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场协议”,远比标签复杂的真相

2016-03-01

环球时报 2016-03-01
关键词:日元广场汇率

环球时报/2016-03-01/ 第13版面/史海回眸 /作者:宋海博

长期以来,舆论界有种流行的说法,把“广场协议”认为是日本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结束高速增长状态,陷入二十多年停滞局面的罪魁祸首。因此,当今年G20峰会在上海召开之时,一则会议将效仿当年西方五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署“广场协议”,逼迫中国签订类似协议的传言,引起各界关注。那么所谓“广场协议”真有这么大威力吗?既然是“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那么当初日本政府又为何会签署这一协议呢?

诞生于冷战关键时刻

所谓“广场协议”,是指1985年9月22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西德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的一次关于如何解决西方主要国家间贸易和债务矛盾问题的高层会议后,所达成的会议决定。全称是《法国、西德、英国、日本及美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声明》。在协议中,各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一致同意:各国应对外汇市场作出干预,调整外汇汇率,利用汇率调节贸易失衡问题。其中日元和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应大幅升值,以平衡美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巨额赤字,同时各国还要共同进行协调干预,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买进本国货币,以更加迅速地促使美元贬值。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美国能源及工业产品的制造和消耗成本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美国国内的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通货紧缩政策,不断提高国债利率。这一政策虽然减缓了通货膨胀的增长势头,却吸引大量的国际资本买入美元债券,导致美元价格飙升,使得美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和西欧经济崛起,向美国大量出口商品,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的出口形势。

此时的美国和西方世界,正处于对苏联冷战的关键时刻,美国承担了最大的压力。经济上出现这样的局面,显然对冷战的整体形势不利。因此,设法改变这一局面,维护西方阵营的整体利益,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最先提出日元升值想法的是日本人自己

广场协议并非完全是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签署的。事实上,最先提出日元升值这一想法的反倒是日本人自己。1982年,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私人顾问向其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日本当前对外贸易的顺差过大,对长期发展不利。因此日本政府应与美国联合提高日元利率,并加以稳定,以改善日本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否则极有可能招来贸易报复。这是日本方面最早形成的日元升值构想。此后几年中,日本大藏省一些官员也陆续对此表示赞同。

1985年6月,西方10国财长会议在东京召开。会前,日本大藏省官员向到会的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提出单独会谈的要求,并指明希望就两国政府联合干预汇率这一问题进行重点交流。这一会谈要求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

1985年,美国政坛即将面临中期选举,民主党大肆宣扬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以此打击选民对执政党共和党的信心,同时,参众两院的民主党人也动作频频,1985年4月,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将日本列入“不公正贸易国”名单。如果不在该问题上做出实质性措施,共和党很可能在选战中败北。权衡之后,刚上任的美国财政部长——共和党人詹姆斯·贝克决定对美元汇率作出调整,以期挽回选战中的颓势。在6月的西方10国财长会议结束后,贝克立即与时任的日本大藏大臣竹下登举行秘密会谈。双方很快就联合干预市场这一设想达成一致,但在具体的干预手段和干预目标上却出现较大分歧。

按照日方原本的构想,双方的干预手段仅限于对市场进行抛售和买入等传统的市场金融手段。但美国却希望日方拿出更积极的政策,包括扩大内需、减税、调整利率等行政手段,以期将日元升值的效果深入化、持久化。双方经过两个月的磋商,最终在当年8月达成三项一致,即日方政策应包括金融自由化、扩大内需、降低银行利率。但美国希望的减税,日本没有答应。

为加强协议效力和影响力,法国、英国和西德也被邀请来加入此次干预行动当中。9月初,五国财政部官员在伦敦举行会晤,对干预市场一事,西欧三国也赞同美日的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正式会议终于在9月22日于广场饭店召开。与会各国计划动用180亿美元资金,对国际货币市场进行6周左右的干涉。所需资金,美日负担六成,其他三国负担四成,目标是让与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涨10%-15%,并用后续其他手段维持这一汇率的稳定。会议仅进行了4个小时左右即宣告成功。

当时日本国内反应平静时至今日,日本国内外对广场协议口诛笔伐者不计其数。但在广场协议出台的当时,在日本国内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由于协议出台时已经是日本时间的深夜,第二天是日本传统的秋分节,日本媒体对此项协议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报道,日本国内非常平静。

签订协议后,日本企业在日元升值的压力下,并未拱手交出市场,而是采取一系列内部挖潜和控制措施,压缩生产成本,使得日元升值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美方也没能达到其所希望的在对日贸易和债务方面的双重解脱。在此后几年,虽然日元汇率从206∶1降到200∶1,但市场未出现太大波动。美方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因自身财政政策不力,使得美元贬值过快,引发国际市场震荡。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广场协议达成两年后,当初签署协议的五国和意大利、加拿大又在巴黎举行会议,决定稳定美元汇率,签订“卢浮宫协议”。这事实上意味着广场协议的破产,但日元对美元的高位状况,日方却并未采取措施去平抑。

日元升值没能使美国打开日本市场,但却对日本经济造成影响。日本国内制造业企业趁日元坚挺之际,开始大规模涉足对外投资和金融投机。这导致日本国内制造业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形成空心化现象。另一方面,日元的持续升值给了投资者信心,投资者为了迅速获利,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股市市场与房地产市值直线上升,而日本政府被日元升值后带来的市场繁荣局面所迷惑,卢浮宫协议签订后,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平抑汇率,很快突破当初10%-15%的预期,形成后来的“泡沫经济”。

日本经济之所以形成滞胀局面,广场协议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但非主要的角色。最终导致经济空心化、泡沫化的局面,恐怕还是与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的本意出现迷失有关。▲

猜你喜欢

日元广场汇率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日元贬值,日企倒闭猛增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