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城市台舆论监督的“六度”方略
——以绍兴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焦点》为例

2016-03-01刘孟达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6期
关键词:六度主动权方略

刘孟达

(作者单位:绍兴广播电视总台)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城市台舆论监督的“六度”方略
——以绍兴台新闻综合频道《今日焦点》为例

刘孟达

(作者单位:绍兴广播电视总台)

摘 要: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作为舆论监督主渠道的传统主流媒体,日渐暴露出功能弱化乃至缺位失声等问题。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必须在“提升高度、选准角度,拓展广度、增加深度,确保锐度、把握程度”上下功夫,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生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关键词:舆论监督;“六度”方略;话语权;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1]毋庸讳言,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长期以来作为舆论监督主渠道的传统主流媒体,日渐暴露出功能弱化乃至缺位失声等问题。这是新媒体时代城市台必须直面并需要着力加以破解的现实课题。

作为新闻媒体的独特力量,舆论监督的价值指向就在于在有效推动工作中赢得领导的点赞和群众的口碑。在这方面,绍兴广播电视总台(下称“绍兴台”)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14年8月,绍兴台继广播《行风热线》、电视《第1热线》(2015年3月改名为《全媒体时空》)之后,又策划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舆论监督类栏目——《今日焦点》。该栏目以“让镜头告诉你”作为定位语,每周播出3期,每期时长5分钟。每期的主题都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贴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紧紧围绕干部转变作风等进行深度报道,重点内容以“五水共治”“文明城市创建”“三改一拆”为主。2016 年3月底止,《今日焦点》已播出210期,做到篇篇报道有反馈,件件事情有落实,多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赞誉。

绍兴台的实践表明,要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主渠道地位和作用的回归,就必须充分发挥其权威性的后发优势,积极实施“六度”方略即在“提升高度、选准角度,拓展广度、增加深度,确保锐度、把握程度”上下功夫,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生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1 提升高度,选准角度

选题得当是舆论监督坚持正确方向的保证。《今日焦点》作为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舆论监督类电视栏目,最重要的是自觉提升选题的高度,即报道题材必须具有重大性、典型性和普遍性[2]。主要依据两条标准。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选题。密切关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发展规划,将政策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公众和相关部门,又注意工作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揭露具体执行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督促其及时纠正,着力助推各项中心工作。2014年10月,浙江省“四边三化”整治工作进入考核验收阶段,《今日焦点》围绕“公路铁路边洁化绿化美化”“山边生态环境整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主题,报道了市区多地道路沿线、河道两岸等地“脏乱差”现象,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迎接验收。2015年3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安排,要求在同年6月中旬前基本完成绍兴境内黑河、臭河、垃圾河的整治。《今日焦点》立即跟进,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五水共治”主题宣传月活动,集中播出了12篇有关“五水共治”的高密度、集束式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初以来,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两路两侧整治”、市委市政府优化环境“八大行动”等专项整治,《今日焦点》组织了一系列报道活动,对绍兴境内多处违法建筑、路边垃圾、污泥浊水等进行曝光,有力地推动了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

二是围绕民生时事选题。一年多来,《今日焦点》坚持群众导向、问题导向和实效导向,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急迫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精准选题,精心采制,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让群众在媒体力量的助推下得到更多获得感。《今日焦点》的线索大多来自群众举报,在举报信息中甄选群众多次反映却依然悬而未解的问题前往调查。由于所涉及问题是当地群众多年以来极为关心的,群众往往会大力配合,通过接受采访、带路、提供照片视频等,方便记者了解到较为丰富的信息。在问题解决之后的回访中,当地群众也纷纷表达感激欣慰之情。这样的报道,有利于增强主流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对受众而言,同样的新闻事件,角度越是新颖,或越是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引发持续关注。因此,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今日焦点》也下足了功夫。重点是努力将看似“高大上”的政策明白浅显地传达给群众,让态度严肃的调查类报道形式活泼,让观众“看得懂”“有味道”。由于种种原因,舆论监督类的报道会陷入有头无尾的困境。这时,记者应当及时转变思路,寻找其他突破口。《今日焦点》曾播出报道《上虞新沙村:截污纳管工程村民满意吗?》,原本是就群众投诉的农村截污纳管工程偷工减料问题前往调查。而在采访中,当地曹娥街道表示正请质检部门调查,尚无调查结果,记者也没有能力对施工质量定性。但记者发现,曹娥街道之前在对上级部门的回复中,称投诉者对处理结果“基本满意”,而投诉者表示街道并未与自己沟通,自己也“根本不满意”。于是记者抓住这一点进行采访,最终街道方面不得不承认,未与群众做好沟通。这样一来,报道角度也就很自然地转到了曝光个别机关部门不脚踏实地、忽视民意的工作作风上,使报道让观众更爱看,让社会更关注。从《今日焦点》已播出的210期内容看,大部分选题都较好地回避了以往主题式报道的“生硬”套路,报道“软化”了,故事性强了。此外,《今日焦点》还善于采用“大事件、小切口”的策略,对重大新闻事件,从其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入手,以老百姓或记者本人的感官为切入点,通过在场者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现场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拓展广度,增加深度

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首要之义,不仅体现在给予矛盾双方公平的发言机会,更体现在采访的点要多、面要广。[3]《今日焦点》将新闻触角伸向“大市区、全市域”,不让舆论监督留下死角。在2015年6月的“五水共治宣传月”中,为全面反映全市六个区(市、县),包括各开发区“百日攻坚”行动的真实情况,《今日焦点》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各地实地采访,对全市30余条河道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反映,力求不放过任何一条垃圾河,任何一个河道整治问题。如当时播出的《越城区东浦镇:“三河”整治不到位》,记者先后踏看了东浦镇大桥江支流、鲁东村村河和陆家溇三条整治不到位的河流,揭露河道中拦网密布、沿岸村庄未截污纳管、镇村两级清淤效果差等多个问题。

舆论监督报道贵在深度,通过深入调查,层层分析,揭露事件最深层的因果联系,预测下一步的动向。《今日焦点》栏目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职业精神,对每一个应当深挖的点都顺藤摸瓜,反复求证,对事件真相进行最深入的追索。

3 确保锐度,把握程度

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是党的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作为主流媒体的品牌栏目,《今日焦点》切实加大舆论监督的锐度。一是采访的话锋有锐度。如果采访中记者话语不犀利,提问无关痛痒,相关部门就会回答无压力,这样的舆论监督如隔靴搔痒,营造了一团和气,却让观众看后味同嚼蜡。《今日焦点》始终抓住新闻事件最牵动观众神经的部分,如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否因为主管部门失职,对群众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下一步有无整改措施等。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会进行思考,媒体问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二是事后的跟进有锐度。《今日焦点》在报道播出后的一周内就会立即跟进,进行追踪报道。如果问题已整改落实,就在“《今日焦点》再追踪”专栏中做简短播报;如果之前反映的情况依旧,责任部门依然无所作为,就针对此问题持续关注,采制第二篇甚至第三篇《今日焦点》,直至情况得到改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通过节目的“锐度”,保证整改的“速度”。

当然,舆论监督不是“挑刺”“找茬”或“揭丑”,而是突出“建设性”立场,即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把握“尺度”,不为曝光而曝光,不为“监督”而监督,不能追求所谓的吸引眼球、轰动效应,更不能自由随意、无所顾忌,那样势必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也要激发其正能量效应,将舆论监督的“杀伤力”保持在可控制的合理范围内。要把握好“三适”,即适时、适量、适宜。适时,是指报道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发表,能够和一个时期政府重点工作相配合,宣传也就事半功倍;适量,是指要适当控制批评报道的数量,应正面报道为主,否则给人社会一片黑暗的错觉;适宜,是指监督应抓重点,选择表现最荒唐、影响最恶劣的现象,同时掌握节奏和分寸,不能脱离实际,不看条件,不计后果。2016年4月11日,第215期《今日焦点》曝光了绍齐公路沿线的违章停车问题。违章停车的主管部门是交警,没有整治好乱停车,交警的确有一定责任。但采访中记者发现,交警已经在其职权范围内尽了最大努力,每天不间断巡逻,通过教育、处罚等方式阻止乱停车,但成效甚微。此时,若是对交警部门穷追猛打,一味问责其不作为,就容易导致报道脱离实际,将公众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也无益于乱停车问题的整治。最终,报道将角度锁定在违章停车之所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上——周边停车场严重缺乏,呼吁有关部门重视那一带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的症结找到后,有利于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推进,同时也避免了对一些部门的无端苛责,体现了舆论监督的善意初衷。

参考文献:

[1]杜尚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2]徐龙砂.略论舆论监督报道的选题“三原则”——以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8).

[3]章友维.城市台如何加强舆论监督的建设性[J].视听纵横,2015(5).

作者简介:刘孟达(1963-),男,浙江嵊州人,硕士,副研究员,主任编辑,现任绍兴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研究方向:媒体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六度主动权方略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栀子花,六度开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三维六度互联影视空间启动
论用“势”的方略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