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雾凇 玉树琼花的奇迹

2016-02-29肖婷尹

科学之友 2016年2期
关键词:松花江负离子冰晶

肖婷尹

吉林雾凇因为其厚度和风姿而独步天下,这完全得益于吉林以及松花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象条件,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条件造就了胜似繁花的雾凇,而雾凇不仅带来了美丽,还造就出一个清新、宁静的人居环境。

松花江畔 万树“梨花”满天涯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宋代曾巩的《冬夜即事》想必已经成为描写雾凇的经典诗章。那样香暖的一夜过后推门向外望去,顿时讶异于满目梨花的景象,是何等的诗意浪漫,而雾凇带来的丰年吉兆,又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雾凇的国家,早在《春秋》中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后来也有叫“树介”的。“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的《字林》“寒气结木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根据它晶莹纯净的外形,文人骚客也纷纷给予它“琼花”“雪柳”等各种风雅的称呼,然而还数“梦送”一词最妙,据说这是宋末民间的记载,意思是雾凇是夜间人们做梦时天公送来的瑰丽奇观。

雾气笼罩下的夜,仿佛怕惊扰人们的美梦,雾凇悄无声息地来到人间。清晨,在朦胧的雾气中,松花江从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奔流而过,放眼望去那两岸依依的树枝都穿上了洁白的纱裙,犹如新娘的盛装。此时若是起风,日光下满树繁花随风飘舞,晶莹、纯洁,轻轻盘旋降落,江城顷刻落英缤纷。飘落江面没有立即融化的雾凇随着急流远去,不免给大江东去的豪情加上了一些落花流水的婉约。

雾凇来人间 天时地利的造化

雾凇的美丽究竟有什么秘密呢?世界之大,这位超凡脱俗的仙子为何又尤其眷顾吉林这片土地呢?

低于0 ℃的水汽和雾滴由于找不到依附的凝结核仍然不能冻结,直到遇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如电线、树枝等才迅速凝结成冰晶。这些冰晶又成为后来雾滴的依附,一层叠一层,雾滴轻附在冰晶上结成新的冰晶,不透明的冰晶簇拥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无数洁白的花朵开在枝头。由于冰晶与冰晶的间隙大,结构很疏松,密度很小,日出温度升高或风稍大就很快滑落。松花江上蒸腾的雾气中,雾凇的厚度却可达到50毫米。吉林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使一些看似不可调和的条件形成了罕见的雾凇。

形成雾凇的苛刻条件首先是,既要求冬季寒冷漫长,又要求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在吉林,冬季一般始于10月中旬,止于次年4月中旬,长达半年之久。在气温低于-20 ℃时,雾凇就可以形成,这样的日子吉林一冬可达到70天。通常,河面在这样的低温下早已冻结了,但是由于吉林上游的丰满水电站,河水经过水轮机组时,叶轮高速运转与河水产生的摩擦使水温升高,松花江吉林段在气温-20 ℃时仍能不冻结。温暖的松花江滔滔流过,河水源源不断地向空气中蒸发,使得吉林低空的水汽丰富。

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既天晴少云,又静风,或是风速很小。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了保障。一般冬季,晴天与静风或微风天气同时出现的概率并不很大,然而在吉林,冬季偏偏以这样的日子居多。此外,由于吉林冬季夜间很长,辐射降温的时间增加,降温更多,这些都为形成壮观雾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有的美 宁静而健康

习惯了都市的喧嚣,来赏雾凇的人一定会沉醉于松花江畔的宁静,这份安静正是雾凇馈赠给人的一份大礼。吉林雾凇浓厚、疏松,密度小,因而对声波的反射率很低,声波通过它们时大部分都被吸收了。因此即使身处在吉林这样的大城市,只要站在这白色的密林间,就可以享受到世外桃源般的幽静。

在吉林的琼花玉树中,或许你已经感觉到空气格外清新,仿佛身临原始森林,这里少了一分草香,却多了几分清爽。这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雾凇确有负离子氧吧和空气净化器的神奇功能。

松花江不封冻的江面在低温条件下,蒸发大量水汽供应形成雾凇的原料;同时,水滴的裂解也为负离子的产生提供大量所需的水分子,这恰能促进空气中负离子的产生,使其增多。据测,在有雾凇时,松花江畔负离子浓度可比平时多5倍以上,可谓天然的负离子氧吧。不但是负离子发生器,现代都市空气中难免有大量悬浮污染物,雾凇形成之初便可吸附这些污染微粒沉降到地表,犹如将空气过滤了一般。

“江边雪雾垂垂过,朝为仙侣暮纷飞”,雾凇既具有动人的美,又益处颇多。站在松花江边,看着江心雾气上腾,两岸裙纱摇曳,是否又对雾凇多了一些感激之情。

猜你喜欢

松花江负离子冰晶
静电对负离子地板测试的影响
为什么会下雪?
为什么雪花大都是六角形?
负离子材料陶瓷膜
云在天上飘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纤秀的松花江
冰晶奇域
提高离子浓度 减少二次污染
空气维生素—负离子