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博弈

2016-03-04韩海波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7期
关键词:凤凰卫视大众文化公开课

韩海波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电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博弈

韩海波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本文论述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电视文化中的博弈,以央视、湖南、凤凰的新闻评论节目作为比较来阐述三种文化在各自节目中的表现。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文化形成了电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共存的格局,位居主导地位的是电视主流文化,位居主体地位的电视大众文化,而电视精英文化则处于边缘和弱势,在这一背景下,笔者以央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几档新闻类节目为例,阐述这三种电视文化形态并行和比较。

1 电视主流文化的求变

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所突显的主旋律在大众文化或外文化的冲击下,电视主流文化因其单调和苍白使其优势减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并没有按文化生产的规律占取应有的文化份额,“弘扬社会正气,讴歌主流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电视节目基本是央视新闻节目所表达的意识形态,也就是主旋律。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占领文化领空,主旋律的意识形态的节目受到了冷落,央视也做了改变,这一时期《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新栏目层出不穷,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向大众靠近,也赢利了受众群体,这是一个求变的开始,但是节目题材所反映出来的还是与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相关的。

近些年,央视求变的过程是向精英文化靠拢,《新闻1+1》就是求变过程中的栏目。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有些相似,但却不完全相同。《新闻1+1》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议题,充分挖掘评论的功能。采用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采用新闻与评论相结合,从国家宏观的时事大政策、大家普遍关心的公共话题、国内特重大突发事件等选题中选取当天最快、最新、最热的新闻话题进行解读,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这是在打造精英文化的过程,

向精英文化靠拢的同时,也贴近大众文化的所需,通过老百姓所关心的个案问题来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站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也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议论环节有一定的回旋空间。《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并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虽然《新闻1+1》升级改版,但笔者认为,它还是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2 电视大众文化的精致化

马克思说:“生产物要在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大众文化节目中缓解紧张,释放压力。而一些理论和思想,用电视来表现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说电视是更具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现阶段,制作的主流文化节目、精英文化节目过于严肃、单调甚至呆板,而电视的大众化特点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可以缓解紧张,释放压力,这是电视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但电视节目要满足各个层次的观众的娱乐要求,追求经济效益和高收视率,迎合观众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节目走向低俗。大众文化也需要精致化。湖南卫视的《新闻公开课》将大众文化更加精致化。

《新闻公开课》是一档创新型新闻节目。《新闻公开课》并没有游离于湖南台节目风格,快乐、娱乐、清新、新奇、多样化是湖南卫视节目定位,更多的是吸引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受众群体,因此它打破严肃的新闻节目形式,具有话题性;同时,兼具多种时尚年轻元素,是一档由大学生亲手制作的新闻评论栏目,其节目形式是在节目录制现场通过在校大学生与资深知名的媒体人辩论的形式,每期节目都会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还会邀请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两方进行互动,并从中选出各自心目中的新闻头条。《新闻公开课》选题方面注重节目形式新颖独特性。每期节目有15分钟是留给大学生的,甚至会让90后和资深新闻主编展开版面头条间的碰撞。该节目在关注新闻时事的同时,着力拓展年轻受众群体,把话语权让步给青年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新闻节目,收效显著。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节目,它所呈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大众文化占有主体地位,同时兼顾了精英文化,通过资深新闻人带动着精英文化,通过大学生的关注点带动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与湖南台节目定位相符合。

3 电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精英文化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90年代的梦想破灭后,一方面对主流文化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又跟主流文化一起批判大众文化[1]。长久以来,电视精英文化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处于“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境遇。而大众文化却拥有众多的收视群体。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文化对立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精英文化节目没有找到一个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方式,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们看惯了精英文化一贯高高在上而又单一的节目形式,更倾向于大众文化节目的平民化色彩。凤凰卫视以新闻立台,《凤凰大视野》《铿铿三人行》《开卷八分钟》《一虎一席谈》这些名牌栏目,从金牌名主持到学者主持,处处透露着精英文化,由于落地等原因,受众群体很有限,凤凰网的建立,增加了一部分受众群体,但受众群体依然有限,凤凰卫视精英文化大众化非常典型的栏目就是《倾倾百老汇》的开播,在《倾倾百老汇》三年的嘻笑怒骂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这一档曾为凤凰卫视带来不少“迎客松”的时政脱口秀类节目也将迎来新的蜕变,开始寻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更多结合点。

《笑逐言开》周播栏目,由凤凰卫视当家男神尉迟琳嘉主持。节目运用崭新的多媒体手段和独特的串连解读方式,通过主持人现场脱口秀的形式来演绎各类资讯。栏目紧跟社会热点,天下大小事无所不包,或谈笑风生,或嬉笑怒骂,或能唱能演,或敢言敢玩。升级后的栏目加入了现场嘉宾的这一环设计,根据嘉宾的特点量身定做了当期节目主题,呈现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笑逐言开》评论方式与《新闻1+1》《新闻公开课》虽然都在演播室里,但形式完全不同,《笑逐言开》放眼全球热点,评论方式娱乐脱口秀式的没有太多的主观引导,更像是幽默式地讽刺,然而娱乐化地给予一些意见,视角独特,形式让大众更加贴近,但所阐述观点还是精英文化的呈现;《新闻1+1》关注国内热点,很严肃地播报方式,带有立场地评论,更多地是站在国家立场上,反映主流价值观;《新闻公开课》关注互联网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追述新闻头条的方式,去看哪个热点更热,大家是答辩式地对决,得出一个结论,在争辩的过程中有观点有分析有背景反映了一周的热点话题,没有太宏观的立场说,更让普通大众所能接受,贴近大众文化。

不同于西方的是,在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中国文化出现大众消费文化、政府主导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但电视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悦众、走向娱乐是基本趋向,可能是媒体生存所决定的,也是大众文化的时代所决定的,批判也好,漠视也罢,不太可能改变它的走向。无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三者都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所谓的精英文化不断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而成为大众文化,从而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所以,应该避免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分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各种文化的含义也随之改变,“主旋律”的困境与求变,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谋,大众由开始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拒斥以彼此寻找契合点,电视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种文化有继续寻找彼此相互结合的演变趋势。

[1]孔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2003.

[2]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凤凰卫视大众文化公开课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职工权利议题的电视媒体呈现*——以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为例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