白,是那些无法重复的绘画痕迹,这些痕迹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从中又能够看到图像的生动呈现,从而通过图像的生动呈现看到自然背后的精神[3]。

王克举笔下的武夷山,充满了十分鲜明的特色,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感受力。用色更为艳丽,运笔更加坚硬有力。站在王克举的作品面前,能看到武夷山变化多端的绿色,绿色有时艳丽无比有时温婉含蓄。也有看到神秘浪漫的紫色,其中一张作品《武夷山远眺》极具王克举的个人特色,大量弯曲流动的线条描绘着山体的变化,整幅画以绿色和紫色为主,为了营造出一种山体的疏远,画中刻意降低了绿色的纯度取而代之的大面积的紫色山体。这幅紫色调为主的武夷山远眺画出了武夷山最为朴素动人的一面。点线面的复杂交织、疏密的悬殊对比、色彩上艳丽的同时也加强了黑白对比和补色的对比;强有力的书写性笔触加强了空间的虚实对比让气氛渲染充分 。

王克举笔下的武夷山具有强烈的形式感,点线面自由流动,跳跃的色彩与丰富的肌理相互交织。他不设定某种观念或思想框架来“修理” 、“改造”自然景色,而是在现实景物中发现、寻觅和探索自然的生命节奏、旋律和意趣。通过其独特的油画语言贯注了武夷山的大气魄,是对无限美好武夷山的歌颂。他笔下的武夷山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能够强烈的打动观者,透出武夷山内在精神内涵。

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思想的解放,油画如同其他的中国文化现象,进入了更加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对于不断发展的当代中国美术而言,以往那以单一的写实主义为特征的带有明确内部规范性的艺术标准,已经显得僵化与保守。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在中国的不断扩大,这种机械落后的审美准则必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在油画创作中被溶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有着深远影响力,重新成为绘画的艺术价值取向之一,成为当代中国许多油画家的艺术关注点和追求点。武夷山的风景面貌比较适合写意性油画的写生创作。其地处丘陵地带,山水相融,山的形态各异,似某物像而又非像,水流曲折,极富意趣。近年来举办的油画学术活动都围绕着写意性展开,以及众多的写意性油画作品的产生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三、写意油画对武夷山本域画家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在王辉与戴士和的带动下写意油画在武夷山得到了大力推广。到2015年频繁的武夷山写生活动为武夷山本域的画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武夷山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中国油画家武夷山联谊会正式在武夷山挂牌成立。王辉为武夷山油画联谊会的建立付出巨大的努力。

武夷山学院的油画家杜宝昌、张文祥、郑翔、王谨等人经常参与来武夷山写生团的学术讨论,他们的作品也深受一些写意名家的影响。其中张文祥的作品画风大刀阔斧用色大胆,不拘泥于细节的画,红色和绿色的大胆使用深受野兽派的影响,其笔下的荷花给人一种厚重的沧桑感,极具写意精神。郑翔的作品用笔松动多变,气韵生动布局巧妙,造型语言颇具写意风格。这种轻松的绘画风格,追求一种书写性,以表现性的笔墨入画,用笔变化莫测随着气势而动,色层薄厚有度,十分注重线条与色块的穿插。这批年轻的油画家深受写意油画的影响,但每个人的绘画语言各不相同,风格迥异显现出一种多元化的面貌。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近年发展较快,有着许多的新生力量,油画的创作群体也开始呈现出年轻化了,一批批武夷学院的师生经常一起出入武夷风景区、农家,形成画风景的热潮。油画村的建立,武夷学院对写意油画的推动,将来肯定会有更新的一批面貌出现,当然也包括写意风景外的更当代的一种艺术方式来表现,让武夷山更加呈现出当代的年轻的面孔。

四、结语

短短的几年中,许多风景油画家结伴前来或独行幽径,他们登山临水,挥笔泼彩,同样抒写着武夷山水光彩夺目的新篇。武夷山各种展览和学术交流为本域的画家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断刺激本域画家不断革新和改变。以王辉为代表的写意油画深深的影响了当地画家,对武夷山当地的画家影响颇深。并且使武夷山的油画写生创作从最开始的保守冷清到今天的多元化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武夷山的油画创作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面貌特征。

[1]张皓.写意精神对中国当代表现主义油画的本土化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08.

[2]吴冠中.吴冠中谈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戴士和.写意油画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95-4654(2016)08-0151-03

2016-04-03

J212

A

猜你喜欢

油画家王辉武夷
本期面孔
《武夷天下秀》
剧作家王辉
武夷学院
竹之韵
油画家之死
基于PTR-TOF-MS与GC-MS技术的武夷水仙和武夷肉桂香气特征分析
著名油画家——孔凡平
著名油画家——王沂光
The Thought on PPP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