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现象学:回应意识“科学性”的新型哲学范式——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识科学哲学进路》

2016-03-03王礼军

关键词:认知科学著者现象学



神经现象学:回应意识“科学性”的新型哲学范式——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识科学哲学进路》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心理学自诞生之初就暗藏意识和行为的研究主体之争,行为主义势力的升起更是点燃了这场战斗的硝烟。自心理学之父冯特以降,意识是否为心理学应有之研究对象,意识经验又能否被精确地描述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加以探究一直是困扰心理学家的难题。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随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学科取向开始出现相互吸取、相互交融的整合姿态,认知神经科学的华丽登场缓和了心理学内部的“心身”争论,神经科学似乎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心理学走向“科学”的引路人。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在试图整合脑与意识经验,以期为心理学的意识研究提供坚实的生理基础和科学论据。然而,脑与意识经验如何整合?整合成什么?学界并未给出满意的答复。神经现象学的问世弥补了以往脑与意识经验之整合研究的不足,开辟了一条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全新进路。

神经科学和现象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在研究的主题、方法和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根本性的差异。例如,神经科学主要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脑成像等方法致力于探究并解释心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归属于自然科学;而现象学则以意向性为核心,采用一种建立在直接直观和科学认识之上的严格哲学方法描述(还原)意识现象或意识对象的本貌,归属于人文科学。然而,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学科能否融合,最终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科学大地之上?二者的联姻又如何解决心理学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性”问题?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陈巍所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以下简称《神经现象学》)的一书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并对此做出了翔实且有力的解答。通览全书,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内容全面系统、结构清晰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关于意识的神经科学的理论或取向都在意识主观性这一“困难问题”面前折戟臣服。当代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即是构建一个能同时阐明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纲领。《神经现象学》旨在通过现象学与神经科学之间的“互惠约束”来推进这一纲领的建设。这项工作共分六章来实现,内容系统,结构清晰。第一章率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神经现象学进行初步界定与辨析,引介神经现象学的开创者及其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奠定后续研究的概念基础;第二章回顾神经现象学诞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线索,为理解神经现象学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第三章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详细阐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内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现象学的本质;第四、五章分别论述神经现象学的基础和运用研究,从介绍一般的意识经验研究到对意识经验障碍的成因分析和干预研究,占据了本书近一半的篇幅,帮助读者进一步丰富并深化对神经现象学研究范畴的感知与理解;第六章为评价与展望部分,体现出著者对神经现象学系统且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为未来研究指出一条前瞻性的道路。

综观之,该书从研究背景到理论内涵,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价值贡献和争议困境到研究展望,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这一结构的严密性和层次的分明性体现出著者在构思上的良苦用心,并为读者通畅流利地品读此书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论证深入严谨、可读性强

神经科学和现象学虽令诸多学者趋之若鹜、爱不忍释,但此二者皆为专业性极强之学科,易让读者喜惧相伴,甚或望而却步。虽然阅读《神经现象学》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神经科学与现象学基础,且书中有大量相关学科的专业术语贯穿其中,但其可读性并未因此大打折扣。著者秉承了“语言端正而不失幽默,叙事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写作风格,在行文中采用述评结合、图文并茂、理论与临床实例相验证的方式,使得该书既对专业学者来说是一部引人入胜之作,对其他学科的学者乃至普通读者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国内同类专著所欠缺的。例如,著者在列举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结合分析幻肢现象成因时,以故事形式导入了幻肢的研究历史、进展与难点,引领读者流连忘返于神经病理学与现象学殿堂之内,以获取一种交互式的体验与启迪。这种写作技巧遵循了近年来流行于国际学术专著的写作趋势:将学术性融入公众生活。这体现出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与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本书在论证上合理规范、深入严谨,符合学术专著之通则。著者于书中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将神经科学数据与现象学洞见之间构成一种互惠与约束,发人深省,使其成为一部值得认真学习、细细品读和体味的学术专著。

三、经典前沿并重、文献丰富

参考文献本书的之多令人震撼,总数多达949篇,类型遍及期刊、著作、译著、手册和学位论文等。学科遍及分析哲学、现象学、科学史、心理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病理学、语言学等,为本书的跨学科视域提供了强大的文献支撑。其中,中文文献164篇,英文文献785篇,足见著者搜集、分类、消化与整合文献的深厚学术功底。经初步统计,全书在2000年之后(包含2000年)的文献数量为727篇,约占总数量的76.6%,近5年(2010—2015年)的文献数量为161篇,约占总数量的17.0%。这些文献系统地反映出国内外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充分表现了作者国际化的学术视野。2000年以前的参考文献虽占据一定比例(23.4%),但所引用文献皆为经典性的著作或引用率高的论文,其中,胡塞尔、梅洛-庞蒂、海德格尔、萨特等所著的现象学元典的引用频率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这也反映了作者在现象学方面的积累颇深,用力之勤。 毋庸置疑,的经典性和新颖性使得该书处于研究神经现象学领域的学术权威和前沿的地位,不仅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提高了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而且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理论与方法并进、创新鲜明

自17世纪笛卡尔为后世留下心身关系的“世界之结”后,人类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征途上从未止步。认知科学是“两面神”,它同时俯视两条路:它的一张脸转向自然,视认知过程为行为,另一张脸则转向人类世界或者现象学家所谓的“生活世界”,视认知为经验。神经现象学的应运而生为认知神经科学解决“意识困难”问题带来了希望和曙光,也可视为认知科学在新时期的发展产物及其“代言人”,重塑了其“两面神”的形象。

为此,著者首次将神经现象学确定为是一项跨学科运动,它联合了神经科学和现象学,在强调人类心智的具身生成条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现象学还原、内省与佛教沉思训练等第一人称方法与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动力学等第三人称方法的有机结合来探索人类意识经验或主观经验。这一界定大大丰富了神经现象学的内涵,将其从智利认知科学家瓦雷拉圈定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此外,著者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原创性地提出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建构。例如,基于镜像神经元研究的读心双重机制、具身交互主体性以及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理论等。其次,方法论上的创新。著者综合文献研究法与理论分析法开展神经现象学的系统性研究,同时沿袭神经现象学的方法论,整合神经科学的第三人称方法(如事件相关电位、经颅磁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与现象学的第一人称方法(如现象学还原和内省法等)。这种整合性的研究方法不仅恢复并加强了第一人称方法在意识研究中的应有地位,还弥补了客观研究与主观研究之间的鸿沟。这种整合的视角为意识研究的“科学性”提供了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源头。

五、结语

《神经现象学》对神经现象学的范畴和边界、背景、理论内涵和实例展开一次全景式描述。它全面且系统地梳理出神经现象学的运动概貌和基本框架,深化了对意识经验的本质、发生与发展机制的认识,为理解传统的意识经验现象提供全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神经现象学突破了意识“主观性”的研究困境,在意识经验和脑认知神经基础之间搭起一座壮丽的桥梁,开辟了当代认知科学的新型哲学范式。它不仅促使神经科学与现象学的整合,推动两者之间“前载于彼、后载于此、彼此互证”的相互启迪,在某种程度上为“身心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也为心理学内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条对立的路线提供了整合的实例。

作为一部开创性且充满着学术冒险之勇气的学术专著,《神经现象学》视角独特、选题新颖、内容翔实、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是国内目前探究人类意识问题的集大成之作。本书的出版丰富了认知科学对于意识问题的研究范式,开启了神经科学和现象学研究的新征程。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并没有有效地处理意识经验的发生问题,这也使其在考察主体层面的意识经验与交互主体性层面的意识经验时产生了一种断裂。我们衷心希望,作者能够在后续研究中,弥补这一缺憾,并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神经现象学这一新兴的认知科学哲学范式。

( 责任编辑 :金云波)

·书评·

作者简介:王礼军(1989—),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 (13CZX02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04)

收稿日期:2015-11-09

中图分类号:B8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6)01-0139-02

猜你喜欢

认知科学著者现象学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
意识的自然化之后——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浅谈梵藏翻译过程及认知科学与佛教间的关系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