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参与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注意点

2016-03-01程红梅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篇文本语言

程红梅

Nunan(1999)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建构的。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更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营造高效的英语学习氛围。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参与,笔者将从参与文本编排、体验现实语境、参与拓展操练等几个角度来研究分析。

一、学生体验参与英语教学的几个方面和效果分析

(一)参与编排文本,换一种方式呈现故事

1.排序,感受故事的发展。

故事语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呈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故事的编排是非常不错的做法,既能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又能让其体验写作的技巧。

【案例一】

江苏省小学英语教学观摩活动中,沈国峰老师教授的“At Christmas”一课语篇的呈现别出心裁。沈老师按如下步骤呈现故事:

(1)将这个语篇分成四个片断,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配对。

(2)要求学生将配对好的图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序,并加上适当的时间关联词。

(3)整体呈现故事,进一步进行难点教授。

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并且教会了学生在写作时的一些常用方法,构建故事语篇的支架。

2.预测,体验语言的生成。

在一些对话语篇的内容中,后一部分可以根据前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的语篇可以先教学前一部分,后一部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预测对话内容,参与文本的编写。

【案例二】

译林新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8Howareyou?Story time是对话式语篇,分为上午和下午两通电话。笔者在执教语篇时,让学生猜测下午的电话,以任务促进对话的预测和生成。

(1)PPT播放第一部分动画,引导学生对比英语和汉语中电话用语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2)通过呈现的对话回答两个问题:①What’s the matter withYangLing?②Canshe come to school today?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单词及重点句型。

(3)教师询问:Miss Li is a kind teacher.In the afternoon,she is worried about Yang Ling.WhatdoesMissLiwantto know?(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预测对话中Miss Li的问题:How is Yang Lingnow?Canyoucometo school tomorrow?并板书。

(4)学生操练对话并展示。

(5)出示教材中的对话文本,让学生体会自编对话与教材内容的差异,并进一步学习语篇对话。

通过学生对后一半对话内容的预测,进一步巩固电话用语的使用,并在语言的生成和对话的发展中引导学生关心他人,让看似简单的对象变得形象生动,让关心他人的意识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流露。

(二)体验真实的语境,换一个角度感悟文本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案例三】

田湘军老师执教“They touch noses!”一课时,为让学生体验一个动作,通过展示同一个动作的不同图片来反复操练,如在教授“Put hands together”时是这样设计的:

出示多幅双手合十的图片,有知名和不知名的人物,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

师示范动作,学生也进行动作和语言的操练。

这样的操练让学生通过反复刺激来掌握语言,再通过全身反应进行语言和动作结合的巩固练习,让操练变得有意义,学习的效果当然更高效。整节课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好地找到了文本与现实的交叉点,既是学习,又是游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了新知。

【案例四】

笔者在教学“How are you?”时,操练难点句型“I’m sorry to hear that.Take care.”时是这样处理的:

T:Look,what’s the matter with×××?(PPT出示本班一位女生感冒时的照片)

Ss:She has a cold.

T:Who can say something to her?

S1:I’m sorry to hear that.Take care,×××.

PPT出示班上一位男生发烧时的照片,再次巩固此句型。“I’m sorry to hear that.Take care.”这组新句型教学难度较大,若反复机械地练读并没有多大意义,而把这个句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变得生动形象了,学生学习新句型已经从原先的输入变成了自主的输出。

(三)参与拓展任务,换一个空间体验语言

英语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体验参与也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要求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设计活动不要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英语活动的体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地设计课外活动。笔者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年级下册Protect the Earth时,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设计保护地球的海报,让学生搜集图片、资料及语言来制作海报,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在学习交通标志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任务:搜集自己身边的标志,并尝试用英语描述标志的含义。这样贴近生活且操作容易的活动学生非常乐于参与,活动的过程既是复习的过程,又是新知刺激学习动机的过程,信息差的驱动会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参与体验英语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语言的互动操练,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语言进行模拟操练,以达到从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的目的。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操练任务时没有考虑到语用目的,只注重文本的使用,没能实现语言的真实需要。程晓堂教授曾经说过: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主要是通过话语实现的,但并不是说只要教师和学生说话了,课堂就实现了互动。教师在设计对话和任务活动时,要尽可能创造真实的语境,让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参与体验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鲁子问教授曾对语境和语用真实设计了一些活动,比如复习名词复数时,创设了一个为参加英语夏令营提前准备的情境:外国教师B请中国学生A帮忙统计夏令营所需水果的数量。活动过程:1.由每个学生填写水果统计表;2.小组统计数量;3.学生A对各小组数量进行口算相加,将每种水果的总数告诉外国教师B。整个活动可以先师生合作示范,然后再将准备的物品换一下,如准备食物、玩具等。

让学生参与教材文本的设计,而不是盲目地学习;体验现实的语言情境,而不是机械地模仿;体验参与真实的任务活动,而不是重复地操练。让体验参与成为英语学习的新常态,推进英语学习走向高效。

猜你喜欢

语篇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是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有我语言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