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技术试验研究

2016-03-04吕秋梅

乡村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同播柘城县增产率

吕秋梅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

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技术试验研究

吕秋梅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

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影响其成产因素和产量。试验表明:夏玉米采用种肥异位同播方式,种肥异位同播配方肥料(28-6-6,其中缓释氮含量16%)50 kg/667 m2与一次性施用等养分普通复合肥料相比,穗粒数增加51.4粒,千粒重增加10.1 g,667 m2增产玉米73.9 kg,增产率达13.1%,667 m2收入增加127.6元,增幅达18.5%,效果最好。

夏玉米;种肥异位同播;产量;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试验于2016年6月安排在河南省柘城县原种场内。土类为潮土,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5.30 g/kg,全氮0.92 g/kg,有效磷(P2O5)17.6 mg/kg,速效钾(K2O)124.0 mg/kg。前茬作物小麦,667 m2产量490 kg。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1.2 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40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种肥异位同播种肥间距20 cm。处理1,双膜缓释配方肥料(28-6-6,其中缓释氮含量16%)50 kg/ 667 m2;处理2,双膜缓释配方肥料(28-6-6,其中缓释氮含量8%)50 kg/667 m2;处理3,第一次施肥方式同处理1,等量磷钾肥料和60%的普通氮肥同处理1,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40%的氮肥;处理4,按照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播种后30 d,667 m2一次性施同处理1等量养分的普通复合肥料50 kg(对照)。

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将供试肥料分别施入各处理。试验地玉米于2016年6月8日播种,2016年7月16日按方案要求追施尿素,9月23日收获。收获时各小区单收单称去杂除水分记载产量,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试验除按方案要求进行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玉米大田生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肥异位同播对夏玉米成产因素的影响

施用双膜缓释配方肥料改善了玉米的成产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667 m2株数基本一致;穗粒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千粒重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与处理2相比穗粒数增加25.8粒,千粒重增加3.6 g;处理2与处理3相比穗粒数增加5.8粒。千粒重增加0.6 g;处理3与处理4相比穗粒数增加19.8粒,千粒重增加5.9 g;处理1与处理3相比穗粒数增加31.6粒,千粒重增加4.2 g;处理1与处理4相比穗粒数增加51.4粒,千粒重增加10.1 g。

表1 田间调查与考种统计表

2.2 种肥异位同播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种肥异位同播增加了夏玉米产量。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夏玉米产量顺序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1较处理2,平均667 m2产量增加32.2 kg,增产率为5.3%;处理2较处理3,平均667 m2产量增加8.3 kg,增产率为1.4%;处理3较处理4,平均667 m2产量增加33.3 kg,增产率为5.9%;处理1较处理3,平均667 m2产量增加40.5 kg,增产率为7.2%;处理1较处理4,平均667 m2产量增加73.9 kg,增产率为13.1%。

表2 产量结果统计表

表3 经济效益分析表

2.3 种肥异位同播对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种肥异位同播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表3可知,各处理667 m2收入从高到底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其中,处理1比处理2,667 m2收入增加55.9元,增幅为7.3%;处理2比处理3,667 m2收入增加58.3元,增幅为8.3%;处理3比处理4,667 m2收入增加13.3元,增幅为1.9%;处理1比处理3,667 m2收入增加114.2元,增幅为16.2%;处理1比处理4,667 m2收入增加127.6元,增幅为18.5%(对照)。

S513

B

1674-7909(2016)29-14-2

猜你喜欢

同播柘城县增产率
柘城县村镇规划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
柘城县
柘城县卫计委召开全县卫计系统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迎检会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节肥效果明显
有机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秸秆腐熟剂效果研究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掀起种植方式变革
——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扎根山东滕州
良种良法结合 加码推广种肥同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