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亦可顺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刍议

2016-03-02王亚周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忠言纳谏邹忌

王亚周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 陕西咸阳 711300)

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亦可顺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刍议

王亚周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 陕西咸阳 711300)

作为劝谏艺术的经典之作,《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谏过程可谓入情入理,劝谏语言可谓文质兼美。表现出如下特点:劝谏方式上,由己推人,由小到大,层层深入;劝谏语言上,措词委婉,比喻巧妙,整齐精练。总之,很有特色的,很有说服力。

劝谏 由己推人 委婉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忠言”往往“逆耳”。所以,要达到“利于行”的目的,对于接受建议的人来说,需要虚怀若谷的品质。但是,当接受建议的人身处高位时,能否具有一种大胸怀,接受来自下面的意见?也许值得存疑。所以,我们在交往过程中,特别是对上交往时,若能够注意沟通的技巧和方式,也许“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亦可顺耳”。今天,我们就以《邹忌讽齐王纳谏》,谈谈文章表现出的劝谏艺术的魅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邹忌的妻、妾、客人赞美邹忌及其原因。开头一句便从正面写出邹忌的身材、面貌,从客观上先肯定邹忌的美,为下面写“齐国之美丽者”徐公比美打下基础。然后写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这三个人都说邹忌比徐公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这几句描写邹忌会见徐公后的行动和心理状态:他早知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这次又通过实际对照,认真分析,觉得自己并不如徐公美。因此“暮寝而思之”。他经过认真思考以后,从受蒙蔽中恍然醒悟了。原来妻、妾、客之所以说他比徐公美正是由于“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以至于混淆了是非,颠倒了美丑,蒙蔽了自己。

这一段写邹忌个人的事情,描写得有声有色,“朝、旦、明、暮”时序井然有条,为下一段用暗示、比喻的方法讽谏齐王作了铺垫。

第二段写邹忌用自身的事情作比喻讽谏齐王的情况。邹忌先向齐王表述了他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的原因,然后由已及人,由小及大,进一步推论到齐王身上。“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这一句先说齐国之强大,其中也就点出了齐王地位之尊贵。正因为齐王位尊势大,“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者当然更多,因此“王之蔽甚矣”是不言而喻的。作者运用简短的语言,作了合情合理的推论,很有说服力。

这一段写邹忌现身说法,以已推人,指出王之蔽更加严重,如果不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国家的安全和齐王的地位都将是危险的。

第三段写齐王虚心纳谏及其结果。一个“善”字写出了齐王虚心纳谏的态度,同时衬托出邹忌讽谏的说服力。接着写齐王下令悬尝纳谏,表现了齐王广开言路的决心和行动。当然,这里有作者的夸大,对齐国的统治者作了不切实际的美化,读时应予注意。接着写齐王纳谏以后在国内外所引起的反应。在国内,“令初下”时,“门庭若市”,看出齐国在政治上问题是不少的;又经过“数月”、“期年”以后,进谏者由多而少,由少到无,说明齐王纳谏以后,修明政治,已见出巨大成效。在国外的反应是: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这一段写了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行动和结果。证明了除蔽纳谏能修明政治,对国家人民有好处。

一、全篇在写作上运用了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推理方法,层层深入,说服力很强

邹忌向齐王劝谏时说道“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一段劝谏之言可谓精彩绝伦,邹忌通过妻、妾、客人赞美自己这一假象联想到臣子虚美国君这一客观可能的事实,并通过原因分析及类比推理,即妻、妾、客人之所以“美我”,是因为他们有求于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妻、妾、客人与邹忌的关系和臣子与君主的关系何尝不是同样的性质呢?所以,臣子对于君主的溢美之词不过是一种谄媚而已。通过这样的推论,让国君在一步步推理中自然而然地明白并开始思考自己所面临的处境:我是否也处于谎言的蒙蔽之中?国家是否真的一片歌舞升平?这一番推论可谓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着实让人信服。从而使得齐王认清现实,开门纳谏,实现齐国一时之盛。

其实,类似的说理在先秦诸子的作品中不乏先例。先秦时期,诸侯争强、互相征伐,这样的“国际”环境,也为“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创造了机会,各家各派努力推行各自的学说,其中,“儒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曾经带领众弟子用十四年时间游历列国,推行自己“仁”的学说,谈到如何实现“仁”时,孔子说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意思是说:近取自己作比方,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现仁的方法。后来,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以说是对孔子观点的具体化。从而让我们明白,“仁”并不是遥不可及!

二、语言上措词委婉,比喻巧妙,用词造语整齐、精练,是很有特色的

很多时候,再好的说理都需要精彩的语言包装,如此,枯燥的道理才会焕发出吸引听众的魅力。在邹忌劝谏的话语中,他避免了单刀直入,没有直言齐王施政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是从自己的生活“琐事”和体验说起,富有生活情趣,拉近了交流对象的心理距离。表达委婉,且将君臣关系和夫妻、主客关系作比,不可谓不巧妙。在句式表达上,邹忌话语简洁凝练,句式整齐,从而使得整个语言在形式上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关于劝谏语言魅力的例子不胜枚举,如秦代唯一文学家李斯曾经写过一篇著名的劝谏文章——《谏逐客书》,这篇文章可谓识高文亦高,它不仅思想可贵,而且辞采丰富,文思横溢,写作技巧十分出色。文章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语言形式整齐错落,音节上抑扬顿挫,使全文增强了溜溜不绝,雄放不羁的气势。所以,它不仅成为公文的典范之作,也为李斯在文学史上争得一席之地!

当然,古今中外,劝谏的方式多种多样,劝谏的艺术也是丰富多彩。我们在这里所分析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只能算是凤毛麟角,但我们从中毕竟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贤臣的赤子之心及令人拍案的劝谏艺术!

猜你喜欢

忠言纳谏邹忌
邹忌劝齐王纳谏
要听得进忠言
章宏伟
邹忌比美
增广贤文
论《左传》关于春秋霸主重耳的纳谏叙写
太宗纳谏
栾书纳谏
忠言也可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