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016-03-0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民歌爱国主义民族

王 欢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 辽宁锦州 121100)

如何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王 欢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心 辽宁锦州 121100)

本文以“爱国”为主线,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自身教学实践,从音乐欣赏、声乐、钢琴等课程中分别论述了如何在音乐课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到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要求。

音乐教学 爱国热情 民族文化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讲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时候,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是我目前所要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继承、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名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下面就是我在不同的几个音乐专业课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

一、音乐欣赏课中通过了解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提到爱国主义教育,很多学生想到的就是口号,以为简单的喊喊口号就是爱国了,甚至觉得这种虚情假意的口号让他们难以接受,形成抵触情绪,而不是真实的感受到作品中的内涵情感,从而无法把握作品内蕴的深刻含义,不能够激发其对祖国音乐文化的共鸣。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想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其鉴赏水平,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深刻含义,把握作品的社会价值,还要在其中吸取人生哲理,那么,我们的欣赏课就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听听,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内涵情感,产生情感交流的共鸣。这是音乐欣赏的最高层次。

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为了使学生熟悉各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欣赏课的内容选择上,重点突出了民族性。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繁荣,音乐也体现多元文化的视野。每个国家都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一定要弘扬本国的文化艺术才能走向世界,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学生的欣赏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水平,唤起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采用了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比如;念白,唱段的模仿,介绍伴奏乐器,行头,观看录像等等加深学生对京剧表演的印象,从而达到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对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深层次的了解。这节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学生参与,从自身的感受来体会国粹的博大精深,无论从贴脸谱,敲打击乐,念锣鼓经还是学念白,模拟身段,听辨唱腔每一样都调动起学生们积极性,并在其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美感,从内心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情感特征。学生从一开始“看热闹”的最低层次的欣赏,慢慢转化为能感受作品内涵的情感,有初步的美感,觉得京剧造型很漂亮精致,念白很有趣的第二层次。进一步升华到欣赏的最高层次,不仅能感知情感的性质,还能把握作品内蕴的深刻含义,不仅有较高的鉴别能力,还能从中吸取人生的哲理。

我还让学生欣赏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声乐作品,有器乐作品,比如;欣赏民间锣鼓《陕北腰鼓》,既可以发展学生的节奏感和对民间打击乐的认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我从录像欣赏导入教学,讲解民间锣鼓的历史。告诉他们民间锣鼓遍布祖国各地各民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婚、丧、喜庆、点兵布阵无处不在,从喜庆欢乐到威武雄壮,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审美鉴赏水平,还通过主动调查收集,深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功能,从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开始,进一步让音乐的美感慢慢的滋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从而达到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之情。

二、声乐课上通过演唱各个国家的民歌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在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现象,不爱唱民歌,觉得民歌土,特别是带有地方腔调的作品,在演唱时居然能笑起来,本来一首优美的中国元素的作品,给他们演绎成了幽默曲了。通过思考,为了让同学们摆脱对中国民歌“土”的观念,我便从他们喜欢的“洋”作品进行入手。

在演唱时,我让学生注意旋律的进行在C音和上方5度,尤其在第一、二和四乐句的开篇和结束。还要注意其中重复出现的节奏,这些都是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典型特征。还让同学们跳了一下匈牙利国家民间舞蹈。同学们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同学们都很喜欢奥匈帝国的历史也熟悉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了。于是,我让学生们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国外的民族音乐是新奇的,我们从内心乐于接受它们,我们那么喜欢别国的民歌,为什么不去了解和熟悉本国的民族歌曲呢,于是我在声乐课上常常是这样的中西同步和对比,让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对比中,我讲解了河北民歌二部合唱《小白菜》,首先,我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把同学们的思路带回到那个年代,并且让学生演唱时要表现出悲痛、伤心,并强调咱们民族特有的五声调式,加入的低 声部色彩比较暗淡,好像一副阴天的背景画。尾声处的4小节表达的是呼应关系,加深了作品的悲剧色彩。在课堂上,我没有采取先练声,再唱谱的基本教学方式,而是以情带声,引导学生用什么样的音色和情感去歌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唤起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三、在琴法课上,通过演奏民族音乐作品,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深层次的爱国热情

在钢琴课上我让学生学习《北风吹》、藏族民歌《弦子舞》,新疆民歌《葡萄熟了》等各民族的钢琴曲,让学生感叹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民族音乐都有其特点,我校有一部分藏族学生,同学们也有不少藏族好朋友,对这个民族有一定的亲切感,我就从藏族音乐作品上进行引入,如在学习演奏藏族民歌《弦子舞》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热烈、欢快的节奏和充满丰收的喜悦之情,我特意请来藏族班的同学们为汉族同学现场表演弦子舞,并讲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藏族孩子们表现了对自己民族的喜爱和自豪,也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时更加用心和努力。

另外,我充分利用自己的专长,通过自己边演奏边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二胡曲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古曲《春江花月夜》等。这些经典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又深深的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深。

让学生从民族音乐里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风采和精髓,从而把我们民族的音乐通过各种方式传输给不了解它的人,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真正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在音乐的教育中,无时无刻的渗透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音乐技能,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做音乐教师不应仅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更应该懂得通过美的教育早就一批身心健康,爱国进取的优秀学生。

《艺术欣赏》 –人民教育出版社

《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歌爱国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穿花衣 唱民歌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