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陆犯焉识》的文学化生存及电影化改编

2016-03-04赵迎雪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张艺谋原著影视

赵迎雪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陆犯焉识》的文学化生存及电影化改编

赵迎雪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归来》作为张艺谋导演的归来之作,其上映后引发的巨大话题,使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现象更加火热。通过分析小说《陆犯焉识》的文本结构和以此改编的电影《归来》的制作宣发情况,探讨文学作品的市场情况和影视改编路径。

陆犯焉识;归来;影视化改编

《陆犯焉识》是美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于2011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后被张艺谋导演改编成电影《归来》,于2014年5月16日在国内上映,一举斩获2.95亿元票房,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的票房纪录。除去影视明星的票房号召力不谈,单从电影本身来说,《归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优秀的文学原著,以及出色的电影改编技巧。正是因为这两大因素,《归来》从开拍即引发了巨大的关注,直至影片上映,口碑一路高涨,最终取得票房大捷。通过分析这两大因素,可以对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略窥一二。

1 文字版《陆犯焉识》直面残酷

首先,从知名度来说,严歌苓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无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复杂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陆犯焉识》更是拿下了诸多文学奖项,在文学领域内的成功也为之后的电影改编奠定了观众基础。

其次,从小说本身来说,《陆犯焉识》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整部作品表面以陆焉识的孙女冯学峰为第一视角,跨越三个时间段:1954年前、1954-1976年间、1976年后,讲述了“我祖父”经历坎坷的一生,以及“祖父祖母”之间奇异的感情纠葛。然而在文本之中,隐藏着一个更确定的叙事者,即陆焉识的回忆录。有了回忆录的介入,小女孩的叙事常常在不经意间过渡到陆焉识的话语视角,并因此构成了小说的三重叙事角度。大量鲜活的描述、细节扑面而来,冲破之前构筑的“陌生化”效果,穿过荒诞,直面残酷。小说的魅力借此迸发,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第三,就题材而言,《陆犯焉识》涉及到“文革”这一敏感话题,对于这一话题,不少内地作家只能避而不谈,或一带而过,但严歌苓作为海外的华语作家,本身已坐拥这些特殊文学题材的“富矿”,加之长期的海外生活经历所造就的新的观念和体悟,对于这些老旧的题材,写出的是不一样的新意。因此,《陆犯焉识》既得到了官方的接纳,也赢得了市场的欢迎。

所以,小说本身已拥有广大的受众,所描写的题材又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加上张艺谋导演的操刀改编,《陆犯焉识》无疑成为文学作品电影化改编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

2 电影化《陆犯焉识》温情归来

《归来》是张艺谋加盟乐视影业之后的首部作品。至于张艺谋为什么选择与刚刚成立不久的乐视影业合作,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乐视2013年成功运作《小时代》的例子,加之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电影业的举动,不难看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影视公司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而乐视,也确实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归来》的制作、发行、宣传、放映中。

在前期的制作中,《归来》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即如何把一部时间跨度大、多重视角、多线叙事的小说浓缩为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最终电影舍弃了小说中陆焉识在大漠改造的主体部分和类似于背景介绍的1954年之前的描写,集中表现陆焉识归来的这一部分,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浓缩为最后的十多年,空间也压缩为北方的某个城市,这样的结构戏剧性更强,情感张力也更足,但因此也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与原著的差距太大,除了人物名字一样之外,几乎可以自成一部影片;还有在上映后被观众诟病最多的一点,抽离了时代背景的讲述,把关注点聚焦于两个人的感情,且没有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接把影片对于角色的设定交代给观众,这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会造成不小的理解障碍。

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向来无法令所有人都满意,因为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连结了思想,延伸到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对于书中人物的理解和想象。但视听化的表现形式恰恰加重了直观的表现,而切断了联想的通道,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总会和一部分人心中所想的有所出入。《归来》的问题显而易见,有编剧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限制。在带着镣铐跳舞的情况下,《归来》最终呈现的效果,算稳妥中略有惊喜。

乐视作为《归来》的主要制作方,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拍摄,并与索尼合作,采用4K摄影机进行拍摄。在演员选择上,由巩俐和陈道明分饰冯婉瑜和陆焉识,两人精湛的演技和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加上“小谋女郎”张慧雯以及闫妮、郭涛、张嘉译等一众明星的加盟,为票房助力不少。而影片的主题曲《跟着你到天边》由著名作曲家陈其钢以经典旋律《渔光曲》为蓝本二度创作,且全片配乐中由“国际钢琴巨星”郎朗担任钢琴演奏,这无疑也为影片增加了更大的筹码。

3 互联网宣发全面覆盖

作为一部题材传统的影片,《归来》的营销方式却很“互联网”。在影片开始拍摄的第一天,片方就开始同步制作视频日志,一共80天的视频日志,全程记录了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乐视TV每天轮放,等到影片拍摄结束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过亿,这种幕后花絮式的营销,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能吸引更多潜在的观众。而两个版本的主题曲演唱者韩磊和吴青峰,前者覆盖大龄观众,后者更受90后的喜爱,对应不同的观影人群,勾起大众观影的欲望。尽管如此,相对于新媒体的传播营销,《归来》的营销重点更倾向于传统媒体。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获得的数据显示,《归来》在包括《人民日报》《求实》杂志、央视等央媒及450家地方媒体构成的地方媒体联盟进行了投放。且在上映前期,营销团队策划的“对话”系列通过TV、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呈现给观众,“对话李安”“对话斯皮尔伯格”“对话莫言”通过张艺谋导演与国际知名的导演、编剧的对谈,准确抓住核心受众群的心理,强化其观影欲望,并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话题度。

4 结语

总的来说,可以用“全方位、多维度”来概括《归来》的营销。新媒体主打年轻观众,覆盖最大限度的人群;传统媒体主攻中老年观众,固定核心受众群,配乐、演员选择无一不考虑到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要求。而后的大师对谈增强对影迷观众的吸引力,互联网宣传吸引广大网民注意力,只是片方对年轻观众心理的把握不太到位,拿“看哭斯皮尔伯格”当作噱头宣传非但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反而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影片本身节奏比较缓慢,讲的是坚守感情的故事,这样的主题其实很符合当下人的感情观,如果片方能更准确把握年轻人的心理,可能会取得更高的票房。

原著小说的优秀,加之不错的改编和全方位的宣发,《归来》成为张艺谋宣告归来的用心之作,其票房成绩也不负众望,成为国产文艺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严歌苓曾说过,影视作品无法完全还原小说的魅力,文字所描述的场景镜头不能完全展现。这句话虽有些绝对,但确实说明了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具有很高的难度,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文学改编、IP孵化的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也褒贬不一。大略分析后可以发现,原著小说的质量和改编技巧的高低是决定改编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一部作品最终能否改编好,被大多数观众认可,可能更多取决于对原著精神内涵的传达,《归来》在这两个方面应该算是做到了。

赵迎雪(1992-),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电视学。

猜你喜欢

张艺谋原著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拔牙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