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02李琴

新课程(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知识点同学

李琴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李琴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高中地理是文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科开阔学习视野,丰富自身知识的学科。而地理的学习又有其独特之处,除了形象生动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特征之外,还有复杂而零散的记忆性知识。不论是否喜欢地理学科,人们对它都“又爱又恨”。这就说明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无论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习自主性,还是老师的教学互动性。因而在深入高中地理教学第一线,充分了解地理教学中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并给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高中地理;教学;问题;对策;丰富性

现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而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也是考试的形式,但是这样却限制了同学们想象力创新力的发挥,并且让不少同学感觉到学习地理的压力。因为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零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学生在长期的考试压力下,对这些知识点采用重复性记忆的方式,这对他们理解和想象力有损害,这也是我们观察地理教学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地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老师的引导功能变成指导,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也有所下降。不论是哪种原因,在地理教学中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改变的。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1.学生课堂表现沉默,积极性低

高中学习的压力大于初中,而从学生自身的表现来看,他们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低,寻找学习兴趣点的能力也较低。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默,完全处在“听”讲的状态,对知识的理解和随时的记忆也很难保证。而且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不少同学表示,自己课堂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多数是在课下和自习课上进行的。老师讲课时,往往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默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老师从学生那里获得的教学反馈少,也不能正确调整自己的讲课进度。而且这种学习气氛容易相互感染,老师也会因此没有上课的激情。改变这一局面非常必要,这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

2.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课堂预习少

地理学科看似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如果没有在课前做好预习的话,在课堂上也很难有积极的表现。学生在课堂上依赖性比较强,首先是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课内容,再者是课堂上思考少,回答问题不积极。最后就是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不去积极思考解决较难问题,而是等待老师的讲解。这样的学习依赖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机器,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变得比较吃力。学生学习的依赖性除了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关之外,还与老师的教学要求有关系。教师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善课前准备,但是却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比较低,甚至不会去检查学生的预习质量,这样长此以往,预习变成了一种形式,对教学有百弊而无一利。

3.地理知识不形象,甚至为纯知识

地理也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就是因为它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在应试教学的背景下,老师为了减少了同学们的思考量,总是想着代替他们思考,节省这段时间来记忆更多知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高中地理和基础地理有所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养成正确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目前地理教学在此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单一,除了教材知识的讲解之外,就是对应试要点的说明。板书的方式简化了地理教学步骤,但是使得形象程度降低,变成了文字性的知识。即使应用多媒体,也多是将课本文字搬到上面,图片量和动画数量比较少。

4.地理课堂系统性差,教学不成体系

目前地理教学主要依赖教材,讲课的内容和顺序也多限于此。但是地理知识的零散性比较大,即使是按照教材上的顺序教学,也会在教的过程中发生混乱,发生知识点的混淆和遗忘。地理教学不成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不利于同学们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对老师的系统化的教学产生影响,难以掌握课堂节奏和教学安排,目的性不强也会导致教学效率下降。

二、如何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渗透综合知识,提高地理学习趣味性

世界上没有孤立的科学,地理学科中也蕴含着其他学科的知识点,或者与之相关。和这些学科的相互渗透,既能够唤醒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又有助于地理学习。例如人教版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这一章节,可以结合高中化学知识,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展现水循环的过程,用蒸发、升华等过程展现水分子的运动。这样形象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更加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学习观念,融合各科知识,综合提高学习效果。

2.利用导学案,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高中和初中很大的不同,就是应该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高中生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面对新知识,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进行初步的剖析和理解,这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老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制订一个合理的预习方案。将大体框架,或者是需要初步理解的内容予以标注,并且要求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完成预习。这样老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整理,找出学生

不懂的难点,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既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又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互动,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3.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应用在教育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最初解放了老师的双手,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教育界的宠儿。但是其真正的教学意义还是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起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可以有更大的施展之地。地理不应该是抽象的学习,应该将祖国山河,世界风景等形象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另外,多媒体还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在人教版中,很多同学反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山地的形成做成动画,使其理解更加容易简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重组教学结构,形成体系化教学

在上课前,先准备一个大体的框架。然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其补充完善,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选出较好的知识体系。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又便于在日后的复习中节约时间。这些都将反映到学生的整体学习中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老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针对问题细致的解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些都将成为学生提升的垫脚石。

施鲁.初中、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地理教学,2012(9):8-10.

·编辑丁可楣

猜你喜欢

多媒体知识点同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