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名士杜林西州仕宦考

2016-03-02冯艳秋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蒋 波,冯艳秋

(湘潭大学 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秦汉文史研究]

汉代名士杜林西州仕宦考

蒋 波,冯艳秋

(湘潭大学 历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杜林为两汉之际著名学者,因避王莽之乱迁居西州。寓居期间,杜林并非不仕、未仕,而是曾在隗嚣集团出任“治书”一职。杜林仕职的时间虽不长,但对汉代古文经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后因隗嚣企图自立,形成与刘汉相对抗的政权,杜林退出了隗嚣集团。杜氏在西州的仕宦经历,彰显了“正统”意识影响下两汉之际士人的忠贞气节。

关键词:杜林;西州;仕宦;“治书”

杜林(?—47),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人,汉代著名小学家、古文经学家,有《仓颉故》《仓颉训纂》等著作见于历朝正史《艺文志》。杜林生活于两汉之际,王莽之乱后避居西州,因曾仕职隗嚣集团,且与今甘肃“瓜州”一名的由来有关,①“瓜州”一名在《左传》中已出现,虽然据顾颉刚等先生考证,最初的“瓜州”在秦晋之间,不在河西敦煌(顾颉刚《瓜州》,载于《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但瓜州、河西之间发生联系,或者说后人提到瓜州一般认为是河西之瓜州,则与杜林密不可分。杜林曾“以为(敦煌)古瓜州地,生美瓜”(《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下》)。这一误解影响很大,汉唐之际的学者为“瓜州”做注,多认为瓜州地在敦煌,于是敦煌境内遂有瓜州一名。因此后人又称其为“西州杜伯山”。②如清人吴伟业在《咏史十二首》中说:“西州杜伯山,北海郑康成。季孟将举事,本初方用兵。”参见吴伟业撰、李学颖校《梅村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杜林寓居西州的相关事迹散见《汉书》《后汉书》等史册,由于其中的仕宦经历牵涉到他之前、之后诸多问题,因此试对其在西州的仕宦情况略作考证。

据《后汉书》本传载,杜林原为扶风茂陵人,少年时为地方小吏,“初为郡吏”,这是有关杜林到西州之前仕宦的唯一记载。此处的“郡吏”指任职新莽政权,还是西汉王朝?从相关史料判断,应是后者。因为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杜林携家属避乱西州,隗嚣器重他的原因之一就是“素闻林志节”;再参考后来杜林被光武帝刘秀嘉奖的事迹,可知他任“郡吏”应是西汉末年,而不是新莽期间,否则刘秀不可能表彰逆臣。

杜林避乱的原因、细节,《后汉书》有明确记载:“王莽败,盗贼起,林与弟成及同郡范逡、孟冀等,将细弱俱客河西。”[1]935杜林为何选择客居西州,而不是其他地方或割据势力?一方面当地割据者隗嚣“招聚其众,兴修故业”,颇有作为,当时西州号称“完富”,社会较为稳定;同时隗嚣“谦恭爱士”,对流寓士人皆“倾身引接为布衣交”。[1]522另一方面,杜林父亲杜邺在西汉成、哀年间曾任凉州刺史,或许杜林早年曾随父亲巡守过西州,所以杜氏及家属避难西州,等于故地重游,熟人熟地。

杜林在西州的行状以及与隗嚣的关系,后人多赞杜林而贬隗嚣,如梁统《与杜林书》曰:“君非隗嚣,不降志辱身。”[2]825加之后来杜林拒绝隗嚣征召,离开西州前往洛阳,遂有人认为杜林未仕隗嚣。这其实是一大误解,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首先隗嚣并非暴虐无道者,恰恰相反,当时大批士人“客河西”,均认为隗嚣是可信之人。而且如前所述,隗嚣的确招纳、重用了一批外来士人。更重要的是,《后汉书》本传对杜林在西州的仕宦情况有明确记录:“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亦说:“(隗嚣)以前王莽平河大尹长安谷恭为掌野大夫,平陵范逡为师友,赵秉、苏衡、郑兴为祭酒,申屠刚、杜林为持书。”《资治通鉴》也有类似说法:“三辅士大夫避乱者多归嚣,嚣倾身引接,为布衣交;以平陵范逡为师友,前凉州刺史河南郑兴为祭酒,茂陵申屠刚、杜林为治书。”[3]1288可见,杜林在西州一开始并未拒仕,而是有过出仕经历的。

“持书”“持书平”“治书”同官异名,原本叫“治书”,唐代因避高宗李治之讳,遂将原来史籍中的“治书”改为“持书”。两汉“治书”一官,隶属御史系统,西汉称“治书御史”或“御史治书”,《汉书·百官公卿表》曰:“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后汉书·百官五》也录有该官,为“治书御史”或“治书侍御史”,简称“治书”,秩比六百石。杜佑《通典》总结汉代官秩差次,将其列入“六百石”“比六百石”,[4]988与《汉书》《后汉书》基本一致。“治书”一官,多由明法公正之士或饱学之士充任,主要负责监察、整理图书典籍,这与杜林重品节、博学的特质相吻合。杜林的品节,前面已有涉及。关于杜林的博学,《后汉书》本传、《儒林列传》等说他早年好学,又从张竦等名师问道,因此博闻多才,在当时有“博洽”“博雅”“通儒”之誉。[1]935所以,“素有名,好经书”的隗嚣授予杜林“治书”一职,算是识才善任,杜林也乐意接受。

杜林任“治书”一职可能只有数年,时间不长。因为他在王莽败亡后(公元23年)避难西州,建武六年(30)前往洛阳,前后相加不过8年。仕职时间虽短,但杜林勤于本业,应该是非常称职的。我们以古文《尚书》为例略作说明。自秦焚书坑儒后,典籍残落,只能靠民间私藏或口耳相传。西汉初年虽经官府征书,得孔壁古文《尚书》,但只是残篇,因此终西汉一代传习的主要是今文《尚书》。杜林在西州期间,搜罗、整理图籍,“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5]515所谓“漆书”,清人王鸣盛曰:“漆书即科斗,古无纸笔,以漆书竹简,故头粗尾细状,腹团圆,似水虫之科斗。《束皙传》‘汲郡人不准发魏襄王墓,所得漆书皆科斗字’是也。”[6]699也即先秦古书。该书不仅文字上保持了原貌,而且篇幅完整,杜林因而如获至宝,反复研习。后又传卫宏、徐巡等人,为汉代古文《尚书》的传承乃至整个古文经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卫宏)从大司空杜林更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后从林受学,亦以儒显,由是古学大兴”。[1]2575-2576与此同时,杜林对西州学术、文化亦有贡献——在古代,士人流寓边地本身即属于潜在的“风化”行为,有利于当地文化的发展;再者,杜林与范逡、赵秉、苏衡、郑兴、申屠刚等人在西州经常交游、论学,①范逡、赵秉、苏衡、郑兴、申屠刚都属于投奔隗嚣的“三辅耆老士大夫”,建武年间相互推荐,可见他们在西州时关系甚好。直接推动了当地学术的进步。

由上可知,杜林在“治书”任上大有作为。不久之后,原本仕宦的杜林却主动去仕,退出了隗嚣集团。个中缘由,我们可从隗嚣的话中窥知一二——杜林以疾病为由退仕,隗嚣反复挽留,杜林不从,隗嚣感叹道:“杜伯山,天子所不能臣,诸侯所不能友。盖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令且从师友之位。”[7]2290这段话透露出诸多信息:一是隗嚣使用了“天子”“诸侯”等词,反映出他试图自立的心理,这与原来在乱世中割据自保、“兴辅刘宗”的性质已完全不同(隗嚣当初起兵常常宣称“辅汉”,详后)。二是“不食周粟”表明杜林与商周之交的伯夷、叔齐一样,不仕其他政权,而忠于原王朝。综合这两点可知,杜林退仕是因为隗嚣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毅然选择离去。

上述选择与杜林原来出仕并不矛盾,二者均是坚守“志节”的结果。杜林初到西州,受职隗嚣,除了西州较为稳定、隗嚣本人屈身爱士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隗嚣家族的“忠汉”主张。隗嚣季父隗崔,曾为响应汉室后裔反抗王莽而起兵,“乃与兄义及上邽人杨广、冀人周宗谋起兵应汉”。后来隗嚣被隗崔推举为将军,也只是汉室“上将军”(又称“西州上将军”)。尔后,隗嚣接受军师方望“承天顺民,辅汉而起”的建议,设庙堂祭刘氏先祖,并与众将领歃血盟誓,不得叛汉,“允承天道,兴辅刘宗。如怀奸虑,明神殛之。高祖、文皇、武皇,俾坠厥命,厥宗受兵,族类灭亡”。[1]514隗嚣集团为表忠汉之心,还以“汉复”为年号(《居延汉简》为“复汉”,二者文字颠倒,但义涵没有区别),①“汉复”年号见《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居延新简”则为“复汉”。“居延新简”简文为“复汉元年十一月戊辰,居延都尉领甲渠督蒸掾敢言之”,参见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04页。《后汉书》可能原本如此,只是传抄过程中颠倒了二字。如果这种推测不错的话,那么“复汉”所体现出的忠汉意识更显而易见。移檄告诫天下郡国。所以隗嚣家族最初与杜林等人一样,也坚守“忠汉”底线,以兴汉、辅汉为志节。而且事实上的确如此,如隗嚣统一陇右及周边地区后,②隗嚣早年曾攻破雍州牧陈庆、安定大尹王向,还一度收复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县,“名震西州,闻于山东”。后来主要立足于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右一带,与窦融分割西州。维护一方安定,为刘秀等人在关东、关中的壮大提供了保障。但随着实力的强大、西北局势的稳定、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以及隗嚣本人早年经历过更始、赤眉、刘秀等集团的混战,他开始观望时局,怀有二心,“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1]525逐渐成为与刘汉对峙的割据政权。这与原来的“汉室上将军”已有本质区别。杜林正是观察到这一转变,才主动退出了隗嚣集团,回到扶风老家。

也正因为杜林忠于汉室,后来光武帝刘秀征召他为侍御史。建武年间,杜林还历仕光禄勋、太子傅、大司徒司直、少府、大司空等要职,皆能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性。如在光禄勋任上,他严于律己,品行公正,“内奉宿卫,外总三署,周密敬慎,选举称平。郎有好学者,辄见诱进,朝夕满堂”。[1]937亦可见杜林一生以品操、志节为重。

总之,杜林原本仕于隗嚣集团,但后来隗嚣割据为王,与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相对抗,因此他选择了退仕、拒仕。换言之,杜林在西州期间并非不仕、未仕,而是先仕后退。杜林的选择反映出天下局势变动过程中地方势力的微妙变化,更彰显了正统意识影响下两汉之际士大夫的气节。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刘珍.东观汉记[M].吴树平,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6]王鸣盛.尚书后案[M].顾宝田,刘连朋,校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6.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6)03-0007-03

收稿日期:2016-03-2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4YBA350)。

作者简介:蒋 波(1979—),男,湖南双牌县人,湘潭大学历史系讲师,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

Research of Du Lin’s Official Experience in Western States During the Han Dynasties

JIANG Bo,FENG Yanqiu
(Department of History,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Hunan,China)

Abstract:Du Lin was a renowned scholar in Han Dynasties,and he migrated to western stat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confusion caused by Wang Mang.While living in western states,Du Lin was an official and had served as the“Zhi-shu”in Wei Xiao Group.Du Lin’s office time was short,but his tenure had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Han dynasties.After that,Wei Xiao intended to build an independent regime and to confront the Han Dynasty,so Du Lin left western states.The official experience of Du Lin in western states reflected the integrity of scholars in Han Dynas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rthodox consciousness.

Key words:Du Lin;western states;official;“Zh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