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符号:地名中的城市地方感塑造
——以合肥“十佳老地名”为例

2016-03-02许珊珊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脉络合肥符号

许珊珊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记忆符号:地名中的城市地方感塑造
——以合肥“十佳老地名”为例

许珊珊

(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作为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的地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这些老地名不仅是地理方位的标识,更凝聚着深厚的文化记忆。2015年合肥出炉了十佳老地名,这些经过精心遴选的地名,浓缩了合肥特色文化,成为塑造地方标志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十佳老地名为例,剖析地名在城市文化地方感塑造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老地名;地方感

一、合肥老地名的历史脉络

2015年,合肥评选出了十佳老地名,分别是:逍遥津、三孝口、百花井、教弩台、孝肃桥、四牌楼、大蜀山、南淝河、操兵巷、徽州路。这些地名在口口相传中蕴藏着城市背后的历史脉络。细分这些老地名,脉络之一,以历史寓意命名。以三孝口为例,最初是以最能反映合肥人孝悌亲情而命名,如今的三孝口已经成为市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聚集地,与其最初含义相差甚远,人们对孝悌之情的纪念却依然不变。脉络之二,来自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景观。孝肃桥作为其中代表可见一斑。孝肃桥在历史上几度修复,几度重建,如今是最能体现包拯精神的老地名,“孝于人民,肃于律己”成为今人的座右铭。[1]脉络之三,取自于历史记忆。以百花井为例,曾经是百花公主的闺房,使这个闹市一隅的地方平添了几许温馨。而教弩台则是最古老的演兵场和寺庙,是战地和佛门的组合。

二、合肥老地名的身份构建

(一)汇集本土意识的记忆储存

现代城市在涌入现代化的浪潮中,对自我的内省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种种媒介符号来不断强化城市本土意识,实现对社会群体文化和本土身份的认同。而老地名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在时间维度上具有超越个体生命周期的特点,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融化成本土文化的记忆符号,对于凝聚本土意识有着重要作用。[2]符号赋予了事物恒定的意义,即使是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据此找到共鸣,生发寻根的感情。类似于“逍遥津”,“四牌楼”,“三孝口”这样的老地名除了具有地理意义之外,也成为合肥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标签。

(二)作为空间共同体的文化仪式

老地名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具有构筑意义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空间层面上,老地名作为媒介的一种,连接历史与记忆,凭借象征性表征赋予群体或个体意义,形成对历史或现实的感知。同时,通过不断再现形成、深化群体或个体记忆,建构出“区域话语”,来加强城市地方感。合肥十佳老地名作为空间媒介,描画了同属一个城市的认同空间,以地域的接近性和心理的接近性强化人们对“同居一城”的想象空间,把互不相识的人们组织起来,利用地缘性增强归属感。最有代表性的是逍遥津,它是从渡口到文化风向标的过渡,也是老合肥人心目中作为认同“合肥人”身份不可抹去的标志。

(三)维系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

一个城市的精神来源于点滴的积累,以实体或虚体的形式融化在城市的血液中,浸透骨髓。而合肥十佳老地名则是合肥文化的精神支柱代表之一。三孝口的命名浓缩了民间传说,将孝道文化传递到毛细血管深处。孝肃桥则与合肥现有的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和浮庄组成包公园,将廉政清风传扬千古。“包公故里”还曾经被写入合肥名片,作为对外推广打出的一面旗帜。教弩台、操兵巷的命名则时时提醒着市民们,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处处展现出历史的痕迹,凝聚着合肥精神。

三、老地名对合肥城市地方感塑造

(一)书写怀旧景观,唤醒城市记忆

“集体记忆”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共享经验的基础上的。十佳老地名的选举和推出将传统文化因子以命名的方式,口口相传地嵌入现代性的媒介空间,它们是唤醒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为一代代合肥后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3]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都市中,在快节奏的经济发展的脚步里,人们用这样找寻最早出处的方式去命名身处的位置,来纪念这片古老的土地,时刻提醒人们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文化旧景观得以持续保存。

(二)关注历史本源,形塑地方温情

本土文化能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资本,是因为它具有稀缺性特点。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每种文化都有潜在的价值和内涵,都是难能可贵的异于其他地区的稀有资源。它是基于自然生活环境基础的具有特殊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本土文化一旦形成,就被作为稳定的结构整体而积淀,并可以被保存和传播,其内容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太大的变化。

(三)挖掘城市精神,构建城市文化个性

合肥本土文化作为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之一,是一种特色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的根植性,不易被其他城市模仿和“拷贝”,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而合肥的老地名呈现出的中庸、厚重、淳朴的内陆城市稳重形象,正如城市中的人一样,构筑了合肥特有的文化个性。例如,包公祠印证着包公文化;逍遥津倾诉着老庄文化和三国文化;六谷祠代表着药王文化;赤阑桥说明着宋词文化;白水坝则代表着丽友文化;城隍庙是道教文化的象征;道士岗则是刑天文化;明教寺是佛教文化的代表。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特别是遗留下的老地名是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记录着历史环境的沧桑变化。滋养一座城市无疑需要老地名作底色。虽然一些老建筑在拆迁中消失了,但从保留下的这些地名可以窥见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勾起人们对城市历史的回忆,也是一个城市的“立城之本”。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合肥地名历史文化内涵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11.

[2] 王丽雅.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J].传播学研究,2013(5):74-83.

[3] 丁莉.媒介场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场域[J].青年记者,2009(9):38-3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313-01

猜你喜欢

脉络合肥符号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学符号,比多少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符号的由来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变符号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