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开展课题教学

2016-03-03李建平郭仕荣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题微课研究

李建平,郭仕荣

(1.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安徽省滁州市教研室)

在地理课堂上如何开展课题教学

李建平1,郭仕荣2

(1.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安徽省滁州市教研室)

地理课题教学是一种新的高效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原则、特点、类型、实践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和说明,希望得到重视和推广。

地理课题教学;教学原则;特点;类型;实践案例

高中地理课题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最有成效的教学手段。

一、地理课题教学的内涵

地理课题教学是指地理教师在围绕课程纲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要求而所做的具体工作——即对课堂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合作学习团队,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究、实践探索等研究行动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地理课题教学的原则

1.评价原则

学生对于地理课题的习惯反应是“会”与“不会”,地理教师对学生的试卷、作业、练习和课题研究则总以“对”“错”来评判。地理课题教学要求是在问题研究上对于不同学生的区分不是会不会做,也不是做对还是做错,而是表现在所作研究的不同深度以及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过程和表现。例如,“学生能够发现这一点,已经很不简单;如果还能自己收集一些资料,学习一点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并能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那就很了不起”。这样的地理课题研究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同时又给各种程度学生的发展留出了很大的空间。针对研究课题的这种特点,对学生所做工作的评价要有新的标准。对学生的工作应该给予总体的评价,指出其特点与不足,不能只给一个简单的分数或者“对”或“错”,需建立一个既考核过程又重视结果,全新的多元化的地理课题教学评估、评价体系与标准。

2.自主选择原则

首先课题的选定是自由的,无需受课本进度、内容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研究课题。课题组参与的学生也是自己选择组合的,一个研究小组人数可多可少,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不干预。但一个班的研究课题不得少于4个,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有活动可参与,还能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需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课题科学探索的机会和体验,以获得成功的快乐!

3.内外结合原则

课题研究应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每个章节后都有一节问题研究教学,其实它就是一个课题研究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起来,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用于学生的汇报和交流。课外组织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地理课题研究活动,使课内、课外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教学体系。

(二)地理课题教学的特点

1.价值观

高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课题教学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如:臭氧层的保护涉及无氟冰箱的推广,但是无氟冰箱比氟利昂制冷的冰箱成本高,消费者花较多的钱但本人并不直接受益,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宣传策略?许多报导说,臭氧层的破坏使皮肤癌的发病率上升,其实皮肤癌主要是白色人种生的病,黄种人很少有这种病,黑种人更是与它无缘。当今世界上的医学资料大部分来源于西方国家,国际传播媒体也基本上由他们控制,事情的严重性会不会被夸大了?这里是否也有某种形式的种族偏见:研究课题为这类问题的深入讨论留出了很大的空间。

2.多视角

实践中的地理问题大多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权衡利弊进行评价。我们过去的地理知识教育却把这样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要么对,要么错,没有选择。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脱离实际,思想绝对化,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行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课题进行组题,目的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过去我们认为,科学界没有定论的内容不应在中学地理课程中涉及,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让高中学生接触一些目前还有不同认识的课题,有助于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避免思维的片面化。

3.实践性

中学地理教育一直重视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和解释自然现象中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某些脱离实际的倾向,表现之一是对于地理规律、量的认识的绝对化、理想化。实际上,地理学中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近似规律。例如,教科书一直说风的大小跟地转偏向力之间无关,与地面摩擦力有关,但是通过“研究风的成因”这个课题就会看到,实际情况与这种说法是有较大偏差的。而且要复杂得多,学生可以体会到理论和实际的差距。

二、地理课题教学类型

1.知识的应用型

也称为验证性实践型:这类课题研究的前提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涉及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而是在学过相应的知识之后通过地理实践进行验证。研究者首先对知识进行学习理解,然后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重点是制作成相应的微课,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观看,引发学生思考并探究,一方面,微课可通过歌曲聆听、微视频欣赏以及互动对话热身形式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通过谜语、绕口令、谚语俗语导入、词语接龙导入、问题导入、主题导入以及故事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微课的时间一般会控制在5至10分钟之间,这符合学生的10分钟注意力法则,能够让学生更容易集中学习注意力,教学效果较好,因此,在微课模式教学方式下,应注重课前预习。

(三)课中突破重点难点

微课授课过程中,针对某重点教学知识,应当采取反复播放,进行知识点细分,并相应突出主题、解决问题,做到课中突破重点难点。如,在进行听说练习时,微课模式下,教师可设计听说短片,学生在反复听录音、跟读后,有问题时,教师进行相应纠正发音,然后再观看视频,做到开口模仿、听说同步。又如,在词汇练习时,微课模式下,教师应设计动画视频,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让学生做到通过观看动画视频,找出与课本相同的词汇,教师播放微课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找单词,边找边暂停播放,并让学生在书本上做标注,进行句型练习时,微课模式下,教师应让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齐读句型,教师再指出主要句型结构后,让学生利用此句型造句。

(四)课后复习巩固,知识拓展

微课模式下,在进一步宣传微课的定义及用途的基础上,不仅要注重课前预习、课中突破重点难点,还要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拓展知识。尽管微课模式下,微课仅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师仍然是主导,但微课仍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传统授课模式下,如果学生忽略了某些内容的听写,可能会大大影响学习效率,但在微课模式下,授课结束后,如果学生还没有完全把握课堂中所学知识,课后,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反复观看视频进行学习,掌握课堂教学中未掌握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全面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微课是教育应用上的一种新颖形式,尽管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应用并不多,但逐渐会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在未来教育教学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同时,微课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用,因此,面对新的教育模式,中学英语教师要在应对技术环境下,努力学习和研究课堂教学要求,成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有益帮手。

[1]张春辉.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教学研究,2016.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课题微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第一次写课题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