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法口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处理

2016-03-06秦琼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源语归化口译

秦琼芳,徐 航

(桂林旅游学院 旅游外语系,广西 桂林 541001)



汉法口译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处理

秦琼芳,徐航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1)

文化问题的处理是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同时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文化信息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起误解。汉法口译中有些汉语文化词汇并不能在法语中找到对应词,这些文化负载词存在于物质、社会、宗教、民族及政治等方面,如何处理它们是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汉法口译;文化负载词;源语;目的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传递的媒介。翻译活动负责语言之间的互相转换,是不同语言文化民族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了解的桥梁。那么,文化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学术界一向非常重视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处理研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有些具有文化气息、民族特色的词语有时候并非能用另一种语言正确表达出来,这些词语就是“文化负载词”。廖七一把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1](P54)在翻译实践中,如果没能很好地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就会造成啼笑皆非的笑话,甚至误解,有时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没有达到信息传递和信息对等的翻译效果。

一、 中法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口译与笔译一样,都是文化交流及沟通的方式,但是前者还具有现场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在旅游活动、商务谈判、会议翻译及社交活动中,口译译员应该用准确、恰当、得体的目的语言为听众传达源语的信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口译译员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其中一大难题便是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障碍。汉族和法兰西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及进化的过程中,拥有着各自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这各方面的差异都会给汉法口译带来问题。因此,口译译员不仅需要精通源语及目的语两种语言,而且还需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准确传达翻译目的。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把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这五大分类包含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在汉译法的口译实践中,考虑到实际翻译需求,有必要再加上民族文化及政治文化。下面分别从物质、社会、宗教、民族和政治等几个方面来论述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对口译的影响。

(一)物质文化词:意指人们生产及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中法两国人们所使用的物品也有很大的差别。从衣着上说,中国传统服饰中有“旗袍”(qipao),还有“马褂”(magua)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服饰,在法语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只能音译,这样才能更好体现中国文化;从饮食上看,豆腐(toufu/tofu)、包子(baozi)、馒头(mantou)、饺子(ravioli)、松花蛋(les oeufs de cent ans)、点心(dimsum)都是属于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消费的食物,译为法语时,“豆腐、包子、馒头”等词,为了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比较适合音译,但是应该加注,否则法国人也是不明所以的,如豆腐(toufu/tofu——fromage de soja)、包子(baozi——petit pain farci cuit à la vapeur)、馒头(mantou——pain cuit à la vapeur);“饺子”在法语中是ravioli,这是一个意大利词,据说是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之后把美味的饺子传回了意大利,才有了ravioli这一词,而“松花蛋”的法语为:百年的蛋,是因为松花蛋的气味及颜色,就像放置了一百年似的。由于饺子和松花蛋的法语译法已经约定俗成,就没有必要更改;而“点心”在法语中有gateau或déssert等词可以表达,但是一般指“甜点,饭后餐点”,而在中国的广东、广西和香港地区,“点心”可在早茶时享用,不一定是甜食,泛指用蒸屉盛放的“中式点心”,于是可以用中国广东话的译音dimsum来表达,而这一译法也慢慢地得到法国人的认可。

有时,即便是同一个物品,在中法文化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词义联想也不同。如“竹子”(bambou),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美德,也是君子的象征,寓意着正直清高、俊秀挺拔、虚怀若谷、高风亮节,还有一些关于竹子的成语,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等。但是翻译为法语时就完全失去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法国人只会认为是一种植物而已,即是说,他们只接收到一个名词概念,而不会联想到该词的文化意义。

(二)社会文化词:这个范畴比较广泛,总的来讲,每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的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个人或社会的活动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社会文化遗产。在口译时,法国听众常常会被一些独特的社会文化词汇所困扰,如:“天干地支”,这是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而形成的一套纪年历法,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干支纪法。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天干地支”译为:dix troncs célestes et douze branches terrestres,那么法国受众会摸不清头脑,往往要加以一番解释才行。

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更是出现了一些新奇的、在年轻人群中流传速度极快的网络用语,这些词汇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也成为了汉法口译中不可避免的当代社会文化词汇。如:逃离北上广(fuir les grandes villes :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给力(Geili/cool; génial);接地气(accessible à tous)。其中,“给力”指“带劲儿、出力、给予力量”的意思,可以音译为“Geili”,同时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也可以意译为“cool/ génial ”;“接地气”指“接触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被大家所接受”,所以直译为“toucher le sol pour se revitaliser ”还不如意译为“accessible à tous”更为恰当。

法语中也有许多社会文化词汇,如:une auberge espagnole(西班牙旅馆)指除了自带物品外空荡荡的场所,这个词语源自18世纪西班牙的旅馆的真实情况——设施简陋,只供住不供吃,就算供吃也是非常之简单。之后发展成为“什么东西都能找到,什么人都能遇到的地方”,往往含有贬义。[2](P196)

(三)宗教文化词:宗教文化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背景下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及价值观念,体现在语言方面则极易造成交际间的隔阂和翻译上的障碍。基督教和天主教对法国社会的影响极深,法语中的许多俗语都与宗教有关。在口译中如果只看字面上的意思,而不深究其宗教文化含意,容易造成误译。法语中的un jugement de Salomon应译为“机智而公正的审判”,这是源自《圣经》中所罗门机智地判断孩子真正的母亲的一个故事。所罗门是犹太王朝第三位国王,当时有两位妇人抢夺一个孩子,都声称是孩子的母亲,所罗门便下令将孩子劈成两半,每人一半,而孩子的亲生母亲并不同意,于是放弃了争执。也就是这样,所罗门用智慧解决了这一桩案子。后来都用“所罗门的审判”(un jugement de Salomon)来喻指“机智而公正的审判”。[2](P189~190)如果不懂其中的宗教文化而仅译为“所罗门的审判”,会让没有基督教信仰或不了解《圣经》的听众不明所以。同样的,在中国,由于受到道教、佛教的影响,也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俗语,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是说救人的性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的佛塔,可以直译为:Sauver la vie d’un homme vaut plus que de construire une pagode de sept étages;[3](P99)又如“阎王易见,小鬼难缠”,可译为:Il faut mieux s’adresser à Dieu qu’ à ses saints,这是找到法语中相对应的一句谚语来表达:应向上帝求救而不是向他的圣人。“阎王”对“上帝”,“小鬼”对“圣人”,法国听众可以接受这样的译法,而且源语中的基本信息也已经传达,完成了翻译的目的。

(四)民族文化词:由于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如历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以及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民族文化,尽是异彩纷呈,各有特色。[4](P7)如:侗族大歌(grand chant du groupe ethnique Dong);花儿(Hua’er : tradition musical partagé par des groupe ethniques dans l’Ouest et le Centre-Nord de la Chine);蒙古族呼麦(art mongol du chant Khoomei);蒙古族长调(Urtiin Dun-chants longs traditionnels populaires);木卡姆(muqam ou?gour du Xinjiang)等,以上这些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形式,译为法语时一般都适用音译加注的方式。

(五)政治文化词: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已是不同凡响。在党和政府召开的工作会议、各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表会以及主要党政媒体的报刊评论等这些平台上,都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可以说这是外界了解我国国情、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这些政治文件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政治文化词汇,这就要求在口译中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造成误解而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这类的词汇如:拦路虎(tigres barrant le chemin);有权不可任性(Celui qui possède un pouvoir ne doit pas l’exercer à sa guise);[5]等。

二、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恰当处理

面对这些各个方面的文化负载词,所使用的翻译手法一般为直译、意译、音译、音译加注、替代等。从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可以看出译者的文化立场。1995年,美国解构主义翻译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中明确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概念。一般来说,对于口译中的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6]当然,这两种处理方式并非不能调和,没有绝对的异化,也没有绝对的归化,于是乎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把归化和异化统一起来就成为了第三种处理方式。

(一)异化——文化保留

异化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主要方法。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可以成为有利于民主的地缘政治关系,对抗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文化自恋情绪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7]相对于“归化”而言,异化翻译可以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也就是“文化保留”。范勇通过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表达中国文化特有概念时采取了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文化特色同时,应优先采用音译、直译等异化策略以彰显和传播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满足国外受众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期待和向往,但是前提是要保证读者的理解。[8]如:单位(danwei)、关系(guanxi)、功夫(gongfu)、太极(taiji)、风水(fengshui)、豆腐(toufu)等词,在法语受众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其汉语拼音来表达,但是对于一些对中国社会文化不太熟知的法国人而言,应该在后面加上注解,即音译加注的方式,这样才能知道何谓单位?何谓关系?又如:“领导者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译为:Les dirigeants doivent exercer leur responsabilités, comme s’ils marchaient sur une mince couche de glace et au bord du gouffre. 这是采用了直译的异化策略。

(二)归化——文化对应

英国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一种方法——文化对等法(Culture Equivalent),即是说,使用文化移植的手法,在目的语中找出与源语相应的文化负载词,以达到文化对应的目的,增大受众的接受能力。[9]这与归化的翻译策略不约而同。归化的翻译策略提倡“以目的语为归依”,在翻译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目的语的文化、宗教背景,以及尊重目的国民众的思维方式,所使用的译文也符合目的语的习惯,甚至在必要时会进行词汇风格上的转换,这样,使用归化翻译的译文会更通顺流畅,使听众产生熟悉感,但是无法凸显文化差异,难以达到传播源语文化的目的。以下为几个使用了归化翻译策略的例句: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Des go?ts et des couleurs, il ne faut pas discuter.

入乡随俗 Il faut vivre à Rome comme à Rome.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Il n’est jamais trop tard pour bien faire.

不可寅吃卯粮 Il ne faut pas manger son blé en herbe.

大意失荆州 Faute d’un point Martin perdit son ane.

有时,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等的词汇,可以采取文化对应的这种变通译法,比如以上几句就是在法语的谚语中找到了与汉语谚语相对应的句子,这种译法提供了一种文化参考,也达到了文化交融的效果。

(三)异化和归化——文化杂合

异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达到源语文化保留,及实现文化传递的主要目的,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只注重传达其中的名称概念意义,而忽视了词语包含的文化意义,就会得不偿失,听者便会陷入云里雾里,不知译者所云;归化的翻译策略增大了听众的接受度,他们能掌握译文的基本的有用的信息,却缺失了源语文化的有效传递,无法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由此可见,单一的异化或归化的处理文化负载词的方式是远达不到口译的目的,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非对立。能有效地使异化和归化实现统一,便会让文化杂合,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何时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翻译目的、翻译受众、文化因素、上下文因素等。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常会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但是,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都只是翻译策略,只要使用得当,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这一目的。如以下两句的译文:

行百里者半九十:

(1)Au quatre-vingt-dixième li, le voyageur de cent li n’est encore qu’à la moitié de sa peine.

(2)La dernière partie d’un voyage est toujours la plus longue.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1)Il faut se renouveler encore et encore, jour après jour.

(2)La vie est un renouveau constant.[10]

第一句话出自刘向的《战国策》,意为: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一半,比喻越接近成功越艰难;第二句话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意为:如果能每天更新,就要天天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创新的时候援引了这句古话,强调需要不断创新。这两句话都有两句译文,第一句译文都是直译,第二句译文则为意译,但是都有效地表达了源语的信息。

三、 结语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首先要掌握两种语言,并拥有能在两种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同时还需具有语言中所承载的社会文化知识,否则就称不上真正地掌握语言。“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每个译者都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11]在传递文化信息的翻译过程中,不管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应始终坚持这样的翻译原则:在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受众可接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

[1]宋华.关联顺应视角下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2,(1):54~59.

[2]吕玉冬.法语习语“源”来如此[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张璐.苏童《米》法译本的风格再现[J].法国研究,2006,(4):94~100.

[4]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 http://www.cctb.net/bygz/zywxsy/201504/t20150427_321849_2.htm

[6]张筳艇.林语堂译事与译本研究[A].林大津.福建翻译史论. 现代卷[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77~79.

[7]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8]范勇.美国主流媒体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显异策略——基于对2009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1,(2):65~69.

[9]杨莉,梁昕,赵挺.旅游外宣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及其补偿[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22~324.

[10] http://www.cctb.net/bygz/zywxsy/201510/t20151019_330016_2.htm

[11]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095-4654(2016)08-0065-04

2016-06-11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5年课题“旅游法语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实证研究”(KY2015LX581)的部分研究成果

H315.9

A

猜你喜欢

源语归化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