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社团建设

2016-03-03刘晓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新课程(中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社团成员

刘晓(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社团建设

刘晓
(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社团作为中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在社团管理、社团活动组织和开展、社团评价三个方面的应用研究,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社团建设。

信息化;中学生社团;建设

中学生社团是学生为实现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青少年群众组织。在当前深化素质教育,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背景下,中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突破自我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和认识,将信息技术在学生社团中的运用作为关注点和实践方向。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在社团管理、活动开展、社团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社团管理

中学生社团管理主要包括社团申办、备案、招新、成员管理等内容。由于中学生肩负着考试和升学的双重压力,传统模式下的社团管理工作多数是由辅导教师或社团负责人进行直接的管理运作,易产生社团管理规范程度不够、开放性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社团的正常开展。通过信息技术方式的引入,可将信息化手段贯穿社团管理的全过程,促进中学生社团规范、科学、高效管理。

1.实现学生社团电子注册备案

按照学校社团管理有关规定,依托网络进行学生社团注册和年度备案工作,设立专门的学生社团注册、备案页面,由学校社团管理负责人具体承担本项工作,受理学生社团注册申请,并结合校园文化特点、学校硬件条件以及辅导教师情况,对学生社团注册信息进行综合考量,杜绝立意不高、受众面小、成长性不强的学生社团成立。在学生社团备案工作方面,由社团负责人网络上报本年度社团开展情况、效果、成员参与情况等电子材料,通过材料审核,巩固和发展运作正常的学生社团,自动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社团规范、有序开展。

2.完成社团成员网络招募

一是在校园网站上设立学生社团专题页面,按照学生兴趣或社团主题将校内学生社团进行科学分类,一般分为:兴趣爱好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技类、理论学习类四个大类别。二是网上发布各学生社团信息,包括社团名称、宗旨、主要任务、活动内容、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等内容,并发布成员招募书,公开招募条件。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园网、贴吧、海报、广播等多种方式,扩大社团宣传面,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申请加入。四是在招募期内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学生在社团专题页面填写申报信息,由系统后台统计汇总注册信息,及时发布符合条件的入选名单。

3.建立社团成员电子信息档案

对社团成员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成员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备案,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爱好特长、班级任职、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将社团成员电子信息通过学校内网发布,进一步增进社团成员间的相互了解,方便成员间沟通交流。

4.建立学生社团网络学习空间

社团网络学习空间是学校、社团辅导教师、社团成员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在学生社团网络学习空间中设立成员管理区、资源区、任务区、讨论区、作品展示区等模块化内容,可将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由线下转移至线上,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的开放度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学生社团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交流圈,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社团活动组织与开展

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旧知,习得新知。教师训练他们的技能(一般性技能和专业性技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信息化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不仅突破了传统社团受时空限制方面的因素,而且可以进行更广泛的社团宣传和内部交流。

1.提高社团活动效率和频率

通过建立社团QQ群、微信群、微博及网络学习空间的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时效性和广度性,在活动前将社团活动的相关信息和要求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发布宣传。活动结束后,社团成员再利用网络平台将作品、材料、成果进行在线提交和展示。同时,社团辅导教师可在网上进行活动点评和个性辅导,发布扩展知识内容,将有限的面对面的线下活动时间扩展到无限的网络空间中,不仅保障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了社团活动效率。

2.促进社团活动方式的变革

将“翻转课堂”理念引入社团活动中,辅导教师或社团负责人提前在网络上发布下次社团活动主题和内容,根据社团成员的特点和特长进行科学分组,并将活动任务进行分解到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相关任务素材、资料并上传至学习空间中进行资源展示和共享。待社团活动开展时,辅导教师围绕活动主题和学生完成情况组织进行讨论和交流,对于学生未掌握或认识有模糊的地方进行集中讲解。通过此方式的应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障社团活动开展效果。

3.增强社团成员间的交流协作

在传统社团活动中主要是辅导教师设定任务,学生按照既定顺序参与,社团成员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更无法谈及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信息化独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彻底改变了社团的活动方式,社团师生可通过QQ、微信、微博等平台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使社团活动的范围得到扩展和延伸。同时,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或自发组成兴趣小组,共同制订任务思路和方案,科学有效进行分工,并在互联网上进行问题研究和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社团评价

中学生社团是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社团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在传统社团运行模式下,由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机制,或评价不全面、及时,易发生“做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突击造假的情况。通过信息技术方式的引入,可实现对社团日常管理、活动开展、学生参与等方面的全过程记录和统计。依此数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就可制订科学、具体的社团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

1.优秀社团评价

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依据社团管理、成员人数、活动次数、活动效果等方面的电子数据综合评价社团开展情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社团的动态管理和考核。对管理到位、效果明显的社团和辅导教师给予表彰,在政策和经费上予以扶持和奖励。反之,对于评价不好或效果不明显的社团引入淘汰机制,从而整体上把握学校社团发展方向,规范社团开展,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2.社团成员评价

学校、辅导教师从学生签到、活动参与、作业提交、互动交流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建立绿色评价指标,对社团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参与活动不积极、多次违反社团管理制度的学生,在帮助其无果的情况下,可通过社团全体成员投票表决的方式,引导其主动脱离社团或参加其他社团活动。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信息化环境对中学生社团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式在学生社团中得到运用,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有效性和教育性,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方法,进一步推动中学生社团科学、规范、健康发展。

[1]康望晶.中学生社团规范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胡铃冬.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及实施原则[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52-53.

·编辑王团兰

刘晓(1980—),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信息技术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社团成员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七 彩 画 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How to get relaxed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