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研究

2016-03-03王煜涵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

王煜涵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000)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研究

王煜涵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000)

科学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哲学思潮,集中反映了当今科学时代的特点,深深影响了众多科学的发展,包括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观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主要理论观点以及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观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 教育管理观

一、背景

科学主义的兴起是与科学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要追溯科学主义的渊源,不能不回到科学革命那里去。从16世纪始,在西欧的历史上,文艺复兴运动的勃兴和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诞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由此拉开了序幕。一大批科学家积极从事各门科学的研究与探索,并且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许多领域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作为自然科学逻辑体系的理论典范,即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形成,向自然界展开了全方位的探寻,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数代人的努力终于使西欧各国出现了绵延两个多世纪的科学革命,即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大发现。这一时期的科学发现,不仅使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扩大了,而且各门学科均获得了巨大发展和机器辉煌的成果,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1]

二、代表人物

现代科学哲学的形成可以溯源到J.赫尔1833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研究序论》,早期的重要人物有W.休厄尔、J.S.密尔等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E.马赫、K.毕业生J.彭加莱、P.杜恒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阐述了科学哲学的观点,20世纪20~30年代B.罗索和L.维特根斯坦等人所开创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促进了科学哲学的蓬勃兴起。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在反对和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有关科学活动的研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代表人物有H.赖兴巴赫、K.波普尔、W.奎因、N.汉森、T.S.库恩、P.费耶尔阿本德、I.拉卡托斯、S.图尔明、D.夏皮尔等。

三、主要观点及理论

通过对科学主义思潮产生原因的分析,科学被认为是推动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科学知识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两次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实惠是倒可领域都无法比拟的。由于很多哲学家熟悉和从事过自然科学研究,有些人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家,使他们呈现出自然科学素养,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的方式、方法来建构哲学,同时浓郁的哲学情结使他们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理论问题。一些流派的哲学中留下不同学科的自然科学的影子。总的来说,科学主义在现代西方经历了多样化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1.实证主义

科学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但它成于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作为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创始者出现的。近代自然科学经历了16-17世丝己的大发展之后,18世丝己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经典物理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逐渐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自然科学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育时期。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今天称之为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科学及其重要分支拔地而起,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冲击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需要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机械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深厚的自然科学传统的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实证主义哲学。孔德的科学主义思想是与其实证主义哲学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各门自然科学的系统考察,结合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和综合的研究,他提出了作为实证哲学核心的实证原则。

2.马赫主义

马赫作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继承了实证主义传统,认为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创立了“批判经验主义”,把经验和科学理解为不依靠客观实在的主观的表现和味相金的总和。所谓实证知识就是事物的现象的知识,一切都是感觉构成的,包括人类本身在内,所以不应该区分什么物理和心理、物质和精神。马赫主义者还杜撰了“要素”这个概念,所谓“要素”就等于感觉,如果把物理和心理看成是一样的,那把它们都看作是感觉(要素)。[2]马赫主义者标榜反对形而上学,认为相信看不见、摸不着的超出感觉范围的东西,那就是形而上学,“经验”是唯一真实的东西,除“经验”之外就没有科学、物质、客观世界。趋而上学把科学认识的对象限于感觉世界,否认在感觉之外或之后的形而上学的“物自体”之类的东西。

3.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的产生,受到了传统实证主义原则的影响,也是对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革命的一种反应。现代物理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的诞生是以量子力学为标志,它以微观世界为研究对象,人类认识的领域进一步扩大。这时,出现了很多问题,科学知识的基础和结构、科学理论的证明与评价,感观经验世界和数理逻辑的关系,以及科学发现和发展模式的问题变得尖锐起来。逻辑实证主义把自己标榜为“科学的哲学”,继承了传统的实证主义哲学传统,以数理逻辑和现代物理学等严密精确的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用这些武器来对产生的问题作出回答。

四、评价

科学主义思潮是早期科学哲学的核心思想,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把科学主义推到一种极端,但却存在着很多缺陷。随着科学的发展,它随之遭到历史主义的挑战和人本主义者的有力抨击,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依据只是经验事实,只重视科学理论的事实分析。对于教育管理来说,科学主义影响了教育管理的实践。教育管理者认为“管理是科学”这样的信念日益增长,同时管理研究的去价值、管理科学隐藏价值也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但科学主义也对教育管理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作用,它忽视了教育管理中实质存在的权利关系,一味强调科学理性,重视法律权威而忽视了管理者的魅力权威;同时使教育管理看不到人在组织的形成和运作中的作用;舍弃了人类选择和理性研究中的价值。

[1]刘泳振.科学技术史概括.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M],1992.08

[2]赵立坤.论18世纪启蒙理性[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2

[3]涂为国.浅谈18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J].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9

[4]李自强.西方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来源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2,5

王煜涵(1990—),女,汉族,籍贯:辽宁铁岭,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行政。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思潮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美国逃奴案审判中的法律实证主义——以首席大法官莱缪尔·萧的判决为例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人文视域中的中学哲学教学思考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自杀论》研究方法分析——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