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及民族文化关系

2016-03-01吴尚谦

经营者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内生嵌入式少数民族

吴尚谦

浅议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及民族文化关系

吴尚谦

我国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是相互辅助、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分为嵌入式和内生式两种。只有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探究了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方式 民族文化

一、前言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不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因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

首先,民族文化引导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由于民族环境的不同,进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选择方法等方面对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其次,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是在人的作用下展开的,并且经济活动是人们各种活动的基础,人们以劳动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以及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民族文化得以产生并发展,而民族经济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最后,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相互影响。民族文化在民族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为民族经济指引方向,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促进少数民族繁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三、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式

(一)嵌入式

少数民族实行嵌入式发展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国家的大力开发和资金支持而进行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粗放式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数量。嵌入式发展方式,首先以外来资金作支撑,其发展资源由政府提供,发展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当地发展无关;其次,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产品主要流入国际市场;最后,区域经济增长较快,有效调整了产业结构。[2]

(二)内生式

少数民族经济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即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对国内市场的依赖性相对于国外市场来说较大,进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突发的市场波动产生有效的抵抗能力。内生式经济主体劳动者的悟性较高、观念较新、思维较活跃;内生式经济发展有选择地接受政府扶持和资助;内生式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本区域内的资源,合理实现资源配置。[3]

四、民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一)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嵌入式经济发展方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不相适应,二者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较为落后。少数民族传统的文化形态主要经历了氏族文化、部落文化、奴隶制严重压迫文化、封建文化、官僚文化以及小农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形态经历的时间较长。第二方面,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农牧业经济结构为主,现代工业所占比例极小,经济结构形式较单一,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现代工业比例逐渐上升。第三方面,少数民族文化转型落后。少数民族向现代化的转型时间较长、转型过程较复杂,传统的个性特征鲜明。二者不相适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依赖性、等待性、索取性在逐渐加强;第二,少数民族的市场竞争意识淡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三,传统的文化形态依然残留,进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商业资本的有效转化,进而造成了剩余商品的过度浪费。

(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是民族经济的基础,实行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少数民族实现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其次,要加强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首先,劳动者作为少数民族的主体,要相应提高自身的觉悟性,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及时进行观念创新、引进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劳动者要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民族观,进而在民族观的引导下实现民族经济的有序发展。最后,强化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品牌意识,进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民族文化现代化:首先,要以中华文化为发展主体,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强化中国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加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丰富主体意识。其次,树立核心价值观,加强少数民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掌握和理解,并将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进而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然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充实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的稳健发展。[4]

五、结语

要想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优化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首先要加快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步伐,进而为促进少数民族繁荣实行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内生式经济发展方式,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作者单位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1] 马琴.民族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导引——以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洞村土家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06):125-128.

[2] 彭兵,陈旭堂.发展滞后、国家担当和路径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浙江学刊,2015(02):215-219.

[3] 廖国一.新形势下环北部湾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64-69.

[4] 呼斯灵.试论生态文化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蒙古族生态文化为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3):57-59.

吴尚谦(1985—),女,湖北咸丰人,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内生嵌入式少数民族
Focal&Naim同框发布1000系列嵌入式扬声器及全新Uniti Atmos流媒体一体机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