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2016-03-03○邵

现代语文 2016年25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作文

○邵 辉

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邵 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中普遍存在谈“文”色变,对写作充满畏惧、排斥的消极心理。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成绩的提高。笔者经常发现许多学生聊起天来滔滔不绝,但提笔写作却无话可说。经过与他们交流,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习作教学在许多时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写作写的内容并非是他们所见所思所感,因此提不起兴趣。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骨肉丰满的文章。

笔者将从以下五方面谈谈笔者对作文教学的粗浅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于“兴趣是学习得动力”的理论早已被众多教育专家从心理角度、学生的认识结构等方面作过论述。确实,兴趣对于学习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对作文没有兴趣,一上作文课便感到索然无味,自然写不好作文。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多角度欣赏学生的文章,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感到写作文难,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还要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笔者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笔者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二、引导学生睁大眼睛用心观察

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培养敏锐的感知力,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手工制作等活动,教学生去观察,去“爱”:观山,观水,观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观植物,观动物,观小物件……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的笔下也会流淌着对生活的爱。例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写景的习作,然后,带着学生到校园外的一片田野里,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田野的美丽,田野的色彩……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自然会用充满个性的语言,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感情,展现出学生作文的童心童趣。

三、教师备课要有创意

叶圣陶先生曾说:“只有孩子心底流出的题目,孩子才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因此,习作题目的制定,要体现开放性和自主性,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一系列环节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在题材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习作题目,教师加以梳理,从而制定出开放而富有个性的文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产生“我也能写好作文”的欲望,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指导修改要具体到位

在训练学生自改作文时,首先交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出修改范围。交给学生用统一规定的修改符号,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按字、词、句、段、篇的顺序)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在原文上进行修改。一次突破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然后逐步加深难度,达到全面修改。要让学生知道修改哪些方面。一是内容方面:看看中心是否明确,思想是否健康,情节是否真实,材料是否充实等。二是结构方面:看看顺序是否恰当,分段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等。三是语言方面: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连贯,有无错别字,有无用错的标点。

五、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让他们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然后可以进行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前提。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合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教师只有从兴趣着眼,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说写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探索和发现适合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邵辉 山东泰安 宁阳县第十中学 271403)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作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习作展示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