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媒体中知识传播的自组织研究
——以“知乎”为例

2016-03-02韩志严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自组织社会化媒体

韩志严(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社会化媒体中知识传播的自组织研究
——以“知乎”为例

韩志严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深度影响到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由于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碎片化、非理性传播、知识隐蔽性等困境,很难满足大众对于深度、专业、精准的知识需求。在问答型知识分享社区“知乎”中,用户自行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充分交互和协同作用,使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从无序向有序、从零碎向整合发展。自组织机制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平台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进一步的优化发展,让我们看到在社会化媒介中知识传播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知识传播;自组织;知乎

一、社会化媒体中知识传播的困境

知识传播活动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并有序运行的社会活动过程。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以大量用户群体为基础,生成海量的离散且无序的信息,依靠少量的组织管理人员或“精英”、“权威”将信息进行采集、整理,聚合为有序的知识,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也会造成信息过载、知识匮乏的尴尬形态。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有限的处理能力产生矛盾,造成了知识传播在社会化媒体盛行时代的诸多困境。

(一)知识的独立性和隐蔽性

社会化媒体,是以用户为传播的主体和客体。用户作为单独个体,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等,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积累形成的经验和对事物的领悟,具有独特性。同时,归于社会化媒体的社交特性和其低劣的知识传播环境,用户并不会直接对自身的经验知识进行直接表述,从而形成了知识的隐蔽特性。对传播主体的个性了解和隐性知识的解码,即寻找共同的语境,增加了传播客体对知识接受的负担。

(二)知识的碎片化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以线性逻辑连接构成的传统知识体系。现在的网络知识体系,是通过超链接形式将所有的信息或知识点,构建成错综的三维网状立体结构。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用户生成的知识不再是完整和系统的,而是离散的、无序的,并且是动态不稳定的。而目前多数用户缺乏足够的学习经验、写作技巧和信息技术,面对碎片化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建构个人的知识体系,困难重重。

(三)传播的非理性

网络终端发展迅速,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传播信息。许多用户在对事物认知的第一时间便进行发布或评价,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和钻研探索,发布行为中掺杂了大量的情绪。而网络传播是滚雪球形式的,大量跟风性质的传播加大了知识本身的传播能量。面对虚假的或准确度较低的知识,由于社会化网络自净能力还有待提升,更正难度可想而知。而越是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越大。

(四)知识的弱科学性

社会化媒体中,信息内容生成机制本身对知识的表述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以微博为例,140个字符的内容长度限制,决定了其对知识点的表述是不详实的,甚至是不全面的。即便增加了“长微博”和图片、视频的表现方式,因为其紧凑微缩的内容呈现形式,微博还是很难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知识传播平台。同时,因为社会化媒体社交化的氛围,用户在进行信息传播时规范性不强,造成了生成内容的随意性,降低了所传播知识的科学性。

(五)知识的“浅阅读”、“快餐化”

面对网络上海量的知识内容,个人对各种类型的知识欲求是强烈的,但是个人对知识内容的接收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用户不得不放弃以往对纸质书籍深层次的传统阅读方式,以节省时间进行更多其他领域知识的阅读。并且,同上文第三点所述,网络终端对时间、空间较大的覆盖程度,使人的阅读环境不再单一,增加了阅读的随意性,进行深层次思考的空间遭到挤压,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效果。

二、突破的自组织:“知乎”个案的分析

(一)自组织理论及其价值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

自组织的理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rtios)、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但基本思想和理论内核可以完全由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给出。在协同论[1]中,自组织则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

通过对“知乎”平台的研究,我们发现协同学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社会化媒体知识自组织的理论基石。“知乎”作为社会化问答平台,以用户为主体,以知识传播共享作为目标,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自由宽松的交流平台,通过大规模地协作完成整个知识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而“知乎”平台在运营几年之后,形成了常态性的自组织,即网站用户各自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形成动态稳定的互动、协作关系,为知识生产和传播提供良好的协作模式,同时也为知识传播系统提供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

(二)问答社区用户的角色扮演

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社区,“知乎”网内有属性明确的角色划分,用户基于这些角色和自身特长,相互协作,完成了对无序信息的采集、分类、筛选、析取,并对整合的知识进行更新、传播。

1.提问者。作为问答社区中知识传播的源头,用户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社会化媒体所呈现的内容,而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某一知识的欲求,主动地进行搜寻、获取知识。用户有问题时,首先可以利用网站的搜索引擎在已积累的问答知识库进行搜索,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搜索无果的情况下,即可以创建问题由社区用户进行回答。同时,可以根据内容为问题添加已有话题或是创建话题,方便归类。

2.回答者。问题回答是构成问答社区知识内容的主体。通过问答平台,回答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根据问题的内容,将自己所知道、所领悟的知识以书面文字或加以图表、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表述出来。“知乎”对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原创性要求,一个好的回答者能够认真地为自己的知识理论或观点提供尽量准确、翔实的阐释说明,将自己的思维成果体现出来,增加其传播效果。

3.投票者。一个问题下,有多个回答者的答案,投票者可以对答案投出“赞同”票和“反对”票,票数决定了答案的RANK值,即答案的排列顺序。“知乎”没有设置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最佳答案”,排名靠后的答案并不代表不正确,只是观点不同,用户仍然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投票形式评判,将优质的答案内容自然筛选出来,由用户协作产生的群体智慧是知识自组织的良好体现。

4.评论者。无论是问题内容还是答案内容,用户均可以在其下方进行评论,与他人进行公开的延展性讨论,较投票是为更深入的交互。无论是和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通过互动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或知识;同时,还可以在评论中对回答内容给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回答者丰富、改进自己的答案。

5.编辑者。“知乎”引入维基百科的“公共编辑”机制,每一个用户均可以对问题和话题进行合理编辑,以完善问题和问题分类。(1)话题编辑者。话题是“知乎”对问题的分类,各类话题之间的相关性以“父子”形式存在,除了根话题和元分类的话题,用户可以对其余话题进行创建、修改和删除等形式上的编辑。不同领域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充,以及时事性热点的持续出现,固定的分类势必不能满足用户对于时效性、精准化内容的需求。话题需要不断地被用户扩充和细化,才能完善问答社区中知识的分类构架。(2)问题编辑者。优质问题和高质量回答是相辅相成的,用户对问题的内容、补充说明、话题分类均可以进行多次编辑。“知乎”并不鼓励用户提出常识性问题,经过对题目的多次编辑,可以增加问题的准确性,同时也起到规范答案方向的作用。通过较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激发用户表达自己的经验和对知识的见解;而问题的话题分类,拓展问题的讨论范围和层次,为用户带来深层次的、跨学科的思考和理解。

6.分享者。“知乎”问答社区是以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形式进行的知识传播,运用人际传播的方式,增多问题或答案的接触渠道,使得用户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匹配过程更自然、更精准。用户可以邀请自己感兴趣的用户或者意见领袖对问题作答,或利用“问题分享”功能将问题通过微博和电子邮件进行站外分享,在移动终端上可以进行更多渠道的分享。这样一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识讨论的氛围,从而获取更广泛的意见;二是通过分享达成对知识更广泛的传播。

7.维护者。对“知乎”社区的维护,是由管理者和用户共同完成的。为了营造和保持优质的知识传播环境,用户可以对问题下的答案进行“举报”、“没有帮助”等操作,当对某一答案的此类操作达到一定数量时,该回答者会被管理员处理或答案就会被折叠,意在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在“知乎”,用户没有等级所带来的权限限制。基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用户可以在社区中任意扮演多种角色,通过这些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进行知识的传播。

(三)知识自组织子系统的互动关系

通过上文中7类不同的角色之间的配合,“知乎”内部形成了知识系统、意见系统、纠偏系统和行动系统(亦可称为知识散播系统)等几个比较核心的子系统。

知识系统是核心部分,直接作用于意见系统和传播系统,通过用户生成的内容,即提问者的问题和相应的回答者的答案,以及对知识进行归类。划分的话题分类,构成了问答社区的知识库。

意见系统和传播系统是基于知识系统建立的,对知识系统内的知识库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评论对用户生成内容提出改进建议,或通过传播引发广泛的讨论,丰富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通过投票和分享传播对优质的知识内容进行筛选。而意见系统和行动系统之间亦存在能量交换的关系,如在问题内容的分享上,用户倾向于传播分享排名靠前的答案。

而纠偏系统,作用于其他3个系统,首先是通过编辑者对问题的改善和对话题的添减,完成对知识库构架的优化;再则是通过维护者的操作行为对偏离系统的内容包括用户意见和传播方式进行规制,最终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监督。

“知乎”作为一个UGC网站,知识内容由用户生成,而网站知识库的管理也由用户完成,它以自组织的方式完成知识传播的整个过程。整个自组织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耦合,从知识的生产与更新,知识系统的构架到知识的传播、系统的纠偏,无一不由用户群体自己通过角色扮演而组成的系统来完成。

不过,这些子系统也不可能是完美的,虽然存在着完全自治的协作模式,但是这种协作,或者称之为约束,未必一直能均衡有效。在知识系统下,知识库中的不同话题内容和用户群体规模都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一些冷门话题下,无论是知识生产还是意见或纠偏,都因为高端专业人才的匮乏,从而缺少影响力,无法高效完成该话题下的知识传播。而意见系统下,还会出现许多恶意投票或谩骂的行为。参与纠偏的人数相对于其他系统较少,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会造成系统的不对称状态,影响其有序性。

三、结语

互联网的知识传播不同于传统知识传播,它是动态的传播,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而且传播的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传播的知识内容主体也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及时更新。

在问答社区的自组织系统中,网络用户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回答其他用户提出的问题,将自身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传播分享的显性知识;其次,再由用户通过话题分类,将无序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序,最后构建形成不断扩大完善的知识库;然后由用户自主对其进行调整,不断地自我修复和完善,就是这样在自组织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播。

这种机制并没有外力的引导干涉,完全由内部的协作实现。但是,自组织并非不要组织,而是要通过搭建知识协作生产和自我修正、完善的体系,使整个系统按其本质运行,使其潜力、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整个组织充满秩序和活力。

而自组织由于其本身的特性,是一种无强制力的柔性过程。当出现部分恶意的冲突行为,如今年4月初百度百科中的“PX词条保卫战”,“PX”这一词条一再被恶意篡改,而清华学生则对其一再捍卫,此时自组织的作用反而成了知识传播的羁绊,该词条最终也由网站进行强制锁定。外界力量的介入引导维护了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这种微调控干涉还是影响了自组织机制。我们虽然发现了自组织机制在社会化媒体中对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自组织的微调控是否应该存在,或是如何存在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H·哈肯.协同学引论[M].徐锡申,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240-252.

作者简介:韩志严(1991—),男,河南新乡人,江西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32-02

猜你喜欢

自组织社会化媒体
多子群自组织聚合的PSO数据分类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社会化媒体中的“戏谑化”倾向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分析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从通道过剩走向品牌价值
基于系统自组织理念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湖北采花毛尖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研究
社会化媒体下的事件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