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艺节目受众观的变迁

2016-03-01祁昊朋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2期
关键词:超级女大本营传播者

祁昊朋

(作者单位:重庆江北中学)

综艺节目受众观的变迁

祁昊朋

(作者单位:重庆江北中学)

媒介技术的变迁深刻影响了大众传播方式的变化,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到第五媒介时代的用户,受众在大众传播活动越来越成为中心与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综艺节目形态与内容的变迁,探寻综艺节目中所呈现的中国媒体受众观的变迁。

受众观;综艺大观;快乐大本营;中国好声音;用户

受众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美国传播学界在受众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美国,最早开始对于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受众调查与研究的,并不是来自学界,而源于广告界。1914年,美国广告商为了保障报纸发行量的客观性组织了“报纸发行数字稽核局”。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盖洛普、普利策等大型的民意调查公司。相形之下,中国的受众研究起步较晚,1996年5月,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与法国合资成立了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视收视率调查研究与相关软件、业务系统的研发。

我国的受众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兴盛,目前成为传播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受众研究的深度与规模在逐渐增加和扩大,受众调查与机构逐渐成熟,与美国的受众调查相比,我国的受众研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缺乏国外受众调查机构的独立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媒体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媒体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从早期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综艺节目形态与内容的变化来梳理媒体受众观的变化。

1 《综艺大观》时代——作为大众的受众观

1990年3月,中央电视台开设了《文艺天地》栏目,后来改名为《综艺大观》。这档节目平均收视率达到18%,每期收视人数达到2亿。《综艺大观》的走红主要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普通民众进入剧场观看文艺表演的机会很少,民众对于文艺节目的需求相当旺盛。《综艺大观》基本上是一个小型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形式多元化。它是以传播者(表演者、主持人)为中心的传播活动。作为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是希冀获得尽可能多的受众群体,这种群体遍布于各个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美国传播学者布鲁默将这种受众称为“mass”,这种受众具有广泛性、混杂性、匿名性和分散性[1]。

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培育了中国早期的综艺节目受众,这些节目提高了观众的综艺节目的欣赏水平。由于《综艺大观》播出周期频繁,优秀节目的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速度,由于综艺节目的过度开发,《综艺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开始出现衰退迹象,2004年终于难以为继了,《综艺大观》时代终结。

2 《快乐大本营》时代——作为分众的受众观

在《综艺大观》越来越难以为继时,1997年7月11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开播,无疑是在越来越贫乏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大海中投下了一块巨石,它完全创新了综艺节目的内涵,它以访谈的综艺节目形式的颠覆了《综艺大观》的晚会型的综艺节目内涵,它从节目形态与内容都进行了全面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形态从《综艺大观》的舞台表演转为大“客厅”。在这种表演者表现空间的变化中,反映了节目制作者与传播者对于观众群体理解的变化,传播者与受众的平行地位,显示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地位的提升。其次,《快乐大本营》的表演者与主持风格的变化。《快乐大本营》通过游戏让明星回到普通人的身份,主持人着装的活泼甚至有些嘻哈,以及言辞的口语化,这种表演与主持风格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最后,《快乐大本营》在受众定位方面也是具有创新性,它直接将节目定位于年轻的观众群体,甚至就是高中生到低年级的大学生这样年龄的观众群体,这是电视综艺节目从大众时代走向分众传播的开端。

3 《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时代——粉丝群体的受众

2005年湖南卫视的第二届《超级女声》风靡全国,这档节目借鉴了美国综艺节目《美国偶像》。与《快乐大本营》观众可以参与节目相比,《超级女声》似乎是一档由观众群体乃至粉丝群体所主导的真人秀综艺节目。2012年浙江卫视开始播出《中国好声音》再次点燃了观众对真人秀综艺节目的热情,这档节目是引进了荷兰的《荷兰之声》的版权。《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的表演空间也从《快乐大本营》的大“客厅”转向了“圆形广场”,表演者、主持人、专业导师居于广场的中心,观众则坐在高高在上看台上,他们与表演者、主持人形成了俯视的视觉关系。观众与表演者视觉关系的变化,也反映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美国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在《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总结了自媒体的平民化,受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自媒体时代的“微内容”也取代了传统媒体时代的“巨内容”。互联网用户的所有独立数据都是媒体的内容,用户的每一次点击行为、搜索行为等都构成了媒体的“微内容”,这表明互联网时代传播者与受众身份差异的消失,许多学者惊呼,这是用户的时代,用户逐步取代了受众。

[1]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超级女大本营传播者
“团团”大本营——光荣的青年垦荒队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团团”大本营——永远19岁的丁佑君
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
西藏珠峰大本营旅游收益的共享机制研究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超级女声”北京拉票
超级女富豪快速增多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